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341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子线对胰岛素生长因子-1家族蛋白表达的影响,为研究辐射对肝脏的早期损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子线照射小鼠,照射剂量为1、2、4 Gy,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照射后12、48和72 h小鼠肝脏中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照射剂量为1 Gy时,与对照组相比,IGF-1蛋白在照射后48 h时表达增加,IGFBP1、IGFBP4和IGF1R蛋白的表达在照射后12、48和72 h均表达减少。照射剂量为2 Gy时,IGF-1和IGFBP4蛋白在照射后48 h时表达增加,其余时间点表达减少。IGFBP1蛋白在照射后12 h时表达增加,48和72 h时表达减少。IGF1R蛋白在照射后3个时间点均呈现为表达减少。照射剂量4 Gy时,肝脏中IGF-1、IGFBP1和IGFBP4蛋白均表达减少,IGF1R蛋白在照射后12 h时表达增加,48、72 h时均表达减少(均为P < 0.05)。结论:电子线照射后小鼠肝脏中胰岛素生长因子-1家族蛋白多以下调表达为主,与前期基因表达的结果相一致,有可能作为反映放射性工作人员早期肝脏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Mindin蛋白在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过程中的动态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C57B1/6小鼠48只,随机抽取40只应用CCl4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诱导急性肝损伤,分别于造模后6、12、24、48和72 h取小鼠肝脏组织作病理学观察(实验组),余下8只腹腔注射橄榄油作为对照(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indin蛋白的表达以及变化趋势,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Mindin mRNA的表达。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CCl4诱导肝损伤后,小鼠肝脏失去其正常结构,48 h时肝脏病理改变最为显著。肝脏Mindin蛋白在注射CCl4后12~72 h内呈现低表达水平,而其转录水平即Mindin mRNA在给予CCl4后12 h降至最低(实验组vs对照组:0. 183±0. 105 vs 1. 023±0. 247,t=8. 841,P 0. 01),随后逐渐升高,在48 h(2. 548±0. 775 vs 1. 023±0. 247)和72 h(2. 699±0. 995 vs 1. 023±0. 247)时转录水平甚至是正常水平的2倍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 428、4. 621,P值均0. 01)。结论 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过程中,Mindin蛋白显著变化,表现为蛋白表达下调,以及转录后mRNA水平的调节。提示Mindin蛋白在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蓝光照射对C57BL/6J小鼠视网膜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探讨非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模型。方法采用投币法将20只8周龄清洁级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蓝光照射组。蓝光照射组小鼠暗适应24 h后暴露于10000 lx蓝光下5 d,正常对照组小鼠按12 h/12 h正常光照/黑暗的周期饲养于正常光照环境5 d。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活体检查各组小鼠视网膜厚度变化,采用视网膜电图(ERG)检查各组小鼠视网膜功能变化。于光照结束后24 h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并制备眼球壁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小鼠视网膜中视紫红质(Rho)、紧密连接蛋白(ZO-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蓝光照射组小鼠视网膜上部和下部距视盘200、400、600、800和1000μm处视网膜外核层厚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蓝光照射组小鼠暗适应和明适应b波振幅分别为(305.50±41.52)μV和(119.50±6.67)μV,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的(415.50±28.77)μV和(139.75±8.26)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小鼠RPE细胞呈正六边形,视网膜各层形态规则,Rho、ZO-1和β-catenin荧光较强;蓝光照射组小鼠RPE细胞形态不规则,ZO-1染色减弱或消失,β-catenin染色和Rho蛋白荧光强度减弱。结论蓝光照射小鼠视网膜变薄,视网膜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野生来源TW (Tianjin wild,TW)近交系小鼠的体重和血液生化正常范围并检测其毛色基因纯合性.方法 分别选用F23代TW近交系成年小鼠,进行毛色基因测试,并检测动物的体重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6周龄前,雌雄TW小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周龄后雄性TW小鼠体重明显高于同期雌性小鼠体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生化检测指标中,雌雄小鼠的总蛋白和甘油三酯均值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文献报道的其他品系结果不一致.毛色基因测试,F1代小鼠的毛色为白腹野生色,其基因型为AWAWBBccDD.结论 TW小鼠毛色基因已达纯合,且在一些指标上与通用实验小鼠品系不同,具有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从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水平探索小鼠生化标记基因Car2与Gpi1多态性的形成机理。方法 从DNA、cDNA和蛋白多肽3个方面分析研究Car2与Gpi1基因的多态性。结果 Car2基因DNA和cDNA中有3个SNP与Car2a/b多态性相关,分别为外显子2中的C(T)、G(C)和外显子7中的A(G);蛋白多肽中发现第38位Gln/His与Car2a/b多态性相关,对应于外显子2中的G(C)。Gpi1基因DNA中没有发现与Gpi1a/b多态性相关的SNP;cDNA水平有2个SNP与Gpi1a/b多态性相关,分别为外显子9中的T(C)和18中的A(G);蛋白多肽中发现第247位Phe/Leu与Gpi1a/b多态性相关,对应于外显子9中的T(C)。