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4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9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159篇
内科学   15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679篇
预防医学   885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525篇
  2篇
中国医学   146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亚慢性暴露对大鼠记忆功能及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1(HAT1)表达的影响,探究损伤记忆功能的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低染毒组(Al-L)、中染毒组(Al-M)、高染毒组(Al-H),以出生当天(1 d)至90 d持续染毒方式建立亚慢性暴露大鼠模型。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记忆功能,用尼氏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形态改变,real time RT-PCR检测大鼠海马HAT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HAT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染组大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较短,穿越平台次数较少,表明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受损;尼氏染色显示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受损,同时大鼠海马HAT1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结论:亚慢性暴露降低大鼠海马CA1区HAT1表达,可能导致大鼠空间记忆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和评价D-半乳糖和三氯化结合夹尾(恐吓)建立阿尔茨海默病肾虚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方法随机将48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夹尾组和肾气丸组,每组12只。对照组给予0.9%NaCl溶液灌胃,其余组均采用D-半乳糖及三氯化造模,持续8周;夹尾组和肾气丸组从第5周开始,在造模的同时用夹尾(恐吓)法建立肾虚证病证结合模型,肾气丸组同时给予金匮肾气丸10 g/kg灌胃。每2周观察记录1次大鼠的症状、体征变化,第8周末进行水迷宫测试。测试结束后,腹主动脉采血,离心收集血清检测下丘脑-垂体系统生化指标。取大鼠大脑,用HE染色和免疫荧光组化法对大脑的海马组织进行检测。结果夹尾组表现为精神亢奋、躁动,大便色黑干硬,毛色发暗枯槁等,造模第6周和第8周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对照组、模型组症状、体征相似,实验过程中各时间点量化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水迷宫测试显示模型组、夹尾组、肾气丸组与对照组相比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均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均0.05),而夹尾组比模型组出现较早。海马组织HE染色和免疫荧光组化显示模型组、夹尾组比对照组出现较多神经元细胞死亡和CHAT阳性神经元减少,而夹尾组较为严重,肾气丸组则有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生化指标血清皮质醇水平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夹尾组、肾气丸组(P均0.05),夹尾组明显低于肾气丸组和对照组(P均0.05),肾气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经D-半乳糖和三氯化结合夹尾(恐吓)建立阿尔茨海默病肾虚证是比较理想病证结合模型,可能皮质醇下降是阿尔茨海默病肾虚证证候客观化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碳酸镁和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DeMeester计分、食管pH值、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DeMeester计分及食管近、远端pH值<4的时间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 3%,高于对照组的70. 0%(P <0. 05)。结论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效果更好,具有较高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粉浆涂塑铝瓷冠的匹配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浆涂塑瓷冠核冠与面瓷间良好的匹配性是保证瓷冠修复成功的重要前提。作者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观察和热休克试验三种方法,观察了两种粉浆涂塑瓷冠(In-Ceram和GI-I)的匹配性,结果表明,In-Ceram的热休克抗力的158℃,GI-热休克抗力为172℃,两种瓷冠面瓷与瓷核冠间界面均结合紧密,界面两侧有元素扩散现象。提示In-Ceran和GI-I型粉浆涂塑瓷冠的匹配性均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玻璃渗透瓷基底厚度变化对In-Ceram全瓷修复体颜色影响规律,为临床选色、配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制作不同厚度的瓷基底,并在此基础上烧结In-Ceram全瓷试件,采用标准D65光源,使用Data Color SF300型分光光度仪,观测玻璃渗透瓷基底厚度变化对In-Ceram全瓷修复体的明度、色相、彩度的影响.结果:当不透明牙本质瓷和牙本质瓷厚度固定时,玻璃渗透瓷基底厚度的改变能引起颜色的变化.当瓷基底厚度在0.5~0.7 mm时,符合临床比色要求,能够较好的提高修复体的颜色复现率.结论:通过对瓷基底厚度的调节,可以使In-Ceram全瓷修复体获得较理想的色泽,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硼酸铝晶须对玻璃离子水门汀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不同比例的硼酸晶须,以改善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性能。结果表明,硼酸晶须可提高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机械性能,用量在20%左右较佳,但对粘结性能增强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化学沉淀法制备牙科纳米氧化铝陶瓷粉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分散性好,粒度均匀的纳米α-A l2O3粉体。方法:应用超声波-化学沉淀法,制备氢氧化前驱体,经900℃、1 000℃、1 100℃、1 200℃煅烧后测试粉体性能。结果:1 200℃煅烧得到的A l2O3粉体为α-A l2O3,其晶粒平均粒径为D202=31.44 nm。结论:以乙醇为反应溶剂,在低频超声波作用下可制备出分散性好、粒度均匀的纳米级α-A l2O3粉体。  相似文献   
9.
1997年 2月~ 2 0 0 1年 2月间 ,我院采用钇 石榴石激光(yttrium aluminum garnet,Nd :YAG)结合贝复济 (重组牛碱性纤维生长因子 )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患者 10 4例 ,疗效明显。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经门诊确诊为口腔扁平苔藓患者 10 4例 ,男 45例 ,女 5 9例 ;年龄 2 6~ 74岁 ;病程 17~ 5 9d ;病损分布于唇部 2 3例 ,颊部81例 ;病损直径 5~ 2 3mm。病理学检查显示 :病变组织角化过度 ,棘层不规则变薄 ,棘层细胞排列错乱并可见空泡变性。 10 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5 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OmniPulse MAXTM12 0VP型Nd …  相似文献   
10.
周琼玉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248-249
目的:探讨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胃溃疡患者100例,均为溃疡的活动期。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奥美拉唑治疗,20mg/次,1次/天;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奥美拉唑,20mg/次,1次/天,同时给予口服碳酸镁,0.5g/次,3次/天,连续治疗2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胃溃疡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奥美拉唑治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