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19篇
  免费   1432篇
  国内免费   435篇
耳鼻咽喉   203篇
儿科学   819篇
妇产科学   190篇
基础医学   2693篇
口腔科学   57篇
临床医学   3420篇
内科学   2862篇
皮肤病学   93篇
神经病学   7127篇
特种医学   3025篇
外科学   2174篇
综合类   3810篇
预防医学   906篇
眼科学   1490篇
药学   2801篇
  5篇
中国医学   829篇
肿瘤学   1382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505篇
  2021年   781篇
  2020年   724篇
  2019年   541篇
  2018年   613篇
  2017年   834篇
  2016年   928篇
  2015年   782篇
  2014年   1620篇
  2013年   1903篇
  2012年   1718篇
  2011年   1913篇
  2010年   1696篇
  2009年   1689篇
  2008年   1764篇
  2007年   1664篇
  2006年   1628篇
  2005年   1455篇
  2004年   1097篇
  2003年   985篇
  2002年   732篇
  2001年   779篇
  2000年   670篇
  1999年   614篇
  1998年   523篇
  1997年   518篇
  1996年   439篇
  1995年   440篇
  1994年   397篇
  1993年   296篇
  1992年   321篇
  1991年   261篇
  1990年   253篇
  1989年   185篇
  1988年   193篇
  1987年   203篇
  1986年   162篇
  1985年   211篇
  1984年   201篇
  1983年   123篇
  1982年   156篇
  1981年   132篇
  1980年   133篇
  1979年   126篇
  1978年   109篇
  1977年   115篇
  1976年   98篇
  1975年   84篇
  1973年   8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比较脑转移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中共面与非共面模式下剂量学差异,对单组非共面模式在脑转移立 体定向放射外科中的应用进行可行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 14例脑转移患者,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无均整块 技术技术,处方剂量 25Gy,在计划设计中用共面弧、单组非共面弧、多组非共面弧 3种模式,比较 3种模式下靶区剂 量、适形指数(conformityIndex,CI)、梯度指数(gradientindex,GI)和脑组织受量以及出束时间、执行效率等差别。 结果:共面计划无论相对于单组非共面计划还是多组非共面计划而言,出束时间以及 C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种模式都能达到临床要求,但剂量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共面计划中 GI(GI50 =4.84±0.52,GI25 = 16.13±2.73),要远远高于单组非共面计划 GI(GI50=3.66±0.44,GI25=9.94±1.41)(P<0.001,P<0.001)和多组 非共面计划 GI(GI50=3.73±0.42,GI25=9.32±1.23)(P<0.001,P<0.001),同时脑组织受量(V10 =11.46±3.47, V5=35.25±11.79)要高于单组非共面计划(V10=10.44±3.16,V5=28.55±9.62)(P<0.001,P<0.001)和多组非 共面计划(V10=10.61±3.4,V5=25.37±904)(P<0.001,P<0.001)。单组非共面与多组非共面计划比较而言, 照射时间和 CI以及 GI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组非共面计划在低剂量区域能实现更快的剂量跌落,脑 组织受量中低剂量体积 V5要小于单组非共面计划。结论:共面计划在不增加出束时间的前提下,能实现和非共面 计划类似的处方剂量分布,同时整个流程时间最短,执行效率最高,但是非共面计划可以实现更快速的靶区外剂量 跌落,更好地保护脑组织。单组非共面与多组非共面计划质量相近,多组非共面计划在低剂量区域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单组非共面计划整个流程照射时间短,执行效率高,在临床中可以优先考虑使用单组非共面模式。  相似文献   
3.