结论 Gln/His(38)、Phe/Leu(247)间的转换可能分别是近交系小鼠形成Car2a/b,Gpi1a/b多态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甘氨酸补充对一次力竭性运动小鼠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分为3组,每组10只:力竭性游泳运动组(E组),甘氨酸补充后力竭性游泳组(G组)及静息正常对照组(S组)。G组小鼠采用甘氨酸灌胃处理4周,其余两组给予生理盐水。4周后,E组和G组均做力竭性游泳运动。采样后进行补体溶血活性测定,并测定血清中部分生化指标的水平。结果与E组比较,G组的力竭性游泳运动时间显著延长(P<0.01)。力竭性游泳后,E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尿素氮、血清铁(Fe3+)和补体溶血活性(CHA)的水平较S组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P<0.01),与E组比较,G组小鼠血清中上述生化指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1),其中ALP和LDH的水平可以恢复到与S组相当的水平(P>0.05)。结论力竭性游泳小鼠血清部分生化指标异常,甘氨酸预补充对这些异常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以一定程度地提高小鼠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选择建立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的最佳小鼠品系。方法选取C57、C3H和BALB/c各10只小鼠分别作为模型组Ⅰ、模型组Ⅱ和模型组Ⅲ,沿腹中线开腹后将H22细胞接种到各模型组小鼠肝脏实质内。于注射后第15天剖腹探查,观察各组成瘤率,测量腹水量和肿瘤体积,并进行肿瘤病理学分析。结果三组小鼠存活率均为100%,15天后三组小鼠均产生腹水,但三组腹水量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模型组Ⅰ小鼠肝癌移植成功率为100%,高于模型组Ⅱ的60%和模型组Ⅲ的30%。模型组Ⅰ小鼠肝脏肿瘤全部为大块紧实灰白色病灶,其肿瘤平均体积显著大于模型组Ⅱ和模型组Ⅲ(P0.05)。病理结果证实三组小鼠肝脏的灰白色病灶均为原位肝细胞癌。结论 C57小鼠是复制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为今后研究原位肝癌的发病机制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8.
宁乡猪为脂肪型猪种,具有遗传性稳定、食用价值高、生长快、适应性强及繁育力强等特征,已逐渐被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本文对宁乡猪在封闭群培育、近交系培育、生物学特性及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实验宁乡猪已封闭繁殖14年,可能是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有利模型。  相似文献   
9.
背景 研究表明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为类白细胞介素(IL)-17的炎性细胞因子,在多种变应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但是尚未见到关于TSLP是否参与中国常见变应原诱导的变应性结膜炎的报道. 目的 研究TSLP和IL-4在由中国常见的黄花蒿诱导的变应性结膜炎小鼠模型眼表组织和颈部淋巴结中的表达变化,探讨TSLP和IL-4在变应性结膜炎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将400μl黄花蒿花粉提取液溶解于400μl变应原(抗原)溶媒中制备成抗原溶液,将50μl抗原溶液注射于模型组小鼠足底皮垫下初次致敏,于注射后第10 ~12天用黄花蒿花粉提取液局部点右眼再次致敏,每日点眼1次;正常对照组小鼠未做任何处理.于造模后第13天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并摘取眼球,在眼科显微镜下各组分别取16只小鼠32只眼角膜上皮、结膜和颈部淋巴结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种靶组织中TSLP mRNA及IL-4 mRNA的相对表达量,另每组各取4只小鼠8只眼眼睑及眼球制备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角膜、结膜及结膜下组织中TSLP和IL-4蛋白的表达. 结果 模型组小鼠第2次致敏后0.5h可见小鼠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水肿、溢泪、搔抓眼睑等症状,症状持续6 ~24 h,造模成功率为80%.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小鼠角膜上皮均未发现IL-4表达.模型组小鼠角膜上皮、结膜组织和颈部淋巴结组织中TSLP mRNA表达量分别是正常对照组的(1.63±0.20)、(2.71±0.48)和(1.48±0.05)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44、14.16、5.01,均P<0.05);模型组小鼠结膜和颈部淋巴结中IL-4 mRNA表达量分别是正常对照组的(2.94±0.39)倍和(1.74±0.09)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2、14.54,均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小鼠角膜上皮和结膜上皮细胞中TSLP蛋白表达强度微弱,模型组小鼠TSLP蛋白表达增强.模型组小鼠结膜下组织中可见IL-4呈强阳性表达,正常对照组小鼠结膜下组织中未发现IL-4表达.结论 TSLP主要表达于变应性结膜炎小鼠的角膜、结膜和颈部淋巴结组织,提示其参与变应性结膜炎角膜和结膜的炎症反应;IL-4主要表达于变应性结膜炎小鼠结膜下组织中,提示其主要参与结膜的炎症反应,TSLP和IL-4共同参与变应性结膜炎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这2种炎症因子为变应性结膜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上海地区常用近交系小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型情况.方法 采用多重PCR-LDR检测技术,选取上海地区2家单位的10个近交系小鼠,对21条染色体上的44个SNP位点进行分型检测,同时,随机选取上海地区2个近交系品系作为双盲样本,对分型方案进行验证,差异位点利用测序法进行验证.结果 同一来源的10个近交系小鼠,同品系间SNP分型结果完全一致;不同种群来源6个品系SNP分型结果提示,BALB/c,FVB,DBA/2和C3H/He在44个位点上分型结果均相同,CBA和C57BL/6分别在7个和2个位点存在差异;差异位点经测序验证结果与SNP分型方案一致.结论 上海地区常用近交系小鼠中,同一来源的品系中SNP遗传质量具有良好稳定性和一致性,不同种群来源的相同品系间SNP分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