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76篇
  免费   882篇
  国内免费   657篇
耳鼻咽喉   125篇
儿科学   123篇
妇产科学   629篇
基础医学   703篇
口腔科学   114篇
临床医学   4540篇
内科学   1278篇
皮肤病学   67篇
神经病学   178篇
特种医学   9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3382篇
综合类   9424篇
预防医学   1852篇
眼科学   293篇
药学   3918篇
  24篇
中国医学   2130篇
肿瘤学   119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257篇
  2021年   343篇
  2020年   445篇
  2019年   534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504篇
  2016年   525篇
  2015年   607篇
  2014年   1284篇
  2013年   1325篇
  2012年   1575篇
  2011年   1788篇
  2010年   1668篇
  2009年   1719篇
  2008年   1951篇
  2007年   1910篇
  2006年   1711篇
  2005年   2151篇
  2004年   1677篇
  2003年   1458篇
  2002年   1177篇
  2001年   1058篇
  2000年   858篇
  1999年   680篇
  1998年   639篇
  1997年   533篇
  1996年   510篇
  1995年   414篇
  1994年   344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组织中层粘连蛋白β1(LAMβ1)、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复合体4(ARPC4)及间隙连接蛋白26(Cx26)的表达及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如皋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收集的100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LAMβ1、ARPC4、Cx26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LAMβ1、ARPC4、Cx26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Mβ1、ARPC4、Cx26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并分析LAMβ1、ARPC4、Cx26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RT PCR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LAMβ1、ARPC4、Cx2的mRNA表达相较于癌旁组织上调。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LAMβ1、ARPC4、Cx26蛋白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AMβ1、ARPC4、Cx26着色主要分布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结直肠癌患者LAMβ1、ARPC4、Cx26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结直肠癌患者LAMβ1、ARPC4、Cx2表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LAMβ1、ARPC4、Cx26的mRNA表达量存在正相关性(P<005),其蛋白表达之间同样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LAMβ1、ARPC4、Cx26表达升高与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患者接受IVF治疗的活产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行TCRA手术治疗后接受IVF助孕的635例宫腔粘连(IUA)患者。随访其妊娠结局,并分析可能影响活产率的因素。结果TCRA术后患者行鲜胚移植的活产率为36.7%。年龄(OR=0.930,P<0.001)、AFS评分(OR=0.898,P=0.035)、移植胚胎数(OR=1.875,P=0.001)、促性腺激素(Gn)启动量(OR=0.994,P=0.001)是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年龄、AFS评分、移植胚胎数、Gn启动量可能是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TCRA术后准备接受IVF鲜胚移植的患者,医生应根据以上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宫腔粘连指因宫腔操作以及感染等因素影响,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内膜修复过程中形成的宫腔内和(或)宫颈处粘连、闭塞等。患者可出现月经量少、痛经、不孕及反复妊娠丢失等临床症状,孕期有流产、早产、胎盘植入等风险。本文就发生宫腔粘连的影响因素,该疾病对于患者生理、心理和妊娠的影响,以及相关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三方面加以综述。旨在引起同行对宫腔粘连的重视,加强宫腔粘连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石雯  周抒 《新医学》2022,53(9):649-654