总结1例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伴肺挫裂伤患者的肺康复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组建多学科肺康复管理团队,实施个性化呼吸支持与降阶梯序贯氧疗护理,精准廓清呼吸道,开展一体化的早期肺功能康复锻炼。经过多学科团队合作,患者入院后第12天撤离呼吸机,第17天拔除气管插管,第20天下床活动,第37天顺利出院,随访6个月,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
胶质淋巴系统是一个主要由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介导的依靠动脉、静脉周围血管间隙的脑脊液-脑组织液交换流动的系统,是阿尔茨海默病、脑卒中、帕金森病、失眠、抑郁症等脑病的共同特征,是一条新的脑代谢途径,可以清除包括β-淀粉样蛋白、乳酸在内的代谢产物。本文综合分析了全球有关胶质淋巴系统在脑部疾病的研究,得出:胶质淋巴系统可能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发病机制和诊治策略研究带来新视角;胶质淋巴系统有望为一些脑部疾病诊断提供新的有效证据;胶质淋巴系统可能是脑部疾病治疗给药方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全身皮下水肿的分布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及皮下水肿的严重程度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对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24 h内重症患者的7个区域36个位点进行皮下水肿半定量评估,采用按压凹陷试验并根据皮肤恢复时间将水肿分为4级。同时收集诊断、APACHE Ⅱ评分、器官功能等相关临床和实验室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全身及易发部位皮下发生水肿的影响因素及皮下水肿严重程度对预后的作用,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来检验预后模型的预测效能。 结果研究共纳入135例重症患者,其中37例(27.4%)出现皮下水肿。36个测量位点皮下水肿得分中位数为0.61(0.31,0.78),其中腹壁皮下水肿的发生率最高(86.5%),水肿程度为0.75(0.5,1.25)。在上肢越接近远心端,皮下水肿的发生率和程度越高,对于胸壁、腹壁、大腿和小腿,越接近重力依赖区,皮下水肿的发生率和程度越高。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APACHE Ⅱ评分(>15分)和入科诊断(脓毒症)是全身及易发部分皮下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此外,全身皮下水肿总分为危重患者ICU住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OR=1.03,95% CI:1.00~1.06,P=0.038)。 结论重症患者存在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皮下水肿,其在全身分布具有不均质性,更易发生于腹壁并呈现重力依赖性分布。重症患者具有皮下水肿发生的多个独立危险因素,且皮下水肿严重程度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病人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Lindegaard比值(LR)与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相关性。方法 2019年8月至2022年2月前瞻性收集aSAH共46例。使用LICOX-Ⅱ型脑组织氧分压监测系统,采用氧分压探针(Clark型微型电极)记录大脑中动脉供血脑组织PbtO2,其中PbtO2<20 mmHg且持续时间≥10 min定义为局部组织缺氧。TCD检测PbtO2探针同侧MCA和颈内动脉(ICA)颅外段,LR指同侧MCA与ICA颅外段平均血流速度比值,LR≥3存在脑血管痉挛。结果 根据PbtO2监测结果,16例出现脑组织缺氧(缺氧组),30例无脑组织缺氧(非缺氧组);与非缺氧组相比,缺氧组入院GCS评分较低(P=0.041),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呈增高趋势(P=0.057)。LR判断存在脑血管痉挛37例,无脑血管痉挛9例。LR与PbtO2呈显著负相关(r=-0.305,P=0.039)。LR≥3预测脑组织缺氧的特异性很高(93.3%),但敏感性较低(56.3%);LR对脑组织缺氧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和80.0%。结论 aSAH病人在预防性迟发性脑缺血监测时,TCD检测LR是预测脑组织缺氧较好的非侵入性方法,但其敏感性低,不能单纯通过LR结果正常而排除发生迟发性脑缺血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9.
张磊  钱辰肖  罗国君 《安徽医药》2022,26(4):815-818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 90 d后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 2016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进行静脉阿替普酶溶栓的病人,收集病人的基线资料,测定溶栓后 90 d病人改良 Rankin量表( 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将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 0~2分)与预后不良组(3~6分)。采用二元 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病人 112例。其中,男 66例( 58.93%),女 46例  相似文献   
10.
The discovery of effective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NDs) is a deadlock. Due to their complex etiology and high heterogeneity, progres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NDs therapies have been slow, raising social/economic and medical concerns. Nanotechnology and nanomedicine evolved exponentially in recent years and presented a panoply of tools projected to impro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Drug-loaded nanosystems, particularly nanoparticles (NPs), were successfully used to address numerous drug glitches, such as efficacy, bioavailability and safety.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PNPs), mainly based on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 have been already validated and approved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neurologic dysfunctions and hormonal-related diseases. Despite promising no PNPs-based therapy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is available up to date. To stimulate the research in the area the studies performed so far with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 nanoparticles as well as the techniques aimed to improve PNPs BBB permeability and drug targeting were revised. Bearing in mind NDs pharmacological therapy landscape huge efforts must be done in finding new therapeutic solutions along with the translation of the most promising results to the clinic, which hopefully will conver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drugs in a foreseeabl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