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70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陈峻  丁超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1):155-157
目的: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4月-2021年4月医院冠心病UA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阿替洛尔,60例)和对照组(单硝酸异山梨酯,6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心功能、心肌耗氧量,并统计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周时,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时,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SAQ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心肌耗氧量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心肌耗氧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内,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可减少冠心病UAP的发作次数,缩短持续时间,改善其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建立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替洛尔缓释微囊含量的方法。方法:将阿替洛尔缓释微囊研磨破碎,转移至容量瓶中,稀释后,在224nm处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阿替洛尔在224nm处有最大吸收,辅料对测定无干扰。标准曲线方程:A=0.0355C+0.0014,线性范围为2.5~20.0μg·ml-1。回收率98.81%~99.36%,精密度和稳定性RSD均在2%以内,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5,(3):314-316
目的: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卧床休息,给予抗心力衰竭药、强心药、利尿药、硝酸酯类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初始剂量2.5 mg、口服、qd,第2周剂量增加至5.0 mg、口服、qd+阿替洛尔片12.5 mg、口服、qd,第2周剂量增加至25 mg、口服、qd。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D、LVESD、LVEF、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SBP、DBP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较常规治疗疗效更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7,(27):3781-3784
目的:比较硝苯地平与阿替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中度二尖瓣狭窄呈窦性心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风湿性心脏病中度二尖瓣狭窄呈窦性心律患者资料,按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硝苯地平组(54例)和阿替洛尔组(5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硝苯地平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Ⅰ)20 mg,口服,每日1次;阿替洛尔组患者给予阿替洛尔片50 mg,口服,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静息心率、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时间(LVE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指数(LVMI)、二尖瓣流速(E/A)]、B型脑钠肽(BNP)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6 min步行距离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静息心率、心功能指标、BNP、hs-CRP水平、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静息心率、LVMI、BNP、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硝苯地平组LVMI、BNP、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阿替洛尔组;两组患者LVESV、LVEDV、LVET、LVEF、E/A、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高于或长于同组治疗前,且硝苯地平组LVESV、LVET、LVEF、E/A、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高于阿替洛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两组间静息心率、LVED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硝苯地平与阿替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中度二尖瓣狭窄呈窦性心律的疗效和安全性均相当,但硝苯地平在改善患者心功能、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和患者运动能力方面均优于阿替洛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硝苯地平、阿替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B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C组采用阿替洛尔治疗,观察3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总有效率90.O%,B组总有效率87.5%,C组总有效率92.5%,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3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卡托普利、硝苯地平和阿替洛尔治疗高血压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而且三种药物治疗的效果比较相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围术期使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对老年患者血液样本中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及SF-36生理综合得分的影响。方法 59例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标准(ASA)评分Ⅱ级,年龄≥65岁非心源性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化分为3组:组1为围术期没有使用β-肾上腺素能拮抗剂,组2为术前和术后使用阿替洛尔,组3术中使用阿替洛尔。在围术期7个不同的时间点分别采集血样。使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ra以及IL-10,同时确定围术期患者麻醉复苏和生理/心理状况(SF-36问卷)。结果与组1相比,阿替洛尔治疗病例术后身体恢复更好,麻醉剂治疗恢复更快并且止痛药的使用更少。同时阿替洛尔还会影响围术期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水平。结论老年手术患者围术期使用阿替洛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改善术后疼痛并减少止痛药的使用。使用阿替洛尔的患者症状改善与其降底细胞因子应答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用阿替洛尔对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冠心病病人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类、钙拮抗剂,视情况给予调脂、降糖、降压等治疗,同时停服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口服阿替洛尔25mg,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9g,每日3次,连服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1%,优于对照组的71.4%(P<0.05)。心电图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肯定,副反应少,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我们应用阿替洛尔、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33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33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平均 (5 6± 6 )岁 ;心绞痛病程平均 (2 8.8± 4 .4 )个月。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16例 ,曾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例。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平均 (4.2± 0 .5 )次。符合加拿大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心绞痛分级 ~ 级。均经活动平板试验阳性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明显狭窄而诊断为稳定性心绞痛。方法 :阿替洛尔 12 .5 mg/次口服 ,2次 / d,连用 30天。曲美他嗪 2 0 m g/次口服 ,3次…  相似文献   
10.
β阻滞剂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已有儿十年的历史,广泛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肥厚性心肌病等。2005年在美国所有处方药中阿替洛尔(β阻滞剂)的处方量排第四名。关于β阻滞剂的争议早已有之,1998年美国著名学者Messerli就通过荟萃分析发现对于高血压病人β阻滞剂对预后的改善显著差于利尿剂,对β阻滞剂的一线降压药地位提出质疑。对β阻滞剂的争议引起国内医师普遍关注始于200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