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2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49篇
耳鼻咽喉   109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692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1944篇
预防医学   199篇
眼科学   151篇
药学   637篇
  2篇
中国医学   192篇
肿瘤学   13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365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病理学杂志》2022,(6):488-493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 以鼻炎或鼻肿物为主诉,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诊并行鼻黏膜活检的患者。依据201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IgG4-RD国际分类诊断标准筛选出鼻腔鼻窦IgG4-RD患者10例, 观察分析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形态及IgG和IgG4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结果 10例患者中男性5例, 女性5例, 年龄范围30~71岁, 中位年龄52.7岁。6例患者可见鼻息肉/鼻肿物, 4例伴泪腺肿胀。4例血清IgG和IgG4浓度升高。镜下10例均表现为鼻腔或鼻窦黏膜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以及不同程度的纤维化, 4例可见闭塞性血管炎。鼻黏膜IgG4+浆细胞计数均>10个/HPF, 平均数为67个/HPF, 严重纤维化病例IgG4计数明显减少, 6例IgG4+/IgG+浆细胞>40%。结论鼻腔鼻窦IgG4-RD是系统性疾病的局部表现, 是IgG4-RD很少累及的部位, 确诊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血清学及组织病理学评分...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超声雾化吸入与鼻窦负压置换法结合药物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确诊为慢性鼻窦炎患儿共174例为前瞻性研究观察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试验组87例,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及鼻窦负压置换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87例,单纯药物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und-Mackey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 66%vs. 70. 11%),治疗后两组患儿的VAS评分、LundMackey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且试验组VAS评分为(3. 11±1. 02)分、Lund-Mackey评分为(2. 23±1. 0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 51±1. 03)分与(4. 22±1. 0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事件。结论超声雾化吸入及鼻窦负压置换联合药物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值得借鉴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鼻窦方冲洗联合穴位针刺治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鼻黏膜功能形态恢复、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2017年9月丹东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48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4例给予激素吸入治疗,观察组74例在此基础上给予鼻窦方冲洗联合穴位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5、IL-6及IL-17水平及主观症状评分、鼻内镜评分(Lund-Kennedy)、鼻窦炎疾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NOT-20)评分进行分析,并统计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主观症状评分、息肉评分、水肿评分、鼻漏评分、SNOT-20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瘢痕评分和结痂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5、IL-6、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鼻窦方冲洗联合穴位针刺可促进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鼻腔黏膜修复,下调血清IL-1β、IL-5、IL-6、IL-17表达,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和远期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治疗鼻-鼻窦炎的效果,并分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数目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鼻-鼻窦炎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56)。对照组患者采用抗菌药物、生理性海盐水和鼻喷激素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联合FESS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鼻-鼻窦炎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NOT-20)和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价主观症状改善情况,采用CT LundMackay评分和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来客观评价鼻窦炎严重程度。分析外周血EOS数目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分析EOS数目与主客观症状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①术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85. 71%)明显高于对照组(64. 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鼻-鼻窦炎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NOT-20)、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鼻窦炎患者CT评分(Lund-Mackay)、鼻窦炎患者鼻内镜评分(Lund-Kennedy)分别为(10. 47±4. 09)分、(9. 84±3. 21)分、(11. 35±3. 09)分、(7. 32±2. 0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8. 11±5. 43)分、(15. 21±4. 59)分、(14. 33±2. 13)分、(10. 53±4. 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②观察组患者术前EOS数目为(63. 4±30. 5)×106/L,其中EOS阳性23例(41. 07%),阴性33例(58. 93%);阴性患者手术总有效率(93. 94%)明显高于阳性患者(73. 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EOS阴性患者术前术后SNOT-20评分、VAS评分、LundMackay评分、Lund-Kennedy评分的差值分别为(27. 63±5. 83)分、(24. 01±4. 03)分、(9. 43±2. 04)分、(10. 52±2. 17)分,均明显大于EOS阳性患者术前术后各评分的差值[(24. 34±5. 11)分、(22. 09±5. 67)分、(7. 55±1. 81)分、(9. 15±1. 8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③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EOS数目与SNOT-20评分、VAS评分、Lund-Mackay评分、Lund-Kennedy评分均呈正相关(r=0. 5579,0. 507,0. 631,0. 643,P 0. 05)。结论 常规综合治疗联合FESS手术治疗鼻-鼻窦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常规综合治疗,但手术效果受到外周血EOS影响,EOS阴性患者的手术效果更佳,主客观症状改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采取鼻内镜下手术结合术后鼻窦冲洗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122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鼻内镜下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鼻内镜下手术结合术后鼻窦冲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und-Mackay、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瘢痕、结痂、鼻漏、鼻息肉、水肿评分分别为(3.52±0.07)、(3.11±0.37)、(3.16±0.17)、(3.17±0.45)、(3.21±0.6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75±0.16)、(4.61±0.58)、(4.41±0.36)、(4.59±0.61)、(4.71±0.8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2.79±0.51)分低于对照组的(4.15±0.6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结合术后鼻窦冲洗对于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3):2097-2098
目的分析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78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治疗)与对照组(鼻内镜下电动切割器切除术治疗)各39例,观察两组手术治疗指标(手术用时、出血情况、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随访1年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26%)较对照组(28.21%)低(P<0.05);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10.26%)较对照组(33.33%)低(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手术用时短、出血量少、住院天数少等优势,且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表型鼻腔鼻窦肉瘤(biphenotypic sinonasal sarcoma, BSN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BSNS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特点,其中5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检测Pax-3基因分离情况。结果 8例BSNS中男性3例,女性5例;发病年龄26~74岁,中位年龄58岁。临床多表现为鼻塞、鼻出血、眼痛及面部肿胀等。眼观:肿瘤灰白色桑葚样。镜检:形态较一致的梭形细胞在黏膜上皮下呈浸润性生长,并牵拉表面上皮致上皮内陷,近上皮处细胞较密集;肿瘤细胞排列呈束状、鱼骨状,可侵犯骨组织;细胞核呈波浪状,胞质嗜伊红,坏死及核分裂象不明显。间质内可见血管外皮瘤样结构,伴有胶原变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S-100(8/8)、Calponin(8/8)、MSA(7/8)、SMA(7/8)、FXⅢa(8/8)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较低(2%~5%)。5例Pax-3分离探针检测均呈阳性,支持BSNS的诊断。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1个月,2例术后复发,6例未见复发。结论 BSNS是一种具有神经及肌源性分化特征的低度恶性软组织肉瘤,并伴有Pax-3基因重排,结合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学改变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鼻腔鼻窦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原发性鼻腔鼻窦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7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5岁(43~84岁),其中4例肠型腺癌,8例非肠型腺癌。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鼻出血。镜检:高~中分化肠型腺癌主要呈乳头状、腺管状结构,低分化主要呈实性生长;低级别非肠型腺癌主要为均匀的小腺体或腺泡结构,呈背靠背排列;高级别非肠型腺癌主要呈实性生长或巢状结构。免疫表型:4例肠型腺癌CDX2均弥漫阳性,2例CK20弥漫阳性、2例部分阳性,2例CK7局灶阳性;8例非肠型腺癌CK7弥漫阳性,2例CK20少数阳性,CDX2均阴性。随访时间10~84个月,其中肠型腺癌复发3例,转移2例,死亡2例;非肠型腺癌复发4例,转移1例,死亡3例。结论原发性鼻腔鼻窦腺癌的发病率较低,临床少见,组织病理学特点有重叠,应注意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