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75篇
  免费   863篇
  国内免费   452篇
耳鼻咽喉   81篇
儿科学   166篇
妇产科学   94篇
基础医学   366篇
口腔科学   314篇
临床医学   1878篇
内科学   1091篇
皮肤病学   381篇
神经病学   91篇
特种医学   3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488篇
综合类   6101篇
预防医学   1126篇
眼科学   327篇
药学   7011篇
  27篇
中国医学   1396篇
肿瘤学   44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345篇
  2020年   509篇
  2019年   614篇
  2018年   284篇
  2017年   628篇
  2016年   629篇
  2015年   704篇
  2014年   1208篇
  2013年   1194篇
  2012年   1253篇
  2011年   1346篇
  2010年   1308篇
  2009年   1170篇
  2008年   1176篇
  2007年   1206篇
  2006年   1048篇
  2005年   1103篇
  2004年   958篇
  2003年   889篇
  2002年   674篇
  2001年   558篇
  2000年   457篇
  1999年   347篇
  1998年   301篇
  1997年   265篇
  1996年   235篇
  1995年   239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薇  钟宁 《广州医药》2022,(2):39-43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霉素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是否存在影响,及该抑制作用是否与自噬相关。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曲古霉素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24 h、48 h、72 h以后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曲古霉素对HepG2肝癌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 WB)检测不同浓度曲古霉素对肝癌HepG2细胞中Beclin1和Bcl-2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 RT-PCR)检测不同浓度曲古霉素对肝癌HepG2细胞中Beclin1和Bcl-2 mRNA的表达。结果 曲古霉素对肝癌HepG2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曲古霉素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后,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及WB实验观察到,Beclin1蛋白和mMRA的表达随着曲古霉素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Bcl-2蛋白和mMRA的表达随着曲古霉素作用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与对照...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给兽药减量政策的制定、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维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估算每日摄入量(EDI)及慢性风险熵(CRQ),对中国居民通过摄入肉蛋乳等动物性食品暴露于吉他霉素的耐药性风险进行点评估。结果 随着年龄增长,中国居民的吉他霉素膳食暴露量逐渐降低。2~7岁人群吉他霉素的膳食暴露量最高,男女分别为2.17和2.29 μg/ ( kg·bw·d);>65岁人群膳食暴露量最低,男女分别为0.45和0.46 μg/ ( kg·bw·d)。2~7岁人群通过摄入乳制品的吉他霉素的膳食暴露量最大,男女分别为1.15和1.22 μg/ ( kg·bw·d),8岁以上人群通过摄入肉类食品的吉他霉素的膳食暴露量最大。中国居民通过摄入肉蛋乳等动物性食品暴露于吉他霉素,各年龄段CRQ均小于1。其中2~7岁人群CRQ值最高,风险最大;65岁以上人群CRQ值最低,风险最小。结论 中国居民通过摄入动物性食品的吉他霉素耐药性风险较低,危害程度较小,但儿童通过摄入乳制品的吉他霉素耐药性风险较高,有必要制定乳制品中吉他霉素残留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单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X线胸片恢复正常时间、用药安全性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低于对照组的82.86%(29/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3.67±1.33)d、咳嗽消失时间(3.37±0.54)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5.76±2.61)d及X线胸片恢复正常时间(8.26±2.22)d均短于对照组的(4.79±1.44)、(4.69±0.83)、(7.96±2.23)、(11.38±2.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hs-CRP(10.69±1.38)mg/L、TNF-α(19.05±5.57)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9.68±2.14)mg/L、(24.70±6.1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1/35)低于对照组的17.14%(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有利于临床效果的提升,促进临床症状消失、X线胸片恢复,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013—2020年江苏省海安地区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特征及耐药的变化趋势。方法 以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海安市某医院消化科就诊的Hp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医院耐药性监测部门档案统一表格收集Hp感染者姓名、性别、年龄、内镜诊断结果、疾病类型、Hp耐药试验结果等数据并完成整理,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海安地区2013—2020年Hp感染病例1 756例,病例年龄18~73岁,45~73岁感染者占57.74%。