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727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278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711篇
预防医学   30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01篇
  1篇
中国医学   117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院外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1日~2020年10月1日收治的7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选取收治的76例其他疾病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心绞痛的相关危险因素。将研究组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随访,实验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自我管理水平、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心绞痛发生与年龄、性别、吸烟史、基础病、婚姻状态、体质量指数(BMI)等因素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吸烟史、合并高血压、BMI>24为冠心病心绞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实验组各项自我管理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与性别、吸烟史、基础病症、BMI等因素息息相关,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出院后给予院外延续性护理,可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降低心绞痛复发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6,(23):12-14
目的研究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医院与社区联合全程动态疾病管理模式对患者预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慢性心理衰竭患者提供常规疾病治疗及院内护理措施,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由医院联合社区为患者提供联合疾病管理模式,同时选取上述时间段内患者各78例,包括对照组与干预组,观察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价及对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总结患者再次入院治疗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症状表现、活动限制、社会活动度及情绪变化等指标评分均较低,干预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在健康指导、疾病知识宣传、用药与康复护理及定期随访等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对照组78例患者中,二次住院接受治疗为27例(34.62%),干预组为6例(7.69%),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全程动态疾病管理模式服务,大部分患者生活质量评价较好,且患者对于护理服务质量评分较高,患者再次入院接受治疗情况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院外延续性护理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院外延续性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锻炼依从情况、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两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锻炼时间、动作及部位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观察组运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外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锻炼依从性,并提升其运动功能,还能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早期心肺复苏和除颤可有效提高院外心脏骤停(OHCA)患者存活率。近年来,国外开发了基于短信或手机APP的OHCA第一响应人调度系统,并通过类实验研究证实其弥补院外专业急救空窗期,有效缩短响应时间,提高早期心肺复苏和除颤的实施率和成功率,改善OHCA患者生存率和预后。本文围绕国外OHCA第一响应人调度系统的相关概念、功能、应用现状以及国内现状与问题进行综述,并对我国未来相关领域研究提出思考与建议,以期为优化我国心肺复苏院外急救现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便携式超声在院外急救困难静脉穿刺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将2017年12月-2018年11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院外急救科接诊的135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超声引导组和常规对照组,超声引导组将超声引导技术应用于静脉穿刺过粒,包含有操作前静脉血管评估,操作时实施引导,操作后进行确认评估。常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触摸或者触摸不到依据解剖学血管走向进行言穿。对照两组巧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引导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8.06%,穿刺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常规对照组。结论在院外急救中使用便携式超声引导静脉穿刺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通过骨髓腔输液与常规静脉输液对于院外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北京急救中心中区分中心院外救治的创伤失血性性休克患者100例随机分骨髓腔穿刺组(IO,n=50)和常规静脉穿刺组(IV,n=50)。分别应用骨髄腔穿刺或常规静脉穿刺进行快速补液治疗。比较建立补液通道所用的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现场救后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骨髓腔穿刺组建立有效补液通道时间明显比常规辞脉穿刺组短(P<0.05),骨髓腔穿刺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静脉穿刺组(P<0.05),骨疏腔穿刺组现场救后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静脉穿刺组(P<0.05),骨髓腔穿刺组发生液体渗漏的患者明显少于常规静脉穿刺组(P<0.05)。结论常规静脉穿刺对救治环境和患者自身条件有一定的要求,院外现场急救因其特殊性有时难以保证常规静脉穿刺的顺利进行。采用骨髓腔穿刺建立补液通路具有操作简单、快捷,输液通路穩定性高,方便及时给予抢救药物,可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争取宝贵的时间。骨髓腔穿刺具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在院外现场抢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苏州市区院外急救的流行病学分布,为提高院外急救水平、更好的配置急救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苏州市急救中心提取2018年院外急救患者病历资料和前五年的出车量数据,进行出车量和流行病学的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外急救出车辆在五年间增长了近2倍,院外急救患者男女比为1.44:1,年龄集中在25~44岁年龄段的青年人群,院外急救一年中的需求高峰在7~8月和12月一次年1月,一天中的需求高峰时段为8:00~8:59和20:00~20:59,年度疾病谱前3位次为创伤、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结论院外急救的需求量在每日、每月和疾病谱的分布有相对明显的规律,急救中心和有关部门可以此为依据,对急救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降低回车率,提升院外急救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院外自我护理指导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某院接受治疗的82例慢性肾衰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于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再给予自我管理指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合计(32.57±11.9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合计(62.49±16.59)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39(95.12%)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22(53.65%)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自我护理指导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对慢性肾衰患者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十分重要,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多,使之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种疾病。除了遗传等自身不可控因素外,冠心病的其他原因都是可以预防的,对于一些经过治疗之后出院的冠心病患者,日常更要注意康复护理,否则极易再次诱发冠心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