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6篇
  免费   420篇
  国内免费   156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61篇
基础医学   112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055篇
内科学   1327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18篇
特种医学   1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128篇
综合类   2820篇
预防医学   825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2846篇
  36篇
中国医学   771篇
肿瘤学   43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402篇
  2019年   458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415篇
  2016年   360篇
  2015年   409篇
  2014年   708篇
  2013年   659篇
  2012年   817篇
  2011年   817篇
  2010年   653篇
  2009年   628篇
  2008年   609篇
  2007年   563篇
  2006年   489篇
  2005年   491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对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指导价值及阿司匹林抑制率对脑微出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于阳江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8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7d后,利用血栓弹力图对血小板抑制率及有关参数进行检测,按照检测结果将阿司匹林反应低下的患者设置为A组(23例),无阿司匹林反应低下的患者设置为B组(65例).改用氯吡格雷对A组患者持续抗血小板治疗7 d后,再次检测血小板抑制率.然后依据阿司匹林血小板抑制率分为良好组(血小板抑制率超过75%)、一般组(血小板抑制率为50%~75%)及无效组(血小板抑制率不足50%),分析阿司匹林抑制率对脑微出血的影响.结果 88例患者经阿司匹林干预后,42例(47.73%)恢复良好,23例(26.14%)恢复一般,23例(26.14%)反应低下,有效率为73.86%(65/88).23例阿司匹林反应低下者改服氯吡格雷后,19例(82.61%)恢复良好,3例(13.04%)恢复一般,1例(4.35%)反应低下,有效率为95.65%(22/23).A组治疗7 d后花生四烯酸(AA)诱导途径、腺苷二磷酸(ADP)诱导途径高于治疗前(P<0.05).B组治疗7 d后α角小于治疗前,最大振幅(MA)低于治疗前,反应时间(R)、凝固时间(K)值大于治疗前(P<0.05).无效组脑微出血发生率低于良好组,脑卒中发生率、MA-AA值高于一般组和良好组,R、K值低于一般组和良好组(P<0.05);一般组脑微出血发生率、R值、K值低于良好组,MA-AA值高于良好组(P<0.05).结论 血栓弹力图对脑梗死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具有一定指导价值,有利于个体化治疗,值得推广应用.阿司匹林抑制率维持于50%~75%有助于减少脑微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孕康颗粒联合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河南省生殖妇产医院就诊的10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3 200 IU/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孕康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激素雌二醇(E2)、孕酮(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凝血-纤溶系统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清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水平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2、P及HCG、PT、APTT及TGF-β和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IL-17、PAI-1和IL-23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康颗粒联合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其中机制可能与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激素水平、凝血-纤溶系统及调节Th17/Treg细胞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酪酸梭菌联合米索前列醇对阿司匹林致大鼠小肠黏膜损伤、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致大鼠小肠黏膜损伤)、酪酸梭菌组(阿司匹林致大鼠小肠黏膜损伤,酪酸梭菌4 mg灌胃)、米索前列醇组(阿司匹林致大鼠小肠黏膜损伤,米索前列醇400μg·kg-1,灌胃)、联合组(阿司匹林致大鼠小肠黏膜损伤,酪酸梭菌4 mg,米索前列醇400μg·kg-1,灌胃),每组10只大鼠。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分析肠组织病理学评分,以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以比色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D-乳酸含量,以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MUC2和紧密连接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蛋白表达。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酪酸梭菌组、米索前列醇组、联合组大鼠小肠病理损伤评分分别为0.15±0.01,4.40±0.45,3.0...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在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综合治疗的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给予补佳乐治疗,观察组49例在此基础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术后3个月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类型,测量两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随访术后3个月的妊娠情况,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1.43%)低于观察组(8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A型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I及RI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0,P>0.05).结论:阿司匹林应用于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综合治疗中效果较佳,可有效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改善子宫内膜的受容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前循环脑梗死早期进展患者治疗中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0例前循环脑梗死早期进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B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B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28±1.81)分vs.(11.15±1.87)分],B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6.32±1.38)分vs.(49.21±1.54)分,94.29%vs.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循环脑梗死早期进展患者治疗中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升其生活质量,促使认知功能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项针对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电项针治疗,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颈动脉狭窄程度、脑侧支循环、血流动力学[平均血流速度(Vm)、最大峰值流速(Vs)、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颈动脉狭窄程度及血清ET-1、TXB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脑侧支循环评分及血清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Vm、Vs大于对照组,RI、P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项针治疗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效果较好,可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改善颈动脉狭窄程度、脑侧支循环及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miR-223表达水平与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合并组、未合并组两组,各6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指标、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阿司匹林抵抗发生情况、miR-223表达水平;比较阿司匹林抵抗与阿司匹林敏感患者的miR-223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合并组患者的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为(0.15±0.03)%、(7.33±1.22)fL、(121.22±9.22)×109/L、(15.33±2.44)%,均低于未合并组[(0.21±0.11)%、(8.33±1.13)fL、(226.33±9.20)×109/L、(17.03±2.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患者的诱导剂为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烯酸时MAR为(76.88±6.74)%、(68.55±9.55)%,高于未合并组[(71.22±8.66)%、(51.22±9.22)%],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33.33%,高于未合并组(16.67%),阿司匹林敏感发生率为66.67%,低于未合并组(83.33%),miR-223表达水平为1.33±0.24,高于未合并组(0.71±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miR-223表达水平为2.41±0.22,明显高于阿司匹林敏感组(0.98±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miR-223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阿司匹林抵抗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杨军 《当代医学》2022,28(7):4-6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嚼服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嚼服阿司匹林治疗)和研究组(嚼服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及出血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常规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嚼服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出血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