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报》2020,(3):564-567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归属于中医学"胸痹"的范畴,"阳微阴弦"为胸痹心痛的总病机,揭示了疾病的本质。中医学对胸痹的认识以"阳微阴弦"为着眼点,将其分为虚和虚实夹杂两类:阴阳不调为虚类,主要由于年事过高,饮食情志,劳倦内伤导致五脏气血阴阳虚衰引起的气阴两虚;阳微甚于阴弦、阴弦甚于阳虚为虚实夹杂类。前者以虚为主,治则为温补脾肾,通阳利水;后者以实为主,治则为宽胸理气,温阳化痰。虽然中医药防治MIRI有诸多优势,但仍有以下问题亟待解决:①研究多集中于动物实验,理论研究相对较少;②研究多结合西医机制进行,对中医理论机制的探讨不足,缺少中医药特色,对发展中医药理论意义不大;③临床研究的地域和研究中心单一,缺乏多中心联合的大样本、大规模临床研究,难以避免因地域、年龄、性别等因素导致的误差。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遵循"阳微阴弦"之理,抓住病机本质,辨清虚实之轻重及标实本虚之主次,灵活配伍,酌情变化,更好地发挥中医在胸痹诊治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曲丹  潘强  王波 《国医论坛》2011,26(6):3-4
阳微阴弦”是对胸痹心痛发病机理的高度概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机理与“阳微阴弦”密切相关.心阳虚则心脉之血运行乏力,阳虚又易生寒、生湿、生痰;阴寒水湿痰浊产生后又易瘀阻心脉,形成心血瘀阻.中医的痰浊、瘀血,包含西医的高血脂、心血管腔狭窄等病理实质.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篇以"阳微阴弦"的脉理阐发了上焦阳虚,阴邪上乘,胸阳闭塞,不通则痛的病机实质,并围绕"通阳"这一中心原则,创立了逐饮、降逆、散寒、温阳等治法和瓜蒌薤白白酒汤等名方,为后世医家辨治胸痹心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胸痹心痛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及辨证等方面的分析,明确栝蒌薤白白酒汤加减治疗胸痹心痛的良好功效,从而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5.
"胸痹"最早出现在《灵枢·本脏》,阐述较模糊;汉·张仲景从脉象症状等方面说明,晋·葛洪、隋·巢元方《、圣济总录·胸痹门》、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等将胸痹之名来源归结为胸痹脉象、症候特点、发病原因等。心痛始见于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素问》有"心病先心痛"、"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灵枢·厥病》把厥心痛分为肝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肺心痛、肾心痛,云:"痛如以锥针刺其心";隋·巢元方对心痛病名论述详实,因、证、象等具备;唐·孙思邈、《太平圣惠方》、从治法方药方面给后世医家很大启发;明清时期有更详尽修正,最具代表性是《临证指南医案·心痛》把心痛与胃脘痛、真心痛等从发病部位确切区分。日本人丹波元坚所著《杂病广要》对"胸痹心痛"最早进行了详尽论述,对现今影响颇丰;汉·张仲景将胸痹与心痛合一而述。从脉象、病因、症候等方面看",胸痹心痛"之名更优于胸痹、心痛分而论之。病机乃心脉痹阻、阳微阴弦。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7,(12):2509-2511
清末民初著名医家范文甫学宗经典,师崇仲景,善用经方,临床崇尚实践,治病谨守病机,理论与治验结合,济世救人,蜚声杏林。观其论治胸痹,明辨病机,辨证简明,立温通法,标本兼治而主次分明。治方或融合经方成"栝楼薤白方",或遵循经方原方,或略作加减,有的放矢,施治巧妙,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7,(8):1612-1614
文章通过查阅经典学术文献,分析历代医家补肾祛邪法治疗胸痹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并进行总结,探析此法在冠心病的具体应用,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范畴,性质是本虚标实,经典文献中肾虚型胸痹辨证以肾虚为本,以痰浊、血瘀、火毒等病理产物为标,因此将冠心病的证型分为了阳微阴弦、水火失交和肾虚血瘀,治法上分别采用温阳祛痰、滋肾泻火、补肾活血法。  相似文献   
8.
瓜蒌薤白汤类方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胸痹心痛病的有效方剂。通过对大量相关中医文献及历代诸家医案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并临床实践应用体会得出,抓住阳微阴弦的病机施以治疗,瓜蒌薤白汤类方可以广泛应用于治疗诸如:脾胃、噎膈、呕吐、脘腹痛、便秘、遗精、梅核气、心悸病等临床多种疾病,并且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结者,聚也。其证、治肇始于《内经》,如《素问·阴阳别论》已有“结阴”、“结阳”的记载,并提出“结者散之”的治疗原则。仲景承经旨,在《伤寒论》中,对脏结、阳微结、纯阴结等病证从病因、病理到证状都做了详尽的介绍。并根据邪结的性质、部位、表现,以“结者散之”为原则,提出了具体的  相似文献   
10.
胸痹是一种以膻中或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提出胸痹病机为“阳微阴弦”,即胸阳虚衰,阴寒内盛,阴乘阳位,痹阻胸阳,并以“通阳宣痹”法通心阳,除痹邪。本文从“阳微阴弦”理论入手,进一步剖析通阳宣痹法及其发挥,体悟仲景之“有一证添一药”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