目的 建立稳定的宫腔粘连(IUA)病理性再生动物实验模型。方法 将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15只。实验组通过自制2 mm直径刮匙分别对动情期大鼠的左、右侧子宫内膜进行轻度、重度机械损伤并设为轻度机械损伤组、重度机械损伤组;对照组大鼠开腹后不做子宫内膜损伤处理, 进行假手术对照。分别于术后0 h、24 h、72 h、5 d、7 d从每组随机选取3只大鼠取出双侧子宫行快速冰冻切片, 分别进行子宫内膜细胞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HCⅡ)、5-溴脱氧尿苷(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术后7 d不同大鼠内膜腺体情况以及术后不同时期不同机械损伤程度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炎性反应及子宫内膜组织增生修复变化。结果 轻度机械损伤组术后7 d可见少量红染含BrdU的细胞及蓝染的MHCⅡ细胞, 子宫内膜基本修复, 轻度炎症反应存在;重度机械损伤组术后7 d未见腺体或腺体数目极少, 未见明显红染含BrdU的细胞, 可见少许蓝染的MHCⅡ细胞、轻度炎症反应、内膜组织纤维化, 局部管腔闭合, 出现粘连。与对照组相比, 术后7 d大鼠子宫内膜腺体数目随着子宫内膜机械性受损伤程度增加而相应减少(P < 0.001)。结论 采用切开缝合子宫内膜机械损伤法可以成功建立大鼠IUA模型。大鼠子宫内膜轻度机械损伤后可以再生达到基本修复水平, 而重度机械损伤后子宫内膜组织无法达到基本修复, 且出现组织纤维化导致IUA。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对右侧肾上腺血管的手术经验总结,探讨后腹腔镜右侧肾上腺切除术中以下腔静脉为解剖标志准确分离出肾上腺动静脉层面的临床可行性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临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右侧肾上腺腺瘤患者,均行后腹腔途径手术,手术由同一名手术医师(高年资主治医师,肾上腺总手术量大于300例)完成,以下腔静脉为解剖标志寻找并处理肾上腺动静脉并切除或部分切除右侧肾上腺。 结果本组3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32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0 ml,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术后16 h,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4 d。 结论后腹腔镜下右侧肾上腺手术过程中以下腔静脉为解剖标志进行肾上腺血管的解剖分离,可将肾上腺动静脉的前后层次关系安全显露,有利于准确控制中央静脉、更好地显露手术视野和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腹膜假黏液瘤患者的诊治现状、自然病程及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20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的具有完整自然病程的腹膜假黏液瘤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临床病理特征、非规范化治疗情况(误诊时间、误治时间、既往抗肿瘤治疗情况)、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cytoreductive surgery+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CRS+HIPEC)治疗情况[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情况、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ncer index,PCI)评分、细胞减灭程度(completeness of cytoreduction,CC)评分、脏器切除数量、腹膜切除区域数量、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AE)等]、随访生存时间,随访终点为患者死亡。采用Kaplan -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影响5年生存的预后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共纳入94例患者,其中男性57例(60.6%),女性37例(39.4%), 中位年龄54(24~76)岁,既往抗肿瘤治疗者59例(62.8%),中位误诊时间0.8(0~62.5)个月,中位误治时间15.3(0~214.8)个月。所有患者均行CRS+HIPEC治疗,中位手术时间10.1(4.8~16.5)h,中位脏器切除数2(0~8)个,中位腹膜切除区域数5(0~9)个,中位PCI评分32(3~39)分,CC评分2~3分者达80.9%(76/94),SAE发生率35.1%(33/94)。94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期30.8(2.4~218.4)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8%、63.8%、44.7%和23.4%。分层分析显示,既往腹腔化疗(46.5 个月vs. 26.3个月)、PSS 1~3分(39.0个月 vs. 21.9个月)、低/高级别病理类型(41.5/40.9 个月vs. 20.1个月)、KPS≥80分(41.5 个月vs. 23.9个月)、无淋巴结转移(35.5 个月vs. 17.1个月)、Ki-67<50%(46.4 个月vs. 20.8个月)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延长(P<0.05)。5年生存预后分析中,单因素分析显示以下5个因素与5年生存率有关:PSS评分(P=0.021)、既往腹腔化疗(P=0.008)、病理类型(P=0.004)、淋巴结转移(P=0.008)和Ki-67表达程度(P=0.003)。多因素分析显示出以下3个影响5年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既往腹腔化疗(HR=0.458,95%CI:0.253~0.827,P=0.010)、淋巴结转移(HR=2.879,95%CI:1.345~6.163,P=0.006)、Ki-67≥50%(HR=2.502,95%CI:1.418~4.417,P=0.002)。  结论  PMP非规范化治疗现象较普遍,误治时间长,淋巴结转移及Ki-67高表达是独立不良预后因素,CRS+HIPEC术前腹腔灌注化疗可能为PMP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介绍了德国胃癌腹膜转移治疗和预防方面的临床试验结果和治疗经验。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和(或)胃切除术可以在有潜在治愈性的情况下实施,但仅能在经验丰富的中心并根据多学科诊疗团队的临床决策开展。目前,德国正在进行有关CRS+HIPEC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高质量临床试验,也进行着有关胃癌切除术后辅助HIPEC治疗的临床试验。