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36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70篇
预防医学   175篇
药学   74篇
  1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牛奶相关症状评分(CoMiSS)在早期识别婴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中的作用。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对6家儿科门诊疑似CMPA的210例婴儿进行CoMiSS评分,通过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OFC)明确或排除CMPA诊断。同期选取96例健康体检婴儿为对照组。通过ROC曲线评估CoMiSS识别CMP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其在早期识别婴儿CMPA中的作用。结果 210例疑似CMPA婴儿中,男114例、女96例,中位年龄4.5个月(1~12个月);其中82例确诊CMPA,中位CoMiSS为7.0分(6.0~8.3分);128例非CMPA婴儿的中位CoMiSS为4.0分(3.0~5.0分)。96例对照组中,男42例、女54例,中位年龄4.1个月(1~12个月);中位CoMiSS为 3.0分(2.0~4.0分)。三组间CoMi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2.58,P0.01)。CoMiS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最佳诊断界值为5.5,灵敏度为87.8%,特异度为78.1%。结论 CoMiSS评分临床可操作性强,适合儿科推广。建议以CoMiSS≥6分作为早期识别CMPA标准。  相似文献   
2.
正牛奶蛋白过敏(CMA)是婴幼儿常见的过敏性病症。据报道婴幼儿CMA的发病率为0.3%~3.5%[1],近年来有不断上升的趋势。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易发生CMA,主要表现为哭闹、呕吐、腹泻、腹痛、血便、湿疹等症状,少数患儿可发生休克表现[2]。临床诊断CMA的方法包括体内试验及体外试验,体内试验包括食物激发试验、皮肤点刺试验(SPT)、特异性斑贴试验(APT),体外试验包括食物特异性IgE(sIgE)抗体、食物  相似文献   
3.
非IgE介导食物过敏免疫机制复杂, 缺乏具有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 诊断和治疗方式单一, 常出现疾病误诊和诊断延迟, 因此迫切需要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 寻找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点。现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两方面总结目前关于非IgE介导食物过敏免疫机制的研究成果, 探讨能够辅助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并为该类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发病与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在遂平县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慢性荨麻疹4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80例体检人群做健康对照,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14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比较二者之间的阳性率.结果 本研究患者的总阳性率为78.96% (349/442);而29例健康对照组的阳性率较低,为36.25%,仅有29例检测到1~3种IgG抗体呈阳性,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1.855,P<0.01).其中慢性荨麻疹组中有2例患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的种类达8种,对1种食物不耐受121例(27.38%).病例组鸡蛋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最高(58.37%),其他依次为虾(44.80%)、牛奶(39.14%)、螃蟹(36.43%)、大豆(30.32%)、鳕鱼(21.49%)、小麦(18.55%)、牛肉(8.37%)、西红柿(7.47%)、蘑菇(4.52%)、猪肉(2.94%)、鸡肉(2.71%)、玉米(2.49%)、大米(2.04%).进一步的组间比较显示,两组鸡蛋、大豆、鳕鱼、虾、螃蟹、小麦IgG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物特异性IgG与慢性荨麻疹密切相关,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水平检测对慢性荨麻疹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食物是人类维持生命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然而食物所造成的机体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905年英国医生报道了关于慢性疾病与食物的关系[1];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食物可以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症状。研究表明,普通人群中有近5%的成年人和8%的儿童因食物不耐受而出现症状,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正确认识与诊断食物不耐受越来越重要。诸多文献将IgG介导的(或非IgE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解释为食物不耐受,但这种食物不耐受的定义与传统定义并不相符。严格意义上讲,食物不耐受应不涉及免疫反应,然而用食物不耐受来论述IgG介导的(或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及其临床应用方面的文献很多,为避免概念上的混淆,使用了“食物不耐受和(或)食物过敏”的概念。本文对食物不耐受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怕脏的女孩     
筱筱从小就皮肤不好,十多岁时有次脸上起了红疙瘩,而且越来越重,家人带她去综合医院看病,医生说她患的是湿疹,需口服药物并外涂药膏。严格按医嘱用药后,她的皮疹减轻了很多,可皮肤变得松弛,部分地方还掉白色皮屑。原本她长得就很一般,如今更显难看,甚至有些恐怖。为此,她常常遭到同学的嘲讽,她觉得委屈,又无可奈何。当然,她从不把学校中的事告诉父母,因为父母都是老实人,说了也没用。自此,筱筱对于如何避免湿疹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食物过敏患者血清中13种相同食物变应原特异性 IgG(sIgG)和特异性 IgE(sIgE)在不同年龄和性别间的分布特征,探讨两者在食物过敏性疾病中的关系。方法以2009~2012年门诊3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年龄分为未成年组(163例)与成年组(151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13种食物变应原 sIgG,同时通过免疫捕获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 sIgE。结果80.25%的患者 sIgG 呈阳性反应,阳性率无明显性别差异,但未成年组(94.48%)高于成年组(6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4.39%的患者 sIgE 呈阳性反应,男性阳性率(40.68%)高于女性(26.28%),未成年组(55.21%)高于成年组(11.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同食物变应原的 sIgG 和 sIgE 总阳性率差异较大,两者的阳性分布特征也有不同,食物过敏性疾病与年龄、性别、食物种类和个体特异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儿童食物过敏(food allergy,FA)的患病率呈连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对公共卫生服务造成一定的压力~([1])。牛奶蛋白过敏(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CMPA)是婴幼儿最常见的FA,Yang等~([2])最近在我国华南地区进行的一项CMPA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婴儿的CMPA患病率为2.69%。牛奶中最主要的过敏原是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患儿主要是对乳清蛋白中的α酪蛋白和酪蛋白中的k酪蛋白过敏~([3])。根据免疫学机制,CMPA可分为IgE介导(Ⅰ型),非IgE介导(Ⅱ型:细胞毒性反应,Ⅲ型:Arthus型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牛奶蛋白过敏婴儿血清IL-10及TGF-β水平,分析其在婴儿牛奶蛋白过敏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8年1-6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经回避激发试验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患儿20例为牛奶蛋白过敏组,选取同期健康婴儿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两组婴儿血清IL-10、TGF-β及IgG4水平,同时检测食物过敏原总IgE以及牛奶特异性IgE。 结果 牛奶蛋白过敏组总IgE>200者5例,总IgE 100~200者2例,总IgE<100者13例。血清IL-10、TGF-β及IgG4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t=-3.130、-2.811、-3.463,P<0.05)。在牛奶蛋白过敏组中,IgE阳性亚组与IgE阴性亚组IgG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1,P>0.05)。 结论 IL-10及TGF-β在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IgG4与IgE可能无关。动态观察IL-10及TGF-β水平变化,对尽早了解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疾病的转归或耐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26岁,孕37+3周,孕1产0。进食甲鱼后出现恶心、呕吐并频繁晕厥2h入院。患者2h前进食甲鱼15min后出现恶心、呕吐并频繁晕厥,急送我院就诊。门诊测心率122次/min,血压78/51mmHg,未闻及胎心音,考虑休克、胎死宫内,给予吸氧,开放静脉通路后收入院。该患者孕期定期在我院产前检查,各项实验室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均正常。平素体健,无鼻炎及哮喘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孕前曾食用过甲鱼,未出现过敏症状,同食家属亦未出现类似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