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91篇
  免费   536篇
  国内免费   34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21篇
妇产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30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989篇
内科学   2450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3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923篇
综合类   4090篇
预防医学   118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193篇
  17篇
中国医学   1237篇
肿瘤学   17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300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471篇
  2019年   536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385篇
  2016年   340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651篇
  2013年   673篇
  2012年   862篇
  2011年   829篇
  2010年   789篇
  2009年   800篇
  2008年   939篇
  2007年   911篇
  2006年   816篇
  2005年   1059篇
  2004年   752篇
  2003年   662篇
  2002年   445篇
  2001年   400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208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正己烷亚急性染毒对小鼠肝细胞形态及肝功能相关酶的影响。方法40只昆明种清洁级小鼠根据不同染毒剂量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染毒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灌胃的方式进行正己烷染毒,低、中、高剂量染毒组每只小鼠分别给予浓度为500、1000和2000 mg/kg正己烷0.2 ml/d灌胃;对照组给予食用油0.2 ml/d灌胃,1次/d,连续28 d。染毒结束后,对各组小鼠肝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并进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胆碱酯酶(CHE)以及肝组织ATP酶、脂质过氧化指标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染毒组小鼠出现明显的肝细胞肿胀、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细胞间分界模糊等改变。与对照组相比,高、中、低剂量染毒组小鼠血清ALT、AST活力明显升高,高和中剂量染毒组小鼠血清CHE活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染毒组小鼠肝组织Na+-K+-ATP酶、Ca^(2+)-Mg^(2+)-ATP酶活力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中、低剂量染毒组小鼠肝组织T-SOD活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和中剂量染毒组小鼠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明显降低,丙二醛(MDA)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己烷亚急性染毒所致的脂质过氧化增强,可导致肝细胞形态学的异常及肝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脂要有你     
【内容简介】本视频主要介绍1例利沃素干预正常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脂肪肝典型病例的诊疗以及随访过程。患者何某,男性、24岁,身高180 cm,体重76 kg,BMI:23.5 kg/m2。患者于1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隐痛疼痛不适,呈持续性胀痛,不伴腹胀、腹泻、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寒战等,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脂肪肝,肝功能不全,高脂血症,服用“甘草酸二胺胶囊、水飞蓟宾”等药物疗效欠佳,于2021年11月10日就诊于高青县人民医院脂肪肝中心给予利沃素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3月~2020年10月收治的AP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31)。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接受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指标、肝功能、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胀复常时间、腹痛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ALT、AST和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CRP(24.91±2.09)mg/L、IL-6(50.71±3.47)pg/L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头晕和呕吐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能明显改善其肝功能,抑制炎症,促使腹胀、腹痛等症状快速缓解。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技术(CVVHDF)治疗小儿肝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肝功能衰竭小儿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两组小儿均进行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PE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PE+CVVHDF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凝血指标,对小儿随访1年,比较两组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肾功能和电解质平衡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凝血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儿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CVVHDF治疗小儿肝功能衰竭疗效理想,能够改善小儿的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降低死亡率,为肝脏移植争取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病毒载量与抑郁及焦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医院就诊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组)及100例同期门诊体检正常者(对照组),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调查两组抑郁及焦虑状况。结果感染组25例可疑抑郁(25.00%)、11例肯定抑郁(11.00%)、27例可疑焦虑(27.00%)、16例肯定焦虑(16.00%),对照组11例可疑抑郁(11.00%)、0例肯定抑郁(0.00%)、15例可疑焦虑(15.00%)、2例肯定焦虑(2.00%),感染组可疑及肯定抑郁及焦虑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肝功能正常患者6例可疑抑郁(13.64%)、1例肯定抑郁(2.27%)、7例可疑焦虑(15.91%)、3例肯定焦虑(6.82%),肝功能异常患者19例可疑抑郁(33.93%)、10例肯定抑郁(17.86%)、20例可疑焦虑(35.71%)、13例肯定焦虑(23.21%),肝功能异常患者可疑及肯定抑郁、焦虑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患者(P0.05);感染组HBV-DNA病毒低载量患者7例可疑抑郁(13.73%)、2例肯定抑郁(3.92%)、8例可疑焦虑(15.69%)、4例肯定焦虑(7.84%),病毒高载量患者18例可疑抑郁(36.73%)、9例肯定抑郁(18.37%)、19例可疑焦虑(38.78%)、12例肯定焦虑(24.49%),病毒高载量患者可疑及肯定抑郁、焦虑明显高于病毒低载量患者(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病毒载量与抑郁及焦虑症状之间关系密切,肝功能损伤越重、病毒载量越高的患者抑郁及焦虑症状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在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39例,A组应用PTCD术治疗,B组应用ERCP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术后恢复情况,治疗效果,术前、术后7 d肝功能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手术成功率为97.44%,B组手术成功率为94.8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较B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与B组74.3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有改善,A组术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酸(AST)及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同B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95%,与B组5.1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D术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效果优于ERCP术,可更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但PTCD术后恢复较ERCP术慢,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应加强预防与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伴Hp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NAFLD伴Hp感染患者共129例,将68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原始治疗组,61例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原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抗Hp治疗14 d。停抗Hp治疗1个月后,原始治疗组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去除Hp阳性者,将61例Hp根除的患者设为治疗组,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检查肝功能、血脂、肝纤四项,半年后复查肝脏彩超。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肝功能、血脂、肝纤四项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抗Hp治疗有利于消除NAFLD伴Hp感染患者的消化道症状,恢复肝功能,稳定血脂水平,改善肝纤维化,进一步修复肝脂肪病变,减少相关并发症,进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