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0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55篇
内科学   11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57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52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9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罗广立 《安徽医药》2020,24(11):2287-2290
目的探讨氟达拉滨+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FLAG)、阿柔比星 +阿糖胞苷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AG)及米托蒽醌 +环磷酰胺 +阿糖胞苷(MAC)方案对初始诱导失败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病人近期疗效、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 2009年 7月至 2016年 7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初始诱导失败 AML病人 180例,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 FLAG组、 CAG组及 MAC组,每组各 60例。比较三组完全缓解率(CR)、部分缓解率(PR)、总缓解率(OR)、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总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MAC组 CR率 51.67%显著高于 FLAG组 31.67%、CAG组 35.00%(P<0.05);三组 P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AC组 OR率 70.00%显著高于 FLAG组 41.67%(P<0.05);三组中位 DFS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FLAG组、 CAG组及 MAC组中位 OS分别为 14.3(1.2~22.8)个月, 12.8(1.4~21.3)个月, 33.7(1.9~48.6)个月, MAC组中位 OS显著长于 FLAG组和 CAG组(P<0.05);三组肝损伤、肾损伤、腹泻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AG组和 MAC组病人 Ⅰ~Ⅱ度感染发生率均显著高于 FLAG组(P<0.05);三组 Ⅲ~Ⅳ度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C方案用于初始诱导失败 AML病人治疗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提高远期生存率,且未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出现,价值优于 FLAG和 CAG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过氧化氧化还原蛋白6(PRDX6)与阿糖胞苷(Ara-C)联合作用对HL-60细胞抑制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产生该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Ara-C作用于HL-60细胞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与不同药物作用后,以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PRDX 1~6 mRNA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Ara-C作用后各组细胞均发生明显的形态学变化,且随着Ara-C浓度的增加,HL-60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细胞形态学变化愈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单用PRDX 6对HL-60细胞的抑制率为(2.6±0.005)%,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用Ara-C及联合用药组对HL-60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29.8±0.289)%、(33.7±0.222)%,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单用Ara-C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对HL-60细胞的抑制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单用PRDX 6组PRDX 1~6 mRNA的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单用Ara-C组比较,联合用药组PRDX 1~2 mRNA、PRDX 4~5 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PRDX 3 mRNA与PRDX 6 mRNA在各组间的表达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ra-C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联合应用PRDX 6可提高Ara-C对HL-60细胞的抑制率,其原因可能与PRDX 1~2 mRNA、PRDX4~5 mRNA表达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4.
方敏 《黑龙江医学》2019,43(3):265-266
目的研究分析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7年8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确诊为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大剂量阿糖胞苷进行强化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3年、5年的不良反应和总生存率。结果使用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三个阶段的生存率高于使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生存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能够提高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率,治疗效果较好,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马馨 《临床医学》2021,(2):11-14
目的分析地西他滨联合CH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方法将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2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行地西他滨(20 mg/m2,连续服用5 d)联合CHG治疗(阿糖胞苷,20 mg/m2, 12h/次,皮下注射2周;高三尖杉酯,HHT 1 mg/m2,静脉滴注2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μg/d)。对照组行HA治疗(阿糖胞苷,20 mg/m2, 12h/次,皮下注射2周;高三尖杉酯,HHT 1 mg/m2,静脉滴注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及血制品输注、随访18个月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7%(30/31),对照组为77.42%(2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粒细胞缺乏时间、PLT<20×109/L时间、红细胞输注量、血小板输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感染、出血等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 rank检验对两组生存曲线进行比较的结果显示,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H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少,且随访18个月后的生存率较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收治的40例MDS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疗效维持时间、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18/20)及75.0%(15/2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复发、丧失疗效、转为髓系白血病人数及疗效维持时间经过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及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MDS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急性髓系白血病经典的诱导化疗方案为蒽环类抗生素联合阿糖胞苷即(3+7)方案,近些年,由于去甲氧柔红霉素IDA与DNA结合能力强,心脏毒性小的独特优势,已越来越多被应用于临床治疗。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2009-2010年的AML指南,将IDA联合阿糖胞苷的IA方案作为初治AML的一线诱导缓解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在维甲酸、亚砷酸联合诱导基础上,不同时间应用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对低危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低危组患者23例,根据白细胞(WBC)计数变化调整化疗方案的合理应用时间,观察在白细胞上升至10×109/L(观察组)及20×109/L(对照组)时加用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的作用效果,以达到提高完全缓解(CR)率,减少APL分化综合征(D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并发症的治疗目标。结果:两组初诊WB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中WBC平均上升速率及上升最高值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的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位CR时间为26.3 d,对照组中位CR时间为39.6 d,观察组明显早于对照组;另一方面,两组DIC的发生率和CR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白细胞计数变化(≥10×109/L)加用化疗,可提高低危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阿糖胞苷(Ara-C)、阿柔比星(Acla)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初治MDS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28)与对照组(n=28).研究组予以Ara-C、Acla联合G-CSF治疗,对照组按照标准化方案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外周血常规结果及骨髓细胞原始比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巩固及维持治疗及生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病程、疾病类型构成比及危险分型构成比与治疗前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Hb)水平、中性粒细胞(Neut)计数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①研究组完全缓解(CR)率、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0.0%(14/28)与82.1%(23/2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1%(9/28)与53.6%(15/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Hb水平及Neut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组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Hb水平及Neut计数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则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组内白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计数、Hb水平及Neut计数则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Ⅲ~Ⅳ级骨髓抑制、肺部感染、口腔溃疡及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847,17.044,7.212,14.684;P<0.05).④研究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转化率(14.3%,4/28)显著低于对照组(25.0%,7/2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位总体生存时间(22.0个月)较对照组(18.2个月)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Ara-C、Acla联合G-CSF治疗MDS,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因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小,该方案是否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0.
张健  李芝帆  郭婧  李慧  潘凯丽 《西部医学》2019,31(5):762-765+769
【摘要】目的 探讨中剂量阿糖胞苷联合米托蒽醌及依托泊甙巩固治疗对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阿糖胞苷联合米托蒽醌、依托泊甙巩固治疗的难治复发性AML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儿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阿糖胞苷使用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3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结束后分析并比较3组患儿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并记录3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近期临床总有效率3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部分缓解的患儿中8例患儿进行骨髓移植治疗后治愈,余42例继续采用药物进行治疗;3组患儿5年总生存率(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儿5年OS均高于低剂量组(P>0.05),但中剂量和高剂量组5年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其5年无事件生存年率(E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在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的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儿其感染、胃肠道反应以及肝肾功能损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且高剂量组患儿胃肠道和肝肾功能损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中剂量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中剂量阿糖胞苷联合米托蒽醌及依托泊甙巩固治疗对难治复发性AML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毒副反应,存在一定的安全性,可作为临床上治疗AML患儿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