德国发明的加压腹腔气溶胶化疗(pressurized intraperitoneal aerosol chemotherapy,PIPAC)技术联合系统性化疗可作为姑息性治疗手段处理及预防腹水等并发症,期待有更多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预防子宫纵隔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措施。方法 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60例子宫纵隔施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术后放置节育器(IUD)30例为A组,放置IUD+口服戊酸雌二醇30例为B组,B组再根据口服戊酸雌二醇每日口服剂量分为B1组(3 mg)10例、B2组(6 mg)8例和B3组(9 mg)12例。术后随访5~48个月。观察各组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及自然流产率。结果 随访期间A组和B组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宫腔粘连率、自然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9,P=0.390;χ~2=0.268,P=0.605;χ~2=3.268,P=0.071;χ~2=1.002,P=0.317)。从B1到B3组,月经改善率、妊娠率逐渐升高,宫腔粘连率逐渐下降;B1、B2、B3组自然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45,P=0.179),B1、B2、B3组宫腔粘连率、月经改善率、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6,P=0.012;χ~2=15.000,P=0.001;χ~2=13.645,P=0.001)。结论 子宫纵隔宫腔镜电切术后放置IUD同时加服戊酸雌二醇对防止宫腔粘连形成无明显优势;术后每日口服戊酸雌二醇9 mg宫腔粘连及妊娠结局有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成像特征联合寿命蛋白(Mortalin)、SPARC相关钙粘连分子2(SMOC-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能完成经阴道超声检查;术中收集癌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Mortalin蛋白、SMOC-2蛋白表达,分析Mortalin蛋白、SMOC-2蛋白表达与超声成像特点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超声成像主要见子宫内膜增厚和强回声,内膜与肌层分界模糊,受累肌层局部血流信号增多、血流供应丰富。经阴道彩超检查共确诊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诊断准确率85.42%,其中Ⅰb期检出准确率86.11%,Ⅱ期检出准确率87.50%,Ⅲ期检出准确率83.33%,Ⅳa期检出准确率80.00%。子宫内膜癌组织Mortalin、SMOC-2蛋白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Mortalin、SMOC-2蛋白高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rtalin、SMOC-2蛋白联合诊断的AUC大于Mortalin、SMOC-2蛋白单独诊断的AUC(P<0.05),联合诊断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更高(P<0.05)。超声成像联合Mortalin、SMOC-2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为96.88%(93/96)。结论 Mortalin、SMOC-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高表达,对诊断子宫内膜癌具有重要价值;超声成像联合Mortalin、SMOC-2蛋白可提高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完全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及术后辅助化疗,是晚期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的重要预后因素。然而,EOC患者接受辅助化疗开始时机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尚不明确,值得深入探讨。  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印度班加罗尔马尼帕尔综合癌症中心接受完全细胞减灭术的185例晚期原发性EOC患者,其中部分患者接受腹腔化疗或辅助化疗,部分患者未接受腹腔化疗和辅助化疗。分别记录并分析术后开始进行辅助化疗的时间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接受单纯CRS、CRS联合经腹腔港的腹腔内化疗(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IP)或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的患者分别为50例、60例和75例。CRS组术后开始接受辅助化疗的平均时间为32天,CRS+IP组为34天,CRS+HIPEC组为41天。CRS组中,术后化疗间隔时间>42天对无复发生存(relapse-free survival,RFS)期有显著影响(36个月 vs. 17个月:P=0.02);在CRS+IP组中,患者R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个月vs. 28个月;P=0.78);CRS+HIPEC组,R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个月 vs. 32个月;P=0.17)。如期行辅助化疗患者生存期较延迟化疗更好(88个月 vs. 71个月,P=0.49)。  结论  化疗时间延迟是单纯接受完全CRS患者RFS的不良预后因素。与非HIPEC组相比,化疗时间延迟对HIPEC组患者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其原因可能在于术中单次HIPEC弥补了化疗时间延迟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