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3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228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56篇
妇产科学   64篇
基础医学   418篇
口腔科学   329篇
临床医学   559篇
内科学   614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96篇
特种医学   1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24篇
综合类   1526篇
预防医学   280篇
眼科学   80篇
药学   943篇
  2篇
中国医学   506篇
肿瘤学   15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483篇
  2013年   517篇
  2012年   840篇
  2011年   754篇
  2010年   629篇
  2009年   508篇
  2008年   372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联合化疗在真实世界中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基于LinkDoc数据库纳入2012年至2018年就诊于河南省肿瘤医院等10家研究中心且确诊为局部进展期和晚期胰腺癌的患者923例,试验组采用化疗联合注射用核糖核酸Ⅱ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均衡两组的基线信息,比较两组间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不良事件和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中位OS分别为7.5个月和6.7个月,中位PFS分别为3.7个月和3.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88.7%vs 92.1%),试验组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64.1%vs 5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具有生存获益趋势,无肝转移患者是潜在的优势人群,该结论尚需前瞻性研究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测定知母饮片炮制前后3个黄酮类和2个皂苷类成分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测定3个黄酮类成分,色谱柱为岛津Intetsil ODS-3(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梯度洗脱,进样量20μL,流速1.0 mL/min,柱温3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2个皂苷类成分,色谱柱为岛津Intetsil ODS-3(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梯度洗脱,进样量10μL,流速1.0 mL/min,氮气流量2.5 mL/min,蒸发温度80℃。结果:知母饮片炮制后知母皂苷BⅡ、新芒果苷、芒果苷含量下降,知母皂苷AⅢ含量上升,异芒果苷含量相对稳定。结论:知母饮片炮制后部分知母皂苷BⅡ会转化成知母皂苷AⅢ,新芒果苷、芒果苷会转化成其他成分,异芒果苷结构相对稳定,不易转化成其他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肌激动器矫治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下颌后缩的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口腔正畸门诊就诊的安氏Ⅱ类Ⅰ分类下颌后缩的错[牙合]患者20例,年龄在10~12岁之间,平均年龄10.6岁。采用改良肌激动器进行功能矫治,用winceph8.0对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定点测量,所得数据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矫治后患者面型改善明显,磨牙基本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基本正常,治疗后角度测量值SNB、ANB、NA-PA和U1-SN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角度测量值SNA、SNMP、L1-MP、L1-NB、FH-Y轴和Z角变化,无显著性(P>0.05),线距测量值L1-NB、UL-EP和LL-EP跟治疗前比,变化无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肌激动器能够矫治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刘睿  罗洋  沈伟伟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10):1011-1014
目的 调查研究刚果(金)维和任务区隐翅虫皮炎患者的发病特点、行为因素及临床治疗情况,为科学防控隐翅虫皮炎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4月在刚果(金)维和任务区中国二级医院临床诊断的52例隐翅虫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行为因素及临床特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 刚果(金)任务区的隐翅虫皮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自10月起发病数逐渐增多,次年1—3月为高峰期。患者驻地主要分布在郊区,有50例(96.15%),多见于户外工作者,为48例(92.3%), 其中白天有明确隐翅虫接触史者21例(40.4%),夜间开窗就寝者20例(38.5%),夜间开荧光灯就寝者16例(30.8%),未使用纱窗者18例(34.6%),就寝时四肢裸露者15例(28.9%),所有患者未使用蚊帐、驱蚊剂及防护服。颈部、前臂为最容易发生的部位;皮损主要呈斑片状红斑分布(80.77%),并可见特征性条索状或“吻唇样”改变。患者自觉烧灼痛(88.46%),少数为瘙痒感(11.54%)。常规予以5%碳酸氢钠溶液擦洗,口服抗组胺药、外用炉甘石洗剂、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软膏是有效治疗手段。对于眶周受累患者,口服强的松,用丁苯羟酸乳膏,获得良好效果。结论 掌握隐翅虫皮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增强二级医院医护人员对隐翅虫皮炎的认识水平,准确识别临床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脓毒症患者的疗效,以及对机体炎症应激反应和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90例脓毒症分为常规组和血必净组,每组均95例。两组均严格按照脓毒症治疗指南(2016年版)给予常规抗脓毒症集束化治疗,血必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常规组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7 d后急性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和心肌损伤标志物血肌钙蛋白I(c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统计两组EICU住院时间和28 d死亡率。结果:两组治疗7 d后血清TNF-α、hs-CRP、PCT、IL-6和cTn I、CK-MB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7 d后上述炎性因子和心肌功能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7 d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EICU住院时间较常规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对症治疗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减轻脓毒症患者机体炎症应激反应和保护心肌功能,对改善病情程度和缩短EICU住院时间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比较微型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支抗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收集笔者医院95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法将之分为口外弓支抗(MIA组)46例和微型种植体支抗组(HGA组)49例,比较其矫正前后头影测量结果和模型测量结果,矫治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MIA组牙合平面与SN平面夹角(OP-SN)、上颌中切牙牙长轴与SN平面夹角(U1-SN)、上唇突度、下唇突度、上唇最凸点至E线垂直距离(E