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蜂胶对小鼠移植肿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蜂胶对移植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 ,寻找最佳抑瘤搭配。方法 采用有重复的正交试验设计 ,根据正交表 L16( 4 2× 2 9)安排试验因素 ,并进行试验 ,取得试验指标数据 ,分析不同的蜂胶浓度在不同的饲喂时间对不同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 蜂胶浓度 ( A)、饲喂时间 ( B)、对不同肿瘤细胞株 ( D)的抑瘤作用差异有显著性 ( P <0 .0 1或 P <0 .0 5 ) ,性别间 ( C)差异无显著性 ( P >0 .0 5 ) ,各显著性试验因素各水平的最优搭配为 A4 B3D2 。结论 一定浓度的蜂胶饲喂一段时间后对移植的小鼠肿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测粪肠球菌(EF)在体外对白假丝酵母菌(CA)的生长有无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直接点种法观察抑菌圈,分别采用反点种菌落计数法和液体共培养法,观察在粪肠球菌作用下白假丝酵母菌菌落数量的变化.结果:①EF在CA和TPY软琼脂上未形成清晰的抑菌圈;②在粪肠球菌软琼脂上的白假丝酵母菌菌落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③与粪肠球菌共培养的白假丝酵母菌菌落数量减少(P<0.05).结论:粪肠球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体外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蜂胶对小鼠移植肿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蜂胶对移植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 ,寻找最佳抑瘤搭配。方法 采用有重复的正交试验设计 ,根据正交表L16 ( 4 2 × 2 9)安排试验因素 ,并进行试验 ,取得试验指标数据 ,分析不同的蜂胶浓度在不同的饲喂时间对不同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 蜂胶浓度 (A)、饲喂时间 (B)、对不同肿瘤细胞株 (D)的抑瘤作用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P <0 .0 5) ,性别间 (C)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各显著性试验因素各水平的最优搭配为A4 B3D2 。结论 一定浓度的蜂胶饲喂一段时间后对移植的小鼠肿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心包俞募配穴协同拮抗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心包俞募配穴是否确实具有比单用俞穴或募穴更好的协同作用,抑或是具有拮抗作用.方法观察3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自身对照针刺内关、膻中、厥阴俞、膻中配伍厥阴俞4个穴组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俞募配穴对心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单用膻中或单用厥阴俞,内关单穴应用的疗效与俞募配穴具有同样优异的改善心功能的效果.结论表明心包俞募配穴具有协同作用,内关穴确实是治疗冠心病的佳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由香菇、人参和丹参组成的复方香菇提取物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以四氧嘧啶200mg/kg剂量腹腔注射,血糖≥20mmol/L为造模成功;实验设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复方香菇提取物组,连续灌胃30d,分别测定小鼠体重、空腹血糖、糖耐量及TC、TG、MDA、SOD。结果复方香菇提取物组在250mg/(kg.d)剂量下显著降低了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改善了糖耐量;同时显著降低TC、TG、MDA水平,升高SOD水平。结论复方香菇提取物有拮抗高血糖症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庆大霉素所致小鼠耳蜗毛细胞损伤的拮抗效应。方法完整分离小鼠耳蜗基底膜,无血清培养液常规培养24小时,然后同时加入0.3ml庆大霉素和不同浓度葛根素(1mg/ml,2mg/ml,4mg/m1),共同培养24h,并设立平行对照。标本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行全耳蜗毛细胞计数,应用全耳蜗毛细胞定量分析软件自动分析,根据耳蜗毛细胞损失率的变化确定葛根素对庆大霉素所致耳蜗毛细胞损伤效应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组葛根素均表现小鼠耳蜗毛细胞损失率显著降低(P〈O.05-0.01),但以4mg/ml浓度效果最好,呈现剂量依赖性特点。结论葛根素对庆大霉素所致的小鼠耳蜗毛细胞损伤有明显拮抗效应。 相似文献
7.
给豚鼠中耳局部交替注射bFGF和庆大霉素,与交替注射生理盐水和庆大霉素组对照,发现实验组听力损失及眼疾缩短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扫描电镜发现:实验组耳蜗Corti's器仅见听毛轻度粘连;对照组Corti's器内、外毛细胞散在性坏死脱落,残留毛细胞听毛严重粘连,丧失;实验组前度纤毛排列不整、部分缺失,对照组前度大部分毛细胞坏死脱落,残留毛细胞纤毛大部分丧失。提示,bFGF对豚鼠庆大霉素耳毒性有一定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PM2.5发育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11月—2015年3月采暖期北京市某地区大气颗粒物样品于石英滤膜上,通过水浴超声和冷冻干燥操作收集石英滤膜上的PM2.5颗粒,以无菌PBS配制成不同浓度的PM2.5溶液。将健康ICR孕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PM2.5模型对照组、维生素C(VC)干预组和3个槲皮素干预组。除空白对照组的各组孕鼠于孕3、6、9、12、15天分别进行气管滴注PM2.5溶液(15 mg/kg),空白对照组给予相应剂量的干净滤膜洗脱液。各组孕鼠于孕0~17 d每天灌胃,空白对照组和PM2.5模型对照组给予0.1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VC干预组给予100 mg/kg的VC,槲皮素三个干预组分别予以50mg/kg、100 mg/kg、200 mg/kg的槲皮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液灌胃。各组孕鼠于孕18天处死,收集母鼠血液,检测血清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称量活胎重量、胎盘重量、胎鼠身长和尾长,记录活胎数、死胎数和吸收胎数,并进行活胎骨骼和内脏畸形检查。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M2.5模型对照组的胎鼠出生体重下降、胎鼠身长变短、14肋骨畸形发生率增加和枕骨骨化不全程度加重,同时母鼠血清CAT活力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PM2.5模型对照组相比,槲皮素中剂量组的胎鼠体重和胎鼠身长改善效果最明显,表现为胎鼠体重增加和胎鼠身长增长;槲皮素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母鼠血清CAT活力显著升高;槲皮素干预组的枕骨骨化不全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与PM2.5模型对照组相比,VC干预组的胚胎毒性加重及14肋骨畸形的发生率升高。结论孕期补充槲皮素对PM2.5引发的发育毒性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且保护作用有适宜的剂量范围。 相似文献
9.
观察了人工虫草菌丝体石油醚及水提取物抗哇巴因所致豚鼠心脏毒性,并且通过测定SOD及MDA观察其抗菌自由基作用。结果表明石油醚提取物可显著提高哇巴因所致豚鼠心脏毒性和死亡剂量,可有效地增加SOD活性及降低MDA含量,提示本品可对抗哇巴因的心脏毒性和死亡剂量,可有效地增加SOD活性及降低MDA含量,提示本品可对抗哇巴因的心脏毒性,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未见水提物抗哇巴因所致豚鼠心脏毒性及抗氧自由基的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体外共培养时,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s,Ba)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rn nuclearum,Fn)生长的作用,为牙周病生态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La、Ba为作用菌,Pg、Fn为指示菌。采用杯碟法抑菌实验,观察抑菌圈形成情况。将指示菌菌液与作用菌无细胞提取液共培养2、6、24和48h,记录不同时间点菌液OD560值,了解作用菌代谢产物对指示菌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SAS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杯碟法抑菌实验中,La仅对Pg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形成明显的抑菌圈。La无细胞提取液也能显著抑制Pg的生长(P<0.001)。Ba对2种牙周致病菌无拮抗作用。结论:La代谢产物中存在有效的抑菌物质,对Pg生长有显著拮抗作用,可望用于牙周生态防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