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8篇
  免费   600篇
  国内免费   218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14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755篇
内科学   198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128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科学   480篇
综合类   86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95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412篇
  4篇
中国医学   575篇
肿瘤学   49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藏族药(以下简称藏药)“杂赤”又称“杂赤确”“杂赤巴帽卡”等,产于四川、西藏等地,是一种治疗肝胆疾病的常用藏药。通过梳理查阅有关文献与标准发现,“杂赤”可以按正品、副品(替代品)和类同品分类,也可以按黑、白品种分类。其基原包含菊科12属约30种植物,涉及风毛菊属、苦荬菜属、小苦荬属及岩参属植物,各属植物功能主治基本相同。“杂赤”的品种整理、质量比较、药用历史和现状总结能够为“杂赤”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索《针灸大成》中与气海穴治疗作用相关的文献条文,总结气海穴在治疗各系统疾病中运用频次较高的疾病及其配穴规律,为临床针灸对气海穴的使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中《针灸大成》作为文献检索来源,将气海穴及气海穴的别称“脖胦”“下肓”“丹田”“肓之原”“肓原”“下言”和“气泽”为检索词,用计算机检索工具及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检索符合要求的文献条文,通过建立本研究的数据库,频次分析、条形统计图比较分析等方法,总结出气海穴在治疗各系统疾病中的运用频次及其配穴规律。结果:在《针灸大成》所涉及的条文中,气海穴尤善治疗内科疾病,在治疗内科疾病中排名前3位的是脾胃系病症、气血津液疾病、肾系病症和妇科疾病,气海穴配穴习惯为上下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以及前后配穴法,其中主要为前后配穴法和同名经配穴法。结论:气海穴《针灸大成》中单穴应用占比最高,而在气海穴众多配穴中,运用了本经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配穴归经主要来自任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同名经配穴法,同气相求,可增加疗效;与气海穴配伍较多的足太阳膀胱经以背腧穴为主,此为前后配穴法,亦称腹背阴阳配穴法,腹部为阴,腰背为阳,前后配穴法可起到“从阳引阴”亦可“从阴引阳”的作用,以达到调节阴阳,调和脏法,调畅经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经穴解》为明末清初齐鲁针灸医家岳含珍所著,全书学术特色鲜明:从分经辨证、病候辨证、人迎寸口脉辨证三方面了阐述了经络辨证的价值,积极探讨经络与脏腑之间的联系。注重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从腧穴的主治功能、经脉循行交会与气血盛衰的关系、地理方位等多角度对书中穴名进行解释,可以窥探分析穴位的气血盛衰,提供了认知腧穴的基本思路;以“五脏互藏”理论为指导阐述腧穴主治病证,体现了其从整体辨证论治、注重经络与脏腑关联的学术特点,揭示了脏腑之间的复杂联系。该书论述全面细致,阐释深入简出,为现代针灸临床提供借鉴,促进了齐鲁医学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文献探析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证型分布及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3年至2018年1月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3个中文数据库中相关中医治疗PCOS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中医治疗PCOS的整体证型及临床用药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①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52篇,方剂284首;②涉及证型共37种,其中常见证型为肾虚血瘀证、痰湿证、肾虚痰瘀证,共占43.31%;③涉及病位要素以肾为主,其次为肝、脾;涉及病性要素以血瘀、痰、湿为主;④涉及药物193味,按功效共分为16类,补虚药占41.44%,活血化瘀药占16.20%,化痰祛湿药占14.90%;⑤中医治疗PCOS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为主,辛、苦次之。结论:PCOS病因病机复杂,以肾虚为本,血瘀、痰湿为标,治疗以补肾活血、化湿祛痰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孟鲁司特致神经精神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规律、特点,寻找风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PS v2.0)的药品评价系统中,通过医嘱检索、病历检索这两个检索维度,检索2019年1月—2020年2月使用孟鲁司特过程中发生"兴奋""焦虑""抑郁""迷失方向或混乱""注意力不集中""噩梦""幻觉""失眠""震颤""烦躁""易怒""梦游""自杀""强迫症""不安""口吃""肌肉不自主运动"等神经精神症状的病例;同时检索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孟鲁司特相关神经精神不良反应报道,合并文献病例与院内病例,回顾性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用药剂量、合用用药、不良反应表现、发生时间、严重程度、治疗和转归等项目。结果收集院内病例15例,文献检索获得病例12例,合计入选病例27例。关联性评价结果显示,"可能有关"4例(14.8%),"很可能"有23例(85.2%);院内病例统计神经精神不良反应发生率0.33%;40~65岁年龄段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13例不良反应无使用孟鲁司特的用药指征;未发现给药剂量与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不良反应表现为焦虑、噩梦、烦躁/激动/言语多、攻击性强较多,也可见遗尿、头痛头胀、肢体麻木等;发生时间多在用药后7 d以内,最快的0.5 h,也有延至数周后的可能;停药后绝大多数可以恢复正常且恢复较快。结论孟鲁司特可能导致神经精神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需严格把握用药指征,加强用药监护,在儿童患者的临床应用中应更加引起关注,一旦发生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使用,特别是在服药开始后一周内要加强临床观察。相关神经精神不良反应停药后多数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6.
7.
8.
The aim of this integrative review was to describe interventions aimed at reducing seclusion and mechanical restraint use in adult psychiatric inpatient units and their possible outcomes. CINAHL, MEDLINE, PsycINFO and Medic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for studies published between 2008 and 2017. Based on electronic and manual searches, 28 studies were included, and quality appraisal was carried out.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inductive content analysis. Interventions to proactively address seclusion were environmental interventions, staff training, treatment planning, use of inform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Interventions to respond to seclusion risk were patient involvement, family involvement, meaningful activities, sensory modulation and interventions to manage patient agitation. Interventions to proactively address mechanical restraint were mechanical restraint regulations, a therapeutic atmosphere, staff training, treatment planning and review of mechanical restraint risks. Interventions to respond to mechanical restraint risks included patient involvement, therapeutic activities, sensory modulation and interventions to manage agitation. Outcomes related to both seclusion and mechanical restraint reduction interventions were varied, with several interventions resulting in both reduced and unchanged or increased use. Outcomes were also reported for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interventions in the form of reduction programmes for both seclusion and mechanical restraint. Much of the research focused on implementing several interventions simultaneously, making it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outcomes. Further research is suggested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and the contexts they are implemented in.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和开发支持中医和现代生物医学本体和术语集的语义标注系统。方法以MedPortal本体库和中医临床术语集等为术语资源库,设计语义标注系统工作流程和功能框架,并开发Web应用系统。结果构建了一个基于Web的中医药文献语义标注系统,支持语料库管理与维护、术语词典管理、语义标注和语义检索等功能,既可以为基于机器学习的信息抽取算法研究提供训练集,又能实现语义层面的多来源数据集成与知识融合。结论该中医药文献语义标注系统设计方案已经过实际项目验证,可为其他同类系统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医古籍中有关升降散论述的文献梳理,全面探讨其内涵。本方是在大黄、僵蚕为雏形的基础上增加蝉蜕、姜黄而成方,几经易名,终在杨璿《伤寒瘟疫条辨》中为后人所熟知。本方广泛用于治疗瘟疫,以丸剂、散剂为主,方便携带,便于服用;重用大黄旨在祛邪、逐秽;应用时视人之体质强弱和量其毒之轻重而判断用药多寡,并辅以米酒、生蜜等以顾护正气。杨璿将其由治疗“热疫”的专方扩展为治疗“表里三焦大热”的通用方剂,扩大了本方治疗疾病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