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2.
3.
目的:了解机能学基础实验教学现状,促进转化学习实现。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昆明医科大学201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专业27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标、教学内容等。采用Excel 2003完成数据录入,并用各选择项百分比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67份有效问卷中,94.76%(253/267)的学生喜欢机能学基础实验,并且有82.40%(220/267)的学生希望实验室长期开放;97.38%(260/267)的学生认为机能学基础实验可以帮助和促进理解生理学理论知识,98.50%(262/267)的学生对每次实验前进行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的讲解持肯定态度,78.27%(209/267)的学生愿意强化基本操作;而仅59.18%(158/267)的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论机能学基础实验受到学生欢迎,但目前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能力欠缺;应在基础实验、基本操作中,促进以兴趣为导向、多角度看问题的转化式学习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基于虚拟仿真系统的新型评价体系在机能学实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9至2020学年学生学习数据,对比分析在新型教学评价标准下,使用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对教学目标达成的影响;问卷调查学生对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评价。采用SPSS 22.0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使用新型评价标准的学生虚拟学习成绩优秀比率为75.49%(308/408),而未使用学生的成绩优秀率仅为32.22%(135/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虚拟仿真项目数为4、11、14,对应的学生虚拟仿真系统成绩优秀率分别是99.19%(246/248)、93.14%(380/408)、84.72%(488/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3.8%(348/371)的学生认为虚拟仿真系统的学习可帮助提高实验成功率,93.26%(346/371)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实验课上分析和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结论 基于虚拟仿真系统构建的新型评价体系可促进机能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