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502篇
  免费   8234篇
  国内免费   5529篇
耳鼻咽喉   564篇
儿科学   1436篇
妇产科学   1391篇
基础医学   3025篇
口腔科学   773篇
临床医学   34171篇
内科学   16026篇
皮肤病学   2505篇
神经病学   3479篇
特种医学   40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46篇
外科学   6027篇
综合类   68655篇
预防医学   21658篇
眼科学   1888篇
药学   78849篇
  141篇
中国医学   19507篇
肿瘤学   9684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885篇
  2022年   1861篇
  2021年   2386篇
  2020年   3061篇
  2019年   2794篇
  2018年   1338篇
  2017年   2958篇
  2016年   3110篇
  2015年   4747篇
  2014年   9862篇
  2013年   10227篇
  2012年   14211篇
  2011年   15551篇
  2010年   15022篇
  2009年   14847篇
  2008年   16861篇
  2007年   15065篇
  2006年   14367篇
  2005年   15999篇
  2004年   15989篇
  2003年   14260篇
  2002年   10424篇
  2001年   12207篇
  2000年   9791篇
  1999年   7871篇
  1998年   7588篇
  1997年   7285篇
  1996年   5853篇
  1995年   5573篇
  1994年   3280篇
  1993年   1971篇
  1992年   1759篇
  1991年   1465篇
  1990年   948篇
  1989年   1061篇
  1988年   217篇
  1987年   192篇
  1986年   125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肾单元近端小管细胞具有多种药物转运体和代谢酶,在药物及其代谢物处置中发挥关键作用。近端小管细胞中主要转运体包括有机阴离子转运体、有机阳离子转运体、有机阳离子/肉毒碱转运体、多药及毒素外排转运蛋白、P-糖蛋白、乳腺癌耐药蛋白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主要代谢酶包括细胞色素P450酶,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磺酸基转移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肾脏转运体和/或代谢酶介导药物相互作用(DDIs)是临床关注的重要问题。肾脏转运体和代谢酶存在密切协作关系,在肾脏也存在多种相互作用现象(包括转运-转运相互作用,代谢-代谢相互作用和转运-代谢相互作用),其显著影响药物肾脏处置、临床疗效和肾毒性。本文系统阐述了这些相互作用对药物及其代谢物的肾脏排泄、药动学、DDIs和肾毒性的影响。今后需要进一步阐明肾脏转运-代谢相互作用机制,将有助于研究体内药物肾脏处置和DDIs,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我国奶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奶业产值比重逐步提高,给奶牛疫病防治带来巨大压力。奶牛乳房炎及细菌性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和细菌性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最为常见,抗菌药物的使用成为主要防治手段。但抗菌药物的不当使用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临床治疗的成本和难度,危害我国奶牛产业发展。本文对截至2021年7月我国和美国、英国、日本、欧盟批准用于奶牛的抗菌药物产品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包括抗菌药物的分类、剂型以及适应证等,旨在为我国奶牛用抗菌药物管理、合理用药和新兽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药物涂层球囊和普通球囊在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中的疗效。 方法选择42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药物涂层球囊组(DCB组)20例和普通球囊组(CB组)22例。DCB组病人采用紫杉醇释放高压分流球囊扩张成形术,CB组病人采用普通球囊扩张成形术。比较2组手术成功率和手术前后狭窄处内径、透析血流量,并比较术后1、6、12个月动静脉内瘘初级通畅率和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2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2组病人术前狭窄处内径及透析血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狭窄处内径及透析血流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 0.01),但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12个月,2组病人动静脉内瘘初级通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DCB组初级通畅率高于CB组(P < 0.05)。2组病人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相比,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在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病变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可作为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安全、有效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JP2〗探讨预防与非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差异。方法 采集2012年1月—2020年12月Ⅰ类切口感染病例,回顾性分析预防与非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差异。结果 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感染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属细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非发酵菌较多,且真菌感染较多;非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感染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属细菌较多,革兰阴性菌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耐药性结果显示,Ⅰ类切口预防与非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感染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唑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1.84%和65.85%、55.10%和37.40%、28.57%和13.82%;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23.68 %和5.00%、15.79%和0.00%、31.58%和12.50%;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和47.06%、90.91%和52.94%、81.82%和41.18 %;葡萄球菌属细菌对苯唑西林、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1.11%和41.33%、71.11%和42.67%、31.11%和14.67%。