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02篇
  免费   1418篇
  国内免费   743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513篇
妇产科学   252篇
基础医学   804篇
口腔科学   61篇
临床医学   10296篇
内科学   1194篇
皮肤病学   55篇
神经病学   124篇
特种医学   18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10965篇
综合类   17577篇
预防医学   2398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6365篇
  45篇
中国医学   2763篇
肿瘤学   181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56篇
  2022年   605篇
  2021年   650篇
  2020年   1088篇
  2019年   1185篇
  2018年   384篇
  2017年   1015篇
  2016年   1083篇
  2015年   1303篇
  2014年   2604篇
  2013年   2679篇
  2012年   3482篇
  2011年   3752篇
  2010年   3649篇
  2009年   3556篇
  2008年   3674篇
  2007年   3431篇
  2006年   3245篇
  2005年   3162篇
  2004年   2792篇
  2003年   2489篇
  2002年   1983篇
  2001年   1761篇
  2000年   1225篇
  1999年   996篇
  1998年   858篇
  1997年   753篇
  1996年   725篇
  1995年   524篇
  1994年   512篇
  1993年   319篇
  1992年   302篇
  1991年   259篇
  1990年   194篇
  1989年   207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对比经阴道和经膀胱两种入路修补膀胱阴道瘘(Vesicovaginal fistula,VVF)的成功率及预后,重点探讨采用单层阴道环形皮瓣经阴道修补膀胱阴道瘘的技术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7例采用经阴道和经膀胱两种入路修补VVF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的一般信息、瘘的特点、手术资料、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57例患者年龄27~75岁,平均50.4岁。病史7天~8年,平均20个月。主诉均为尿液经阴道漏出。56例(98.2%)VVF继发于妇科盆腔手术,1例(1.8%)继发于经阴道分娩(难产)。11例(19.3%)有既往手术修补失败史。5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17例(29.8%)选择经阴道入路,40例(70.2%)选择经膀胱入路。平均手术时间:经阴道(90±8.2)min vs 经膀胱(150±4.3)min;术中出血量:经阴道(40±5.4)ml vs 经膀胱(220±10.2)ml;术后住院时间:经阴道(3±0.4)d vs 经膀胱(7±1.2)d;平均住院费用:经阴道(1.3±0.2)万元 vs 经膀胱(2.5±0.5)万元。术中经阴道组无一例行膀胱造瘘,经膀胱组12例(30%)行膀胱造瘘。2组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轻度并发症发生率为经阴道组3例(17.6%)vs 经膀胱组13例(32.5%)。随访时间为3~48个月,平均18.5月。一次性修补成功率分别为经阴道组82.3% vs 经膀胱组75%。 结论采用单层阴道环形皮瓣经阴道修补VVF,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Re-TURBT)在降低Ta和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率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11月我院86例诊断为Ta和T1期的NMIBC患者。患者接受单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为对照组(40例),接受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为观察组(46例),两组患者首次电切术中均联合了吉西他滨即刻膀胱灌注化疗。统计观察组二次电切的阳性率及肿瘤分期分级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年内的肿瘤复发及进展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最大径、肿瘤个数、首次电切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次电切术后的病理结果显示,11例(23.91%)检出残余癌,5例出现临床分期升级,4例病理分级升级。观察组术后2年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年总进展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e-TURBT可明显降低Ta和T1期NMIBC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率,同时可获得更准确的肿瘤分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维普及知网数据库,搜集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9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1)联合用药比保守疗法结石排出率更高(RR=2.65,95%CI:1.99~3.52),肾绞痛发生率更低(RR=0.21,95%CI:0.12~0.38)。(2)联合用药与单用坦索罗辛相比,患者排石率更高(RR=1.34,95%CI:1.20~1.49),排石时间更短(SMD随机=-1.01,95%CI:-1.34~-0.68),肾绞痛发生率更低(RR=0.4,95%CI:0.28~0.58)。(3)联合用药与单用双氯芬酸钠比较,排石率更高(RR=1.61,95%CI:1.44~1.79),排石时间更短(SMD随机=-0.94,95%CI:-1.25~-0....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部位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患者采取坦索罗辛治疗的效果。方法96例不同部位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常规组,每组48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坦索罗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部位的结石排出时间、清石率、绞痛发生率、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中上段、下段结石排出时间分别为(5.32±1.67)、(4.76±1.43)d,均短于常规组的(7.98±1.12)、(7.43±1.5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上段、下段清石率分别为82.14%、80.00%,均高于常规组的53.33%、3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上段、下段绞痛发生率分别为3.57%、5.00%,均低于常规组的30.00%、4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上段、下段疼痛评分分别为(1.32±0.31)、(1.37±0.45)分,均低于常规组的(3.21±0.67)、(2.54±0.