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82篇
  免费   1048篇
  国内免费   543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87篇
妇产科学   91篇
基础医学   395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2860篇
内科学   2102篇
皮肤病学   255篇
神经病学   341篇
特种医学   5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476篇
综合类   7062篇
预防医学   1242篇
眼科学   136篇
药学   6740篇
  35篇
中国医学   1958篇
肿瘤学   66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4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352篇
  2020年   575篇
  2019年   591篇
  2018年   296篇
  2017年   655篇
  2016年   630篇
  2015年   840篇
  2014年   1360篇
  2013年   1436篇
  2012年   1662篇
  2011年   1758篇
  2010年   1592篇
  2009年   1469篇
  2008年   1429篇
  2007年   1231篇
  2006年   1127篇
  2005年   1079篇
  2004年   900篇
  2003年   865篇
  2002年   689篇
  2001年   682篇
  2000年   434篇
  1999年   375篇
  1998年   336篇
  1997年   294篇
  1996年   327篇
  1995年   268篇
  1994年   263篇
  1993年   185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71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监测我国主要城市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分离的无乳链球菌的耐药状况,分析不同标本来源的无乳链球菌的药敏结果及1株无乳链球菌对利奈唑胺不敏感的机制。方法 定点收集全国各个医院147株无乳链球菌,由中心实验室统一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分析药敏结果。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协会(CLSI)或欧洲药敏委员会(EUCAST)2021标准判定细菌敏感率、耐药率。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序列比对分析利奈唑胺不敏感无乳链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机制。结果 无乳链球菌对多数菌药物的敏感率较高,对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和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尿标本来源菌株对大多数药物的耐药率略高于生殖道标本来源菌株。在147株无乳链球菌株中,利奈唑胺MIC50与MIC90均为1 mg·L-1,发现1株无乳链球菌利奈唑胺MIC值为8 mg·L-1,对利奈唑胺不敏感。该菌株poxtA、cfr、cfr(B)、cfr(C)阴性,未检出核糖体L蛋白突变,但携带optrA基因和23SrRNA V结构区突变。结论 从整体来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甲磺酸去铁胺对精索静脉曲张睾丸支持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细胞实验选择小鼠睾丸支持细胞TM-4,设置对照组(A组)、甲磺酸去铁胺+对照组(B组)、氯化钴组(C组)、甲磺酸去铁胺+氯化钴组(D组)。C组和D组加入400μmol/L氯化钴,随后培养细胞24 h构建精索静脉曲张氧化应激模型。B组和D组加入800μmol/L甲磺酸去铁胺。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流式测定细胞存活和凋亡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十二烷硫酸钠(SD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SH)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C组和D组细胞存活率低于A组[(45.75±12.08)%、(86.53±2.57)%比(100.00±0.00)%,t=11.000、12.810,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D组细胞存活率高于C组[(86.53±2.57)%比(45.75±12.08)%,t=8.08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式实验结果显示D组凋亡细胞比例低于C组[(8.63±0.11)%比(34.19±0.35)%,t=121.30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LISA结果显示D组相对ROS、MDA表达水平低于C组[(239.17±23.18)%、(40.34±1.50)nmol/(L·mg)比(378.00±24.84)%、(49.18±2.68)nmol/(L·mg),t=10.010、7.053,P值均<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表达水平高于C组[(7.85±0.24)U/mg、(425.60±12.21)U/mg比(4.69±0.28)U/mg、(208.96±7.00)U/mg,t=20.650、37.71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蛋白质印迹法实验结果显示氯化钴缺氧诱导了铁死亡关键蛋白GPX4表达下调,而甲磺酸去铁胺(DFO)恢复了铁死亡关键蛋白GPX4的表达。结论甲磺酸去铁胺通过抑制铁死亡对精索静脉曲张睾丸支持细胞氧化应激模型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治疗时常见的不良反应,并分析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100例研究对象均筛选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入组对象收集年限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患者均接受抗心力衰竭治疗并同时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选自常规护理阶段,对治疗时患者存在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及分析,并提出有效护理措施对护理工作进行改革,将选自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阶段选取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分析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治疗过程常见的不良反应,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可确切降低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了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来那度胺、伏立诺他和地塞米松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LC-MS)方法,并应用于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色谱柱为 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100 mm× 2.1 mm,1.8 μm);流动相为5 mmol/L乙酸铵+0.1%甲酸水溶液-乙腈;采用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6 mL/min;柱温35 ℃;进样量为 5 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ESI+ ),多反应监测进行测定。