男女性别比为1.18∶1,疾病类型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为主,占68.96%。Hp对甲硝唑耐药菌株1 033株,耐药率为58.83%,对克林霉素耐药667株,耐药率为37.98%,对阿莫西林耐药30株,耐药率为1.71%,对四环素耐药5株,耐药率为0.28%,其中单耐药1 233株,单耐药率为70.22%,双重耐药457株,双重耐药率为26.03%,多重耐药66株,多重耐药率为3.76%。不同年份Hp对甲硝唑的耐药率为44.00%~66.94%,对克林霉素耐药率为31.35%~63.30%,对阿莫西林耐药率为0.00%~2.92%,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0.00%~2.02%,不同年份Hp对甲硝唑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检测结果显示从2015年开始检出Hp对阿莫西林耐药,从2017年开始检出Hp对四环素耐药。结论 海安地区Hp对克拉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四环素的耐药率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双重耐药率较高,检出多重耐药菌。Hp对克拉霉素、甲硝唑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近年来检出Hp对阿莫西林和四环素耐药,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丝裂霉素分子内转化化合物白丝裂霉素进行毒性研究。方法对SD大鼠静脉注射给予320μg/kg和800μg/kg含有不同浓度白丝裂霉素的丝裂霉素,每间隔2 d给药一次,共给药5次;各组动物于D15麻醉采样安乐死后进行大体解剖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在丝裂霉素320μg/kg和800μg/kg剂量下,白丝裂霉素剂量的增加对丝裂霉素SD大鼠毒性反应程度未见增大,也未见新的毒性反应或毒性靶器官。结论在临床使用的丝裂霉素配伍溶液中产生的白丝裂霉素不会引入更多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超声引导下平阳霉素联合聚桂醇经皮硬化治疗囊性淋巴管畸形(cLM)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共纳入cLM患者94例,年龄0.5~43岁,儿童患者86例,发病时间在2岁之前75例,巨囊型32例、微囊型31例、混合型31例。 结果 治疗后随访时间3.7~39.2个月,平均治疗次数2.8次,病灶体积减小的有效率为78.7%,症状缓解的有效率为82.1%,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为85.1%,1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未出现肺纤维化、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7例复发患者再次给予治疗,效果好。 结论 超声引导下平阳霉素联合聚桂醇经皮硬化治疗cLM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Rheb1基因在小鼠巨核-红系多能性干细胞发育成熟中的作用及相关的机制。方法:利用Vav-Cre在造血系统中特异性敲除小鼠Rheb1(Vav1-Cre;Rheb1fl/fl,Rheb1Δ/Δ小鼠),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heb1敲除组和对照组小鼠骨髓和外周血中红系细胞的比例;CFC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敲除组和对照组小鼠骨髓中巨核-红系多能性干细胞体外克隆形成能力;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敲除组和对照组小鼠巨核-红系多能性干细胞中PU.1、GATA-1、GATA-2、CEBPα和CEBPβ的相对表达量;在培养基中加入雷帕霉素,检测野生型小鼠巨核-红系多能性干细胞体外克隆形成能力的变化。结果:Rheb1敲除后,小鼠骨髓中红系细胞发育受抑且应激能力减弱,小鼠骨髓中巨核-红系多能性干细胞体外克隆形成能力减弱,GATA-1的表达水平降低;雷帕霉素可以抑制野生型小鼠骨髓中巨核-红系多能性干细胞体外克隆的形成。结论:Rheb1基因在小鼠巨核-红系多能性干细胞发育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Rheb1可能通过mTOR信号通路调控小鼠巨核-红系多能性干细胞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桑皮苷A对人白血病耐药细胞K562/阿霉素耐药细胞(K562/ADM)化疗耐药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溶媒(DMSO)对照组、阳性对照组(10μmol·L-1维拉帕米处理48 h,再用5μg·mL-1阿霉素孵育1 h或2μg·mL-1罗丹明123孵育1.5 h)、阿霉素单用组(5μg·mL-1阿霉素孵育1 h)、阿霉素合用桑皮苷A组(用5,10,20μmol·L-1桑皮苷A处理48 h,再用5μg·mL-1阿霉素孵育1 h)、罗丹明123合用桑皮苷A组(用5,10,20μmol·L-1桑皮苷A处理48 h,再用2μg·mL-1罗丹明123孵育1.5 h)。用噻唑蓝(MTT)实验初步确定桑皮苷A的逆转耐药作用;再以细胞内阿霉素蓄积实验,罗丹明123(Rho123)蓄积及外排实验进一步研究桑皮苷A的逆转耐药作用;分别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桑皮苷A对K562/AD...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骨肉瘤MG-63细胞生长周期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人骨肉瘤MG-63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0.1%二甲基亚砜、200μg/mL槲皮素处理24 h、48 h、72 h。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周期,运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Akt、磷酸化Akt(p-Akt)、mTOR、磷酸化mTOR(p-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干预后48 h,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G1期细胞比例增加,而S期细胞比例减少,且p-Akt、p-mTOR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 槲皮素可能通过阻断PI3K-Akt-mTOR通路阻滞骨肉瘤MG-63细胞生长,从而发挥抗骨肉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