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8篇
  免费   413篇
  国内免费   100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17篇
内科学   20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086篇
预防医学   121篇
药学   293篇
  1篇
中国医学   3369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痹证虽因风寒湿三气而致,亦因元气之虚,属本虚标实之证,以本虚为主。“脾为之卫”理论是指脾具有防病祛邪、保卫机体的作用,是脾功能的综合体现。古有正虚本在脾之言,痹证的主要病机乃“脾失之卫”,故在治疗上可运用补脾培元、益气养血,益气固表、调和营卫,健脾利湿、化痰祛瘀等治法以“健脾复卫”,为痹证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专利复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专利复方,根据纳排标准进行筛选。建立Excel表,对入选的复方进行术语规范化处理,应用数据挖掘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次统计、频繁项集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得到96首专利复方,频次统计发现用药多温、平,以甘、辛、苦味药为主,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包括白芍、陈皮、白术、防风、茯苓、甘草、木香、黄连、麸炒白术、柴胡等;频繁项集分析显示药物配伍以调和肝脾、燥湿止泻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常见药对包括防风-白芍、柴胡-白芍、炙甘草-陈皮、山药-茯苓等;聚类分析发现3个中药功能模块,即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理气止痛,燥湿止泻;温中散寒、涩肠止泻;复杂网络分析发现核心药物33味,核心配伍的功效为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结论:数据挖掘为临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提供了参考依据,应以调肝、健脾、温肾为基本大法,兼顾涩肠止泻、养心安神、调和寒热等,根据患者症状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3.
背景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病程长,需长期维持治疗,中医药治疗缓解期UC具有一定的疗效。健脾清热化湿方治疗缓解期UC的疗效还不确切。目的采用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健脾清热化湿方联合美沙拉秦对比美沙拉秦治疗脾虚湿热型缓解期U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于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纳入1例缓解期UC患者。采取自身对照的方式,共进行4轮次无洗脱期的随机对照试验,每一轮次包括试验期和对照期两个治疗期,每个治疗期干预1个月,共8个治疗期。受试者在试验期服用健脾清热化湿方颗粒与美沙拉秦,在对照期服用美沙拉秦。比较两个治疗期的中医证候评分(TCMSS)、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BSFS)、腹痛和腹泻视觉模拟评分(VAS)、炎症性肠病简明健康量表(SHS)评分及安全性。结果4轮次试验后,试验期腹泻、腹胀、肢体倦怠评分及TCMSS总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期(P<0.05)。4轮次试验后,试验期BSFS评分和腹泻VAS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期,腹痛VAS评分的改善程度劣于对照期(P<0.05)。4轮次试验后,试验期SHS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期(P<0.05)。患者在4个周期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健脾清热化湿方联合美沙拉秦可改善脾虚湿热型缓解期UC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复康加味方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脾虚气滞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17(G-17)和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其比值(PGR)的影响。【方法】将62例隆起糜烂性胃炎(脾虚气滞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标准抗Hp四联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动力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胃复康加味方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Hp阳性率和病理组织改善情况以及血清PGⅠ、PGⅡ、PGR、G-17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29/32),对照组为73.33%(22/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Hp阳性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Hp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治疗组的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等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而对照组均无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异型增生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R、G-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PGⅠ、PGR、G-1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血清PGⅡ水平2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复康加味方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脾虚气滞型)患者疗效显著,有明显的抗幽门螺杆菌、改善病理组织、促进胃窦黏膜修复和胃酸、胃泌素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究谢晶日教授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门诊跟师学习,收集整理医案,对谢师治疗胆石症的理论基础、辨证特点和用药经验的独特之处进行总结,并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 谢师认为,胆石症的病机以肝郁脾虚为本,湿热互结为因,胆腑瘀阻为标,并首次提出了“土木升降相因”理论,主张升发肝脾之气,和降胆胃之气,脾胃肝胆升降有序,则气机运转通畅,中焦生机不息,结石无由以生。临证时以升发肝脾、和降胆胃为纲,标本兼治,以复土木之升降;针对兼症,灵活采用利湿、化瘀等法。所举医案患者症状反复发作,为胆胀肝郁气滞兼相火炽盛证,治以疏肝行气、利胆通腑之法,临床症状好转,复查超声结石基本消失。[结论] 谢师治疗胆石症注重肝脾同调,遣方用药灵活多变,疗效显著,其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传统卫气营血辨证将温病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个阶段,强调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治疗。本文通过阐述卫气同治理论,指出卫分证与气分证病机均属郁热在里,且温热之邪传变迅速,二者并无明确界限,因此温病初起常表现为卫气同病。治疗则不必拘泥于传统卫气营血序贯疗法而应用卫气同治理论,即在温病初起即采用辛散疏卫与清解气分合用的治疗方法,一方面应用辛散之品宣发郁热,透邪外出;另一方面要重视气分,疏卫同时配伍清气之品,截断病程进展。卫气同治理论指导温病诊疗具有药效力专,避免失治、误治;截断病程进展,未病先防;在外感热病治疗中贡献突出等优势。该理论包括火郁发之、分消走泄、抑邪扶正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铺姜灸联合阿达木单抗(ADA)治疗轻、中度活动期脾虚湿蕴型克罗恩病(C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轻、中度活动期脾虚湿蕴型CD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规范使用ADA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铺姜灸,选穴为双侧天枢和神阙、关元、气海、中极、中脘、下脘,每周3次。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腹痛程度评分、腹泻次数、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及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改变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诱导缓解率、焦虑缓解率。结果:治疗4周、12周后,在腹痛程度评分、腹泻次数、CDAI评分方面,除治疗4周后对照组腹泻次数,2组患者治疗各时期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 0.05) ;治疗组除治疗4周后腹痛程度评分,其他时期及指标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患者诱导缓解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P< 0.05) ;治疗组焦虑缓解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P< 0.05)。治疗12周后,2组患者CRP、ESR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规范使用ADA的基础上加用铺姜灸能改善轻、中度活动期脾虚湿蕴型CD患者腹痛、腹泻、焦虑等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指标水平及CD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瘀浊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合并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energy wasting,PEW)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方法  91例脾虚瘀浊型CAPD合并PEW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6例,每组各脱落3例。对照组应用CAPD、口服复方α-酮酸及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加味参苓白术散口服,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营养不良-炎症(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score, MIS)、总尿素清除指数(Kt/V)评分的变化,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营养相关指标[血红蛋白(Hemoglobin, HGB)、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 TRF)、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及血清微炎症指标[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P < 0.01),优于对照组(P < 0.01),治疗组中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组MIS显著降低、Kt/V明显增加(P < 0.01),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治疗组ALB、PA、TRF及HGB含量均显著增加(P < 0.01),对照组ALB、PA含量明显增加(P < 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 < 0.01),IL-10水平均升高(P < 0.05,P < 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  结论  加味参苓白术散能够显著改善脾虚瘀浊型CAPD合并PEW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患者PEW,缓解机体微炎症状态,提高腹膜透析充分性。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心理健康。中医治疗多发性抽动症(脾虚痰湿型)取得显著效果,但作用机制仍不明确。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脾虚生痰湿”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还揭示了免疫机制在抽动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概述多发性抽动症(脾虚痰湿型)的病机与免疫之间的关系,发现多发性抽动症(脾虚痰湿型)患者免疫状态与大脑皮质-基底节-丘脑-皮层回路异常密切相关,细胞免疫损伤参与了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生和发展。并分析了健脾化痰祛湿中药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潜在机制,为从“脾虚生痰湿”论治多发性抽动症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