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5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433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08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614篇
内科学   35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94篇
特种医学   4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51篇
综合类   917篇
预防医学   158篇
药学   216篇
  7篇
中国医学   252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透明质酸钠对大鼠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透明质酸钠对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将新生SD大鼠骨骼肌组织分离、纯化、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取第3代成肌细胞,分别加入浓度为0.05%、0.1%及0.2%的透明质酸钠溶液作为生长培养基行体外培养为实验A、B及C组,加入常规生长培养基为对照D组,观察各组成肌细胞增殖情况,并采用细胞计数及MTT法绘制生长曲线。另选择0.1%透明质酸钠融合培养基行体外成肌细胞培养,常规融合培养基作对照,观察透明质酸钠对成肌细胞分化功能的影响。结果A、B及C组成肌细胞增殖表现相似,2d时进入对数生长期,4d时均达顶峰;D组成肌细胞于3d时进入对数生长期,5d时细胞数倍增,6d时达顶峰。MTT法所测吸光度(A)值的变化反映成肌细胞的增殖情况,与细胞计数的结果一致,以B组细胞增殖作用最明显,B组A值在2~8d时均高于C、D组(P〈0.05),8d时高于A组(P〈0.05)。0.1%透明质酸钠融合培养基中的成肌细胞融合率较低且上升缓慢,7d时融合率最高,为11.7%;常规融合培养基成肌细胞融合率于6d时达到峰值,约为35.0%。结论 透明质酸钠与成肌细胞的细胞相容性较好,可以作为良好的成肌细胞培养基。  相似文献   
2.
骨科研究涵盖的范围相当广泛,只要是跟骨骼肌肉系统相关的研究都与骨科临床有直接关系。若以研究类型和使用工具来区分,骨科研究基本上包括人体或体内实验、体外实验、计算器模拟工具及临床随访资料等研究类型(图1),各类型又分为各个主题及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75%最大吸氧量(VO2max)强度运动中人体骨骼肌丙酮酸含量和丙酮酸脱氢酶系(PDC)活性变化及其二者关系.方法健康男性大学生6人,受试者一条腿在功率自行车上做力竭运动120分钟,使肌糖原接近耗竭,作为糖原消耗腿.另一条腿作为糖原未消耗对照腿.两条腿分别以75% VO2max负荷(210±5W)在功率自行车上运动12分钟.运动前后取大腿股外侧肌活检标本,测定丙酮酸含量、PDC活性、糖原总量、6-磷酸葡萄糖、乳酸和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TCAI)含量.结果显示,PDC活性与丙酮酸含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75%VO2max运动后,肌糖原消耗肌肉中丙酮酸含量变化不明显,PDC活性也没有显著升高;而在肌糖原未消耗肌肉中,随着丙酮酸含量增加了1.7倍,PDC活性也升高了3.3倍.提示75%VO2max运动中丙酮酸可能是影响PDC活性的重要物质.  相似文献   
4.
实验性肌炎动物模型的肌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实验性肌炎动物模型的肌酶改变。方法 本文参照Dawkin^[1]方法用家兔骨骼肌匀浆多次免疫豚鼠制作成实验性肌炎模型,动态观察其肌酶(CK、LDH、AST)变化。结果 实验性肌炎动物模型肌酶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其中以CK最为敏感。且与病理改变相平行。这与人类多发性肌炎(PM)相类似。结论 表明肌酶可作为模型建立的指标,亦可为判断其病变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正> 急性心肌损伤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人们一直在探索和寻求对其诊断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指标.最近几年来关于心肌结构蛋白的研究初步表明:心肌肌钙蛋白I(cTnI)是心脏特异性抗原,当心肌细胞损伤时,在血中出现的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因而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  相似文献   
6.
7.
8.
烧伤刺激大鼠骨骼肌组织泛素活化酶的转录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严重烧伤不仅导致显著病理生理和免疫功能的改变 ,而且严重影响机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目前公认 ,出现机体能量消耗明显增加、体重减轻、骨骼肌萎缩等是严重烧伤后显著的代谢特征。然而严重烧伤后骨骼肌蛋白降解率的变化规律及其分子机制仍不清楚。一、材料和方法1.动物模型和标本采集 :雄性Wistar大鼠 60只 (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 ) ,体重 5 0~ 60g ,随机分为正常组、烧伤后 2、6、12及 2 4h组 ,每组 12只 ,活杀取材。试验前 12h禁食 ,自由饮水。复方氯胺酮 ( 0 1mg/kg)腹腔注射麻醉 ,脱毛器背部体侧脱毛。麻醉满意后…  相似文献   
9.
10.
骨骼肌钝挫伤后愈合质量的肌电评价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观察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 ,不同干预方法对骨骼肌修复过程中肌电信号的影响 ,研究肌电图在骨骼肌损伤愈合过程中的评价作用。方法 :10 8只雄性SD大鼠 ,利用自制的重物坠落打击装置造成右侧腓肠肌钝挫伤。随机分成 3组 ,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 - 1)组、中药组和自然愈合组 ,分别于损伤局部注射IGF - 1、黄芪丹参注射液、不作处理。于伤后第 2、5、7、10、14、2 1、2 8、35、5 6天观察并比较双侧腓肠肌的肌电图变化 ,记录纤颤电位和正尖波等自发活动 ,分析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CMAP)并测量其潜伏期和波幅 ,观察伤后CMAP的变化。结果 :(1)各组大鼠均于伤后第 2~ 5天出现纤颤电位和正尖波 ,约至第 7~ 10天达到高峰 ,然后逐渐减少。以IGF - 1组最早消失 ,中药组次之。 (2 )各组大鼠的伤侧肌电图CMAP中的潜伏期逐渐缩短 ,波幅逐渐增高。以IGF - 1组最快 ,中药组次之 ,自然愈合组最慢。 (3)伤后第 8周 ,IGF - 1组和中药组大鼠损伤侧CMAP波幅接近正常 ,自然愈合组则显著低于其它两组。结论 :(1)肌电图检测证实 ,IGF - 1和黄芪丹参注射液均具有促进骨骼肌损伤愈合的作用 ,但以IGF - 1的作用更明显。 (2 )损伤肌肉局部肌电信号的变化 ,可以用来评价损伤骨骼肌的修复进程和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