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研究天干岁运与北京地区180年实际降水变化是否吻合。方法:对北京地区180年降水数据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第一,按"十天干"、"五运"和"太过不及"模式将180年各自归类,计算出三种模式的年平均降水量均值;第二,定性比较:三种模式的年降水量均值高于180年年降水量均值为湿,低于则为燥;第三,定量比较:由于三种模式的年降水量均值数据均为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kal-Wallis H检验方法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天干岁运与北京地区180年实际降水量变化相比较,定性吻合,定量不吻合,其降水量变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支运气所推算出气候变化模式在定性(燥湿之性)方面是有意义的,但无定量(燥湿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3.
鄂西南伤寒月发病率与降水量和气温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气象因素对伤寒发病率与发病季节的影响 ;方法 收集鄂西南 8县市伤寒病例资料和气象资料 ,经单因素分析初选后 ,用月发病率与月平均降水量和平均气温作多元相关分析 ;结果 伤寒月发病率与降水量和气温呈正相关 ,复相关系数 R=0 .90 (P<0 .0 1)有非常显著性意义。降水量偏相关系数 r=0 .37(P>0 .2 0 ) ,温度偏相关系数 r=- 0 .0 3(P>0 .5 0 ) ,没有显著性意义 ,提示降水量和气温是影响伤寒发病率和季节分布的重要因素 ,两者对发病率的作用效果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4.
襄樊市1990~2004年疟疾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襄樊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东径110°45′~113°43′,北纬31°14′~32°37′。全市地形构造复杂,西部为大片高山区,中部多为岗地平原,东部为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据气象资料记载,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年降水量800~1000mm之间。襄樊市辖3区3市3县及3个开发区,总人口571.88万。历史上襄樊市为非稳定性间日疟流行区,建国后曾发生过两次大的疟疾流行。第1次在1954~1955年,年平均发病率为300.8;第2次发生于1967~1969年发病率为2484.63。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疟疾疫情才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年发病数在1000例以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变化对类鼻疽发病的影响,为类鼻疽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海南省三亚地区2013-2017年类鼻疽月平均发病数据进行分析,对可能影响发病的降水量、风速、气温3项研究变量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收集类鼻疽患者123例,平均年龄51.20岁,41~60岁组患者占53.66%。男性多于女性,占81.30%。临床表现为败血症的79例(64.23%),肺炎64例(52.03%)。7-10月为高峰期,其病例数占全年的66.67%。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类鼻疽发病与平均降水量、风速等均有显著相关(r=0.765,P=0.004;r=0.614,P=0.034),与气温无显著相关性((r=0.358,P=0.258)。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类鼻疽发病与平均降水量显著相关(P=0.001)。结论三亚地区气候因素是类鼻疽发病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降水量与发病数呈正相关,类鼻疽在降水量大的月份易流行,风速大加速类鼻疽的传播。三亚地区全年气温波动较小,与发病数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气候因素用于白纹伊蚊密度预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根据气温、降雨等气象资料预测白纹伊蚊种群密度的方法。方法寻找气温、降雨量等气象参数与白纹伊蚊幼虫种群密度指数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并建立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推算白纹伊蚊种群密度并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其准确性。结果根据月均气温及降水量推算的蚊虫密度值与实际监测数据十分接近。结论根据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白纹伊蚊幼虫密度,从而为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疫情的预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用Maxent模型对气候因子进行逐层筛选分析,综合太子参环肽B和多糖2个内在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回归模型,分析气候因子与太子参化学成分间的内在联系,寻找影响药材质量的关键气候因子,并基于关键气候因子明确太子参品质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多糖与气候因子无显著相关性,提示该指标并不是气候主导型的代谢物质。而太子参环肽B可与降水量构建回归模型,且区划结果显示,太子参环肽B含量总体呈现从东南向西北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与全国降水量变化情况相一致,表明降水量是影响太子参药材中太子参环肽类物质积累的关键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8.
《人民军医》2010,(11):814-814
青海格尔木62212部队卫生队王胜来稿:搞好高原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的做法。文章说,2010年人汛以来,往年极端干旱的青藏高原格尔木地区降水量偏多,特别是进入6月份以来,降水比常年多280%。部队奉命执行抗洪抢险任务。  相似文献   
9.
《家庭医药》2010,(9):6-7
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各地水患严重,许多地方降水量创近十年间最高,长江、淮河流域的水位居高不下,很多河段甚至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洪峰退去,防汛战役却远未结束!大灾之后须防大疫,洪水过后,各种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可能暴发流行,各灾区及沿岸地区应谨防进入疾病高发阶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雨量及水位对人群急性血吸虫病(急血)的影响,为控制急血提供预警预报。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东、南、西洞庭湖区域2003~2007年垸外水位和降雨量资料及急血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急血发病人数逐年下降,2007年较2003年下降95.37%,3年来无急血暴发流行,近5年急血发病高峰时段月平均降雨量逐年明显减少,急血发病与同期月平均水位高低相关。结论急血发病与水位涨落和降水量大小有着直接关系。坚持科学的防控措施,因地制宜,适时干预,则可有效减少急血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