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54篇
  免费   3085篇
  国内免费   2405篇
耳鼻咽喉   694篇
儿科学   696篇
妇产科学   690篇
基础医学   3935篇
口腔科学   1715篇
临床医学   9612篇
内科学   3696篇
皮肤病学   398篇
神经病学   2504篇
特种医学   22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6166篇
综合类   17296篇
预防医学   4143篇
眼科学   1859篇
药学   6353篇
  37篇
中国医学   5023篇
肿瘤学   732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212篇
  2022年   1217篇
  2021年   1196篇
  2020年   1612篇
  2019年   1541篇
  2018年   594篇
  2017年   1115篇
  2016年   1143篇
  2015年   1531篇
  2014年   2629篇
  2013年   2499篇
  2012年   3470篇
  2011年   3941篇
  2010年   3654篇
  2009年   3440篇
  2008年   4433篇
  2007年   3841篇
  2006年   3551篇
  2005年   3978篇
  2004年   3043篇
  2003年   2830篇
  2002年   2271篇
  2001年   2113篇
  2000年   1572篇
  1999年   1335篇
  1998年   1155篇
  1997年   1141篇
  1996年   1081篇
  1995年   922篇
  1994年   818篇
  1993年   574篇
  1992年   564篇
  1991年   450篇
  1990年   427篇
  1989年   453篇
  1988年   142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102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3例怀疑M蛋白相关性杆状体肌病患者进行肌肉病理检查、M蛋白筛查明确诊断,提高对这一罕见疾病的认识并探讨对此疾病的诊疗方案。 方法 报道3例M蛋白相关性杆状体肌病,结合文献复习对病例特点进行总结。 结果 3例患者均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无力症状,完善肌肉活检诊断为杆状体肌病,合并M蛋白,给予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有效。 结论 散发的晚发型成人杆状体肌病是一种罕见的、亚急性进展的肌病,常合并M蛋白,针对清除M蛋白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联合生物反馈在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盆底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8月—2021年7月选取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试验组采取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盆底电生理功能、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FDI-20)、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IQ-7)评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各项盆底肌电值均高于对照组,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试验组患者PFDI-20、PFIQ-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联合生物反馈对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盆底康复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评估肺超声动态监测肺水变化联合膈肌功能对重症机械通气(MV)患者撤机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112例接受MV>48h并符合撤机条件患者,于自主呼吸试验(SBT)0min采用床旁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舒张功能指标和胸前区肺超声水肿评分(A-LUES 0min);于SBT 15min测量膈肌移动度(DE)及A-LUES 15min,并计算△A-LUES。采用ROC曲线评价各指标预测撤机结果的价值。 结果:64例撤机成功(成功组),48例撤机失败(失败组),失败组LVEF、DE、e’明显低于成功组,E/e’、A-LUES 15min、△A-LUES明显高于成功组(P<0.05);分别以51.50%、6.48cm/s、10.36、10.35mm、1.50分作为LVEF、e’、E/e’、DE和△A-LUES的阈值,预测撤机结果的敏感度分别为 93.75%、90.63%、62.50%、85.94%和77.08%,特异度分别为27.08%、52.08%、75.00%、56.25%和67.19%,AUC分别为0.613、0.735、0.652、0.786和0.793;△A-LUES联合DE对预测撤机结果的敏感度为89.58%,特异度为82.81%,AUC为0.909。 结论:超声监测肺水动态变化、膈肌功能和左心功能对撤机成败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一种光触媒消毒机对物体表面和实验室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采用模拟现场消毒试验和理化分析方法,检测消毒机开启时紫外线辐射照度、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效果、对气雾室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及对密闭房间空气中自然菌的杀灭率。结果该光触媒消毒机内紫外线辐射照度为1061μW/cm^(2)。启动该消毒机作用3 min,对距离1 m处物体表面污染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对数值≥3.00;消毒机作用30 min对实验室内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达99.98%,消毒机作用60 min,对自然菌的杀灭率达98.63%。结论该光触媒消毒机对物体表面和室内空气均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患侧“反映点”配合面肌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7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面肌训练和基础药物治疗,联合组给予面肌训练,基础药物治疗联合针刺患侧“反映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面肌功能简易评分量表(portmann)、面部对称详细评价系统(DEFS)评分、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面肌功能评分和面部对称性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联合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治疗后,联合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67%与81.40%,P=0.014)。结论针刺患侧“反映点”配合面肌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增强病人面肌功能,改善面部对称性,提高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阴道分娩所致耻骨损伤与耻尾肌损伤的发生差异以及2种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初产妇经阴道分娩后的盆腔MRI影像。根据MR影像上有无耻骨损伤,将产妇分为耻骨损伤组(51例)和无耻骨损伤组(37例)。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诊断医师在MRI影像上判断和评估耻骨及耻尾肌损伤情况,包括耻骨的骨髓水肿、骨折,以及耻尾肌水肿、撕裂和断裂,并对损伤程度进行评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比较有无耻骨损伤的2组临床资料和影像表现,不同耻骨损伤程度间的耻尾肌损伤发生率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采用Kendall`s tau-b相关分析耻骨损伤程度与耻尾肌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耻骨损伤组骨盆痛、压力性尿失禁及耻尾肌损伤发生率均高于无耻骨损伤组(均P<0.05)。耻骨损伤程度不同,其耻尾肌损伤发生率不同(P<0.05),耻骨骨折,重度、中度及轻度骨髓水肿产妇的耻尾肌损伤发生率依次减低。耻骨损伤程度与耻尾肌损伤程度呈正性线性相关(r=0.297,P=0.036)。 结论 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如有耻骨损伤则往往伴发耻尾肌损伤,并且耻骨损伤越严重,耻尾肌损伤发生率越高、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人体肌电信号对于下肢动作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的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分类模型。通过采集人体日常8种下肢动作的表面肌电信号并选择“sym6”系小波函数对肌电信号进行滤波预处理,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时频域特征降维,把特征向量输入GA算法优化的RBF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同一受试者8种下肢动作的平均识别率为94.00%±0.45%;对15位不同受试下肢动作识别率达到89.30%,比传统BP神经网络的识别准确率提高11.8%,预测时间缩短6 s。所提出的方法为肌电信号应用于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的意图识别研究提供参考,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是一项用于客观评价前庭耳石器及前庭神经传导通路的检测技术。相对于比较成熟的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而言,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在刺激类型、电极导联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达成共识的关键环节。为促进国内规范的实验室检查标准,实现标准化的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记录和结果分析,特制订本检查记录和结果判读的临床检测技术专家共识,其内容主要包括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基本概念、刺激和记录参数、观测指标以及结果判读和临床应用等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吸气肌训练(IMT)对病态肥胖患者减肥术后肺功能、呼吸肌力量及耐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拟行减肥手术的病态肥胖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18例。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均于术后第2~30天期间进行IMT训练, 吸气阻力值分别设定为最大吸气压(MIP)的40%和5%水平, 每天训练20 min。于手术前及术后第2, 7, 14, 30天时分别检测对比2组患者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最大呼气流速(PEF)等]、呼吸肌力量[包括最大吸气压(MIP)和最大呼气压(MEP)]及耐力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FVC:(91.6±11.2)% vs (105.5±10.8)%, P>0.05;FEV1:(92.1±15.6)% vs (104.7±11.3)%, P>0.05;PEF:(91.1±10.5)% vs (103.5±14.3)%, P>0.05]在术后第7天时均恢复至手术前水平, 对照组各项肺功能指标[FVC:(95.8±11.2)% vs (104.5±10.5)%, P>0.05;FEV1:...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