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31篇
  免费   780篇
  国内免费   772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120篇
妇产科学   145篇
基础医学   536篇
口腔科学   119篇
临床医学   2143篇
内科学   1767篇
皮肤病学   120篇
神经病学   198篇
特种医学   8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篇
外科学   2379篇
综合类   4412篇
预防医学   2025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1641篇
  17篇
中国医学   1328篇
肿瘤学   23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39篇
  2022年   338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446篇
  2019年   400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360篇
  2016年   383篇
  2015年   526篇
  2014年   959篇
  2013年   942篇
  2012年   1210篇
  2011年   1374篇
  2010年   1185篇
  2009年   1179篇
  2008年   1402篇
  2007年   1104篇
  2006年   970篇
  2005年   846篇
  2004年   684篇
  2003年   601篇
  2002年   420篇
  2001年   366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197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硬化仍是临床常见病,其中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最为多见,其具有一定传染性。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疫苗的相继问世,我国病毒性肝炎及其所致肝硬化的发病率也在逐年降低,然而其他病因所致的肝硬化,如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脂肪性肝炎等相关的肝硬化患者则越来越多见。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CT腹部脂肪定量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其管腔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行颈部CTA的患者资料,对其颈总动脉分叉部(BIF)(分叉部包含分叉处上下2 cm范围)进行观察分析,采用患者腹部CT图像选择脐周层面测量其内脏脂肪(VAT)面积、皮下脂肪(SAT)面积,并搜集患者体重指数(BMI)、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等一般临床资料。分析腹部脂肪面积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与CAS及其管腔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CAS组患者LDL-C、VAT/SAT、VAT、年龄均高于非CAS组患者,且随着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增加,LDL-C、VAT、VAT/SAT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面积与CAS及其管腔狭窄程度关系密切,随着VAT面积增加,CAS狭窄程度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IDEAL-IQ技术评估围绝经期女性腰椎椎体骨髓及椎旁肌脂肪含量定量分析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围绝经期女性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腰椎IDEAL-IQ扫描。根据绝经时间,将受检者分为未绝经、0年<绝经时间≤5年、5年<绝经时间≤10年、绝经时间>10年四组,每组各20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分组腰椎椎体脂肪百分比(FFv)及双侧椎旁肌脂肪百分比(FFLm、FFRm);年龄、绝经时间与FFv、FFLm、FFRm值分别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不同围绝经期组患者FFv、FFLm、FFRm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与腰椎FFv、FFLm、FFRm值均呈正相关(r=0.523、0.767、0.775;P均<0.001);绝经时间与腰椎FFv、FFLm、FFRm值均呈正相关(r=0.490、0.742、0.741;P均<0.001)。结论 IDEAL-IQ技术可定量评估围绝经期女性腰椎椎体骨髓及椎旁肌脂肪含量,对揭示绝经时间与椎体骨髓及椎旁肌脂肪含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九味清脂膏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NAFL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与对照组40例,最终治疗组完成68例,对照组完成38例。对照组38例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治疗组68例予九味清脂膏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移酶(GGT)]、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E(ApoE)]、肝脏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ALT、AST、AKP、GGT水平,对照组患者血清ALT、AST、GGT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 ,治疗组患者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TC、TG、LDL、ApoB、ApoE水平,对照组患者TC、TG、LDL、ApoA1、ApoB、ApoE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1,P< 0.05),治疗组患者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肝脏MRI-PDFF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1) ,治疗组患者肝脏MRI-PDF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结论:九味清脂膏可以明显改善NAFLD患者异常的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并减少肝脏脂肪沉积,多方面促进患者康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了解2017—2020年北京北苑地区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实验室特点,为临床经验治疗及防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来我院就诊腹泻患者的粪便23 205份,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方法对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对患者性别、年龄、季节分布及粪便常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 205例标本中共检出轮状病毒阳性标本1837例,阳性率为7.92%。