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部位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患者采取坦索罗辛治疗,能够缩短结石排出时间,提高清石率,降低绞痛发生率,缓解疼痛程度。该治疗方法可在不同部位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患者的治疗中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我中心在回肠W形原位膀胱和Studer膀胱基础上改良的新式回肠原位膀胱术(Urumqi膀胱)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例, 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61(54~66)岁。病程1个月至3年。5例为初发患者, 3例有≥2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史。6例为多发肿瘤, 大小0.5~2.5 cm。2例为单发肿瘤, 大小均为3.0 cm。术前经PET-CT检查无远处转移和盆腔淋巴结肿大, 无上尿路积水。膀胱镜检查示尿道通畅, 无可疑肿瘤。术前病理检查结果: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6例, 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2例。所有手术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距回盲部15 cm处截取回肠50 cm, 自右侧端顺时针向内侧卷曲成近圆形, 左侧末端留10 cm, 其余40 cm回肠形成3段、每段约13 cm的肠管, 将其去管化形成新膀胱, 将末端10 cm肠管从乙状结肠前方跨过, 与左侧输尿管吻合, 右侧输尿管与新膀胱右侧顶部吻合, 尿道与新膀胱吻合。术后随访3~12个月。4例出现轻度尿失禁, 术后12个月均完全尿控;7例无输尿管反流, 1例术后12个月仍有左侧输尿管轻度反流。8例术后复查排泄性膀胱造影示膀胱排空效果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膀胱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Sm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膀胱Sm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膀胱SmCC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7~85岁,中位年龄66岁,平均年龄66岁。临床表现:3例为无痛性肉眼血尿,1例尿频、尿急伴排尿困难。影像学表现:CT及超声检查示膀胱壁软组织密度影或异常回声,膀胱壁不规则增厚。膀胱镜下观察多为菜花样、乳头状肿物,广基,多灶。镜检:3例伴高级别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 UC),1例为单纯的SmCC,SmCC成分示胞核为致密深染的圆形、卵圆形,核分裂多见,染色质细颗粒状,缺乏显著核仁,胞质稀少,肿瘤凝固性坏死常见,肿瘤细胞片状、巢状分布;UC成分分化差,核深染,胞质少,呈巢状分布。免疫表型:SmCC神经内分泌标志物CgA、Syn及CD56弥漫阳性,Ki-67增殖指数高;UC中CK弥漫强阳性,部分CK20及CK5/6阳性。4例随访4~36个月,3例患者健存,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物摘除术,术后1个月内死亡。结论 膀胱SmCC高度恶性,且...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UMP)应用于直径1.5~2.5 cm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6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直径为1.5~2.5 cm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UMP治疗,分析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额外镇痛药使用情况。结果60例患者均一期建立通道并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均未行单通道手术,未接受输血,无毗邻脏器损伤(肠道、肝脏和脾脏等),无血气胸发生;存在尿外渗或者有明显症状的腹膜后灌注液患者3例(5.0%),均行保守治疗好转;发热(体温高于38℃)5例(8.3%),均对症治疗后好转;无感染性休克患者。手术时间为35~98 min,平均(56.1±21.3)min;术后住院天数为3~8 d,平均(4.1±1.8)d;术后立即评估结石清除率为85.0%(51/60),术后1个月评估结石清除率为91.7%(55/60);术后镇痛药使用率为15.0%(9/60)。结论UMP是治疗直径1.5~2.5 cm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前合并肾积水对病理TNM不同分期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231例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前有无合并肾积水分为合并肾积水组(96例)和未合并肾积水组(135例),比较两组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 )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根据不同TNM分期将患者进行分组,Kaplan-Meier法分别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  结果  合并肾积水组与未合并肾积水组患者的3年和5年OS率分别为62.5%±4.9%和38.5%±5%与 74.8%±3.7%和66.8%±4.1%,未合并肾积水组均明显高于合并肾积水组(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术前合并肾积水、病理T分期、淋巴结转移为术后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TNM分期的分层分析发现,合并肾积水的T2N0M0组与未合并肾积水的T3~4N0M0组(P=0.816),以及合并肾积水的T3~4N0M0组与未合并肾积水的TxN+Mx组之间的生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91)。  结论  术前合并肾积水是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术前合并肾积水可使T2N0M0及T3~4N0M0患者的术后生存曲线向更晚的病理TNM分期偏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