结论 Ⅰ类切口预防与非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感染病原菌分布存在差异,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阐明一起疑似由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奶源引起的食物中毒暴发事件的病原学特征,为查明暴发源头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对198例患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可疑奶制品和病例标本,进行菌株分离和鉴定。 分离到的蜡样芽胞杆菌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全基因组测序以及毒力基因分析。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  结果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98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和发热等症状,符合食源性疾病暴发定义。 共分离到25株蜡样芽胞杆菌(5株来自奶制品,20株分离自病例标本)。 PFGE分型分析显示,13株病例标本菌株与5株奶源性菌株条带具有高度相似性。 25株蜡样芽胞杆菌对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和亚胺培南均敏感,但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完全耐药。  结论  该起食物中毒暴发事件疑似由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引起,应加大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经典测量理论(CTT)和项目反应理论(IRT)对药物成瘾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DA(V2.0)的条目进行进一步分析。方法 采用QLICD-DA(V2.0)对192名药物成瘾患者进行调查,利用IRT中的Samejima模型计算每个条目的平均信息量、区分度和难度系数,并结合CTT中的克朗巴赫法、变异度法、相关系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四种统计方法对条目进行分析。结果 在IRT分析中,除了条目GPH1、GPH2、GPH3、GPH4、GPH5、GPH9,其余条目平均信息量都大于0.11,区分度0.79~2.30,难度系数都在-5.07~3.38,且随难度等级(B1→B4)增加而单调递增;在CTT分析中一共有28条目均满足3种及以上的统计方法要求,结合CTT和IRT共选出39个条目。结论 QLICD-DA(V2.0)的大部分条目性能良好,但仍有部分条目需要进一步评价和修订。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给兽药减量政策的制定、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维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估算每日摄入量(EDI)及慢性风险熵(CRQ),对中国居民通过摄入肉蛋乳等动物性食品暴露于吉他霉素的耐药性风险进行点评估。结果 随着年龄增长,中国居民的吉他霉素膳食暴露量逐渐降低。2~7岁人群吉他霉素的膳食暴露量最高,男女分别为2.17和2.29 μg/ ( kg·bw·d);>65岁人群膳食暴露量最低,男女分别为0.45和0.46 μg/ ( kg·bw·d)。2~7岁人群通过摄入乳制品的吉他霉素的膳食暴露量最大,男女分别为1.15和1.22 μg/ ( kg·bw·d),8岁以上人群通过摄入肉类食品的吉他霉素的膳食暴露量最大。中国居民通过摄入肉蛋乳等动物性食品暴露于吉他霉素,各年龄段CRQ均小于1。其中2~7岁人群CRQ值最高,风险最大;65岁以上人群CRQ值最低,风险最小。结论 中国居民通过摄入动物性食品的吉他霉素耐药性风险较低,危害程度较小,但儿童通过摄入乳制品的吉他霉素耐药性风险较高,有必要制定乳制品中吉他霉素残留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对我国现行的药物警戒体系进行评估,并提出完善建议。方法:通过WHO发布的27个监测体系的绩效评价核心指标,包括10个结构指标,9个过程指标和8个效果评价指标,评估和分析我国药物警戒体系的现状与差距。结果:我国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药物警戒体系,目前与WHO评价标准的主要差距表现在:(1)药物警戒课程教育及培训体系存在不足;(2)ADR表单中缺少对治疗无效及用药错误报告的分析;(3)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落实药物警戒的主体责任程度不够;(4)缺少对于药物相关问题导致的人员健康以及经济损失的系统性评估。结论:我国药物警戒体系指标大多数与WHO的要求相符合。未来我国仍需从药物警戒教育培训、ADR报告的质量管理、药物相关问题的健康及经济损失报告以及自主信号挖掘方面进一步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9.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B-NHLs)代表了一组异质性的来源于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目前针对B-NHLs一线治疗方案仍是经典标准R-CHOP方案。近几年,靶向阻断分子或细胞机制在淋巴瘤中具有改变临床实践的意义,靶向治疗手段已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预测和肿瘤治疗方案,本文就近年来B-NHLs靶向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的临床应用管理。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管理前组30例,管理后组30例,比较两组用药后费用、药物使用率、微生物送检率及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管理后组患者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药物平均费用占比明显低于管理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组患者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管理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药物送检率明显高于管理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管理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的临床应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能降低患者平均药物费用,降低药物使用率,提高药物送检率,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