轮状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12~23月龄婴幼儿(19.30%),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6月龄,7~11月龄,2~3岁,4~6岁,7~ 17岁,≥18岁)(P均<0.05)。轮状病毒感染具有季节特异性, 1月、2月、3月、12月阳性率较高,阳性率分别为29.90%、27.51%、16.94%、18.69%。2017—2020年阳性率分别为8.83%、8.09%、9.47%和1.99%,2020年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率显著下降,与2017—2019年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冠疫情)暴发的2020年,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月份没有变化,然而与2017—2019年同月份相比较,阳性率显著下降(P均<0.05)。轮状病毒阳性标本中,粪便镜检脂肪球检出率高(42.24%),2者一致率高(89.24%),具有相关性(Kappa=0.325, r=0.326)。白细胞、红细胞与轮状病毒阳性无相关性,一致率差。轮状病毒阳性标本以糊状便为主,占比50.35%,稀便或稀水便、软便分别占比39.41%、 6.15%,粘液便最少,占比3.97%。结论 本地区轮状病毒感染主要易感人群为12~23月龄婴幼儿,感染全年均可发生,以晚冬、初春为高发季节,2020年新冠疫情极大降低了轮状病毒的送检率及检测阳性率,轮状病毒阳性标本粪便以稀便或糊状便为主,脂肪球与轮状病毒肠炎感染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联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源性外泌体(ADSCs-Exos)对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取SD大鼠腹股沟处脂肪,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得ADSCs,并对ADSCs表面分子进行鉴定。收集第3代ADSCs上清液提取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纳米粒子跟踪分析(NTA)、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鉴定。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按照不同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外泌体组、LIPUS组及LIPUS+外泌体组,采用CCK-8实验、划痕实验及小管形成实验检测不同处理对HUVECs增殖、迁移及成管能力的影响。。结果 ADSCs-Exos为形态一致的茶托样囊泡,表达标志性蛋白CD9和Tsg101,所测样品直径97.8%集中在118.8±80.8nm,证明提取的样品直径符合外泌体大小。(此特征表现为什么?)。CCK-8实验显示LIPUS+外泌体组OD值为1.882±0.138,均明显高于外泌体组、LIPUS组及对照组(0.646±0.034、0.631±0.027、0.462±0.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划痕实验显示LIPUS+外泌体组细胞迁移率为(87.7±4.5)%,均明显高于外泌体组(43.0±5.1)%、LIPUS组(34.7±2.3)%及对照组(25.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管形成实验 显示LIPUS+外泌体组HUVECs成管能力均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LIPUS联合ADSCs-Exos可有效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及成管,增强血管生成能力。  相似文献   
10.
背景 我国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逐年升高,血尿酸(SUA)水平与MS的发生密切相关,由于SUA受肾功能影响,采用标化SUA〔SUA/血肌酐比值(SUA/Scr)〕可更好地预测MS。内脏脂肪指数(VAI)是衡量内脏脂肪蓄积程度的重要指标,可更直接地预测MS的发生风险。但目前在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中,关于VAI是否介导SUA/ Scr与MS关联的研究较少。 目的 探讨VAI在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中SUA/Scr与MS发生风险间的中介效应。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年度体检的10 042例体检人群。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并进行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计算SUA/Scr和VAI。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标准诊断MS。将研究对象分别按照SUA/Scr水平四分位数和VAI四分位数,各分为4组:Q1~Q4组和V1~V4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SUA/Scr与VAI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UA/Scr和VAI对MS发生的影响;采用bootstrap方法分析VAI是否介导SUA/Scr与MS之间的关联。 结果 10 042例研究对象中,MS患者1 833例(18.25%),非MS患者8 209例(81.7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UA/Scr与VAI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Q1组相比,Q2组〔OR=1.310,95%CI(1.039,1.651)〕、Q3组〔OR=1.372,95%CI(1.089,1.729)〕、Q4组〔OR=1.744,95%CI(1.381,2.203)〕人群发生MS的风险增加(P<0.05);与V1组相比,V3组〔OR=6.721,95%CI(4.600,9.819)〕、V4组〔OR=33.327,95%CI(21.509,51.640)〕人群MS的发病风险增加(P<0.01)。中介效应分析表明,SUA/Scr对MS发病率具有直接影响〔β=0.154,95%CI(0.104,0.205)〕,并且VAI部分介导了SUA/Scr对MS发病率的影响〔β=0.183,95%CI(0.156,0.213)〕,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4.25%。 结论 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SUA/Scr和VAI是MS发生风险的预测指标,VAI部分介导了SUA/Scr对MS发病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