line-UL)、下唇最凸点至E线垂直距离(E line-LL)、覆牙合(OB)、覆盖(OJ)均小于HGA组(P<0.05),矫治时间短于HGA组(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HG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HGA,MIA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治效果更佳,且能够缩短矫治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βⅡ(PKCβⅡ)在肝细胞癌(HC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免疫印迹法观察PKCβⅡ在肝细胞系L02和肝癌细胞系SK-hep1、HepG2、BEL-7404、7721、Hep3B和huh7中的表达,构建稳定高表达PKCβⅡ的细胞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观察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表达的变化;通过免疫印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放线菌酮(CHX)追踪实验,观察PKCβⅡ调控E-cadherin、N-cadherin和Snail表达的分子机制;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transwell assay)以及裸鼠尾静脉注射观察PKCβⅡ对肝癌细胞转移的影响;成管实验观察PKCβ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PKCβⅡ对肝癌细胞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含量的影响。结果 PKCβⅡ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高于肝细胞系L02,PKCβⅡ促进肝癌细胞形态从鹅卵石样上皮细胞向梭行间质样细胞的转变,通过mRNA水平下调E-cadherin(P<0.05)和上调N-cadherin(P<0.01)的蛋白表达,通过翻译水平上调Snail蛋白表达,PKCβⅡ还促进了肝癌细胞的迁移、侵袭(P<0.01)以及VEGFA的分泌(P<0.01)和血管新生(P<0.01)。结论 蛋白激酶CβⅡ诱导上皮-间质转化及血管新生在肝癌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血小板表面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血小板P-选择素(CD62P)阳性表达率以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耳鼻喉科手术治疗的116例喉癌患者,随访≥2年,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检测外周血PAC-1和CD62P阳性率,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复发的关系。结果喉癌患者PAC-1和CD62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82±1.76)%和(22.87±3.13)%,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5);而且在喉癌患者PAC-1表达和CD62P表达呈正相关性(r=0.238,P<0.05)。T3-T4分期或N2-N3分期患者PAC-1和CD62P阳性表达率高于T1-T2分期或N0-N1分期患者(P<0.05)。另外远处转移组PAC-1和CD62P阳性表达率高于未发生转移组(P<0.05);随访期间有2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0.69%。复发喉癌患者PAC-1、CD62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02±0.85)%和(21.84±1.17)%,明显高于未复发的喉癌患者(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PAC-1和CD62P是喉癌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AC-1和CD62P阳性表达率与喉癌患者T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同时可作为喉癌局部复发、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活化蛋白C(APC)、脑钠肽(BNP)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成都市西区医院诊治的28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8天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168例)和死亡组(120例)。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APC和BNP表达水平,用APACHE Ⅱ评分评估各组患者预后,分析两组患者入组后第1天、第4天和第7天APC、BNP和APACHE Ⅱ评分的动态变化;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3项指标联合预测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价值。 结果与死亡组患者相比,生存组患者入组后第1天、第4天和第7天BNP水平[(494.62 ± 34.82)pg/ml、(318.42 ± 27.42)pg/ml和(274.61 ± 20.84)pg/ml]和APACHE Ⅱ评分[(24.05 ± 4.82)、(18.62 ± 3.71)和(12.13 ± 2.62)]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01),但APC水平[(289.34 ± 18.39)ng/ml、(357.64 ± 32.71)ng/ml和(427.25 ± 18.45)ng/ml]则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5.512、35.499、78.552,P均< 0.001)。生存组患者随住院时间延长,其BNP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逐渐降低(F = 24.538、P < 0.001;F = 12.945、P < 0.001),而APC水平则逐渐升高(F = 23.947、P < 0.001)。死亡组患者随住院时间的延长,其BNP水平[(749.14 ± 42.92)pg/ml、(814.62 ± 50.47)pg/ml和(904.25 ± 57.15)pg/ml]与APACHE Ⅱ评分[(28.34 ± 5.17)、(34.51 ± 6.35)和(39.55 ± 7.32)]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5.302、P < 0.001,F = 10.389、P < 0.001);而APC水平[(276.23 ± 21.84)ng/ml、(226.38 ± 28.26)ng/ml和(183.43 ± 33.81)ng/ml]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34.165、P < 0.001)。生存组和死亡组在吸烟史[36.90%(62/168) vs. 53.33(64/120)]、慢性呼吸系统病史[(46.43(78/168) vs. 65.83(79/120)]、氧分压[(83.27 ± 6.92)mmHg vs. (76.82 ± 8.65)mmHg]及机械通气方面[35.12(59/168) vs. 52.50(63/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7.677、P = 0.006,χ2 = 10.630、P = 0.001,t = 9.881、P < 0.001,χ2 = 8.661、P = 0.0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OR = 4.627,P < 0.001)、APC(OR = 2.637,P = 0.012)、BNP(OR = 3.325,P = 0.005)和APACHE Ⅱ评分(OR = 4.831,P < 0.001)均为影响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与APC、BNP或APACHE Ⅱ评分单项指标预测比较,3项指标联合预测老年重症肺炎死亡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89.42%、81.61%、84.72%和86.03%)均显著升高。 结论APC、BNP和APACHE Ⅱ评分在老年重症肺炎疾病转归中变化明显,为影响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3项指标联合可显著提高其预后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