结果:来那度胺、伏立诺他和地塞米松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检测值与浓度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995),三成分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值均小于 7.4%,准确度为 94.7%~106.7%,基质效应均在 92.3%~109.7%可接受范围内,平均提取回收率为 87.4%~ 103.6%,满足测定的要求。结论: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可同时测定来那度胺、伏立诺他和地塞米松的血药浓度,快速、经济, 为药物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比较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单胺治疗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DILI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分别给予异甘草酸镁或复方甘草酸单胺静脉滴注治疗14~28 d。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III型前胶原(PC-III)和IV型胶原(IV-Col)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42.7±12.5)U/L和(38.2±9.4)U/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4.5±21.9)U/L和(55.6±15.2)U/L, P<0.05】;血清HA、PC-III和IV-Col水平分别为(138.2±21.5)mg/L、(85.6±17.4)μg/L和(141.5±16.4)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82.1±23.9)mg/L、(123.8±19.4)μg/L和(175.4±18.7)μg/L,P<0.05】;血清SOD和NO水平分别为(90.3±10.1)U/L和(79.8±9.3)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4.9±8.6)U/L和(54.0±7.9)μmol/L,P<0.05】,而血清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11.2±2.5)pg/mL和(26.4±3.6)ng/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6.8±2.7)pg/mL和(41.3±5.9)ng/L,P<0.05】。结论 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DILI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复方甘草酸单胺,可有效改善血生化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可能与减轻了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宜性和社会效益五个维度评估贝达喹啉的临床价值, 以期为医疗和医保相关决策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武汉市肺科医院、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西省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耐多药结核患者共计792例为研究对象, 基于病例资料回顾性调查, 以利奈唑胺为参照药, 采用析因分析或卡方检验的方法对贝达喹啉各评价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效性方面, 贝达喹啉能显著提高23.9%(95%CI:4.8%~43.0%)的治疗成功率, 显著减少64 d(95%CI:18~109 d)治疗时间;安全性方面, 贝达喹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停药率(5.11%、4.55%)显著低于利奈唑胺(22.49%、15.2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50, P<0.001;χ2=14.09, P<0.001);经济性方面, 使用贝达喹啉治疗的患者抗结核药物疗程费用明显增加48 209.4元(95%CI:28 336.0~68 082.8元);适宜性方面, 在2020年观测样本中, 患者初次治疗方案中贝达喹啉的使用比例低于利奈唑胺(16.7%比86.5...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在心律失常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进行联合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美托洛尔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使用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87.61±4.71)分高于对照组的(74.75±4.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律失常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使用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进行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对于患者预后健康的维系具有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快速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患者心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0例分成2组,对照组40例采取单纯胺碘酮给药治疗,实验组40例则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2组治疗14 d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提高,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较治疗前降低,实验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实验组指标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对于AMI并发快速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治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是与长期服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相关的一种异常不自主运动,可累及面颈部,引起伸舌、咀嚼、噘嘴、歪颌或转颈,也可累及四肢和躯干,表现为舞蹈样动作。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为抗精神病药物(antipsychotic drug,APD)的使用。与TD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APD的种类、用药剂量和时间、年龄和性别,遗传因素也发挥一定作用。目前研究较多的TD相关基因为CYP2D6、DRD2、DRD3、HTR2A、HTR2C、VMAT2、MnSOD、HSPG2。T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有多巴胺受体超敏学说、氧化应激学说和突触可塑性失调学说。临床上治疗TD较为困难,预防至关重要。本文就TD的临床诊治进展进行综述,以进一步加深医务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离子型大环类的钆特酸葡胺在儿童MRI检查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应用钆特酸葡胺对比剂检查的578例儿童相关资料及数据统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增强扫描578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图像质量均符合诊断要求。结论钆特酸葡胺无论是在用药安全、患儿的耐受性及MRI都有上佳表现,是安全和高效的儿童对比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