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06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92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果  宋乃光 《北京中医药》2006,25(6):363-364
圣散子为中医抗疫之名方,不仅因为其卓著的疗效,更有赖于一代文豪苏东坡的大力推荐.然而此方在流传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少问题,甚则"杀人无数".本为疗寒疫之方,而用之于热疫,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2.
蒋勋 《癌症康复》2006,(1):27-29
苏东坡从甜到甘的人生 苏东坡在最落难的时候,在岸边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最好的诗句来.受到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好漂亮、工整、华丽,而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他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他的才气,当然要恨他.但是他落难写的书法,这么笨,这么拙,歪歪倒倒无所谓,却变成中国书法的极品.  相似文献   
3.
东坡先生有言:"人生不过百年,索性笑他个36500日,一日一笑,岂不快哉!"苏东坡以文学、书画等成就名扬天下、流芳百世,多才多艺的他还是宋朝著名的养生学家。他在杭州当过地方官,可以说是杭州市的"老市长"了。一生充满悲凉的他是一个超常的乐观主义者,在最艰难的困苦岁月里仍挡不住他的笑声,可惜先生没有活到一百岁,也就是说没有笑够36500日。不过,像他这种屡遭磨难,坎坷多舛,多次面临死亡威胁的人来说,能够活到64岁已是很难得了。读过近代史的人都知道,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有70多年的时间处于囚禁或半囚禁状态,少帅命运沧桑,深知世态炎凉,便把被软禁作为修身养性的动力,坚持每天6时准时起床登  相似文献   
4.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不仅在文学上造诣非凡,而且在医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在杭州任知府时,曾在闲暇之余研究医学,自己筹资建造了一座诊坊,专为百姓看病,被当地的百姓称作"儒医"。当时,杭州城西有个庞家庄,  相似文献   
5.
苏堤春晓 位于杭州西湖。苏堤由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开浚西湖,取湖泥葑草筑成。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等六桥,其中在压堤桥畔有一座花木扶疏的“苏堤春晓”碑亭。堤旁广植花木,每逢春天,堤上桃红柳绿,  相似文献   
6.
张鸣 《家庭保健》2014,(11):63-63
苏东坡与刘贡父都是北宋有名的文人,性格相近,都喜欢开玩笑,所以关系特好.刘贡父名刘攽,在历史上,以著史闻名,曾帮助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持论甚正,但在生活中,却是个活宝.  相似文献   
7.
一天,苏东坡拎上几条鲜活武昌鱼看望病中的王安石。王安石将鱼蒸熟后,夹起一根鱼刺扔人清水中,以验证是否是正宗的武昌鱼。王安石向坡翁传经道:人们常说的鳊鱼一般包括鳊鱼、三角鲂和团头鲂。团头鲂就是武昌鱼,乍看它与三角鲂的外貌几乎一样,细瞧则稍有差异。武昌鱼口较宽,呈平弧形,  相似文献   
8.
苏东坡生活在"无儒不通医"的宋代,坎坷的人生和体弱多病、衰相早呈的身体,以及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促成他一生与医结缘。他与医生有诸多交往,喜欢中医,研究中医,爱好养生,对中医很多问题有自己独到见解,且有著作、验方传世,对中医有不少贡献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远山 《药物与人》2009,(9):60-61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大文豪苏东坡形象地描述了中秋品尝月饼的意境。中秋节在我国传统的节日中是一种蕴含浓浓亲情的节日。中秋节合家团聚分食月饼这一幕从古至今上演了千百年。  相似文献   
10.
健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治未病"是引领人类健康的发展方向。"治未病"不仅保持了中医的特色与优势,同时亦总结了大量的养生保健方法及手段。中华民族应用自我按摩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宋代苏东坡所著《苏沈良方》一文中,就极为精彩地谈到了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