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8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62篇
预防医学   74篇
药学   143篇
  2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大黄提取物制备纳米银抑菌材料的形态及其抑菌性能研究。方法:以大黄提取物为还原剂,使用生物还原法制备纳米银颗粒,分别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扫描、动态光散射及抑菌杀菌试验,观察不同制备方法下纳米银颗粒形态、稳定性及抑菌杀菌能力。结果:空白纳米银及供试品特征吸收峰为425 nm,在500~700nm波长范围内,无特征吸收峰出现,两种方法制备纳米银颗粒均未出现团聚体。大黄提取物制备的纳米银颗粒粒径为40.3 nm,较空白纳米银颗粒(52.1 nm)小。伴随加速实验时间延长,供试品及空白纳米银颗粒大小均呈现增大趋势。60℃加速35 d后空白纳米银颗粒粒径为392.7 nm;供试品粒径为68.1 nm,增幅小于空白对照组,表明大黄提取物制备纳米银颗粒有助于增加纳米银颗粒稳定性,避免纳米银颗粒过度聚集。大黄提取物能大大提高了纳米银的抗菌能力,大肠埃希菌最小抑菌浓度为50μg/m L,较空白纳米银颗粒抑菌活性增加了10倍;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只需50μg/m L,较空白纳米银颗粒抑菌活性增加了30倍。对上述两种细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提高了4倍及20倍。结论:大黄提取物不仅能够提高纳米银颗粒的稳定性,还能增强纳米银颗粒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纳米银(AgNPs)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毒性效应的影响,为AgNPs生物安全性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AgNPs(0、6.25、12.5、25、50、60、80μg/ml)和RAW264.7共同培养,8、24 h后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比色法(MTT)测定各组细胞的活力,选取2.5、5μg/ml两个无明显细胞毒性的浓度进行后续研究,检测应激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结果用2.5、5μg/ml的AgNPs处理细胞,24 h后相差显微镜下可见AgNPs进入细胞内,且5μg/ml组的细胞形态有明显改变;8、24 h后ELISA结果显示,IL-6无明显变化,在5μg/ml的24 h处理组TNF-α表达有显著升高,内质网应激相关的基因和蛋白在5μg/ml的24 h处理组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RAW264.7细胞暴露于低剂量的AgNPs后表现出明显的应激反应,并且与暴露剂量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低剂量AgNPs能够干扰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长期暴露可能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给予家兔阴道内纳米银凝胶后,研究银在家兔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 单剂量和多剂量经♀家兔阴道给予纳米银凝胶200 mg∶ kg-1后,于不同时间点处死家兔并剖取主要组织器官,用ICP-MS法测定给药前、后家兔各器官中银的含量.结果 与0h组比较,单剂量给药后,阴道、子宫和肝脏中银的含量明显增加,其余组织中未见明显分布,给药72 h后各组织中银的含量均恢复至本底水平;多剂量给药后,末次给药2 ~24 h内阴道、子宫、肝脏、脾、肾、大肠和小肠中有银的分布,心、脑、肺和胃未见明显分布,末次给药72 h后各组织中银的含量均恢复至本底水平.结论 单剂量和多剂量经家兔阴道给予纳米银凝胶后,给药2 ~24 h内银在组织中有分布,给药72 h后各组织中均未见明显银蓄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纳米银抗菌敷料换药对糖尿病足患者感染控制的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2012年1月-2014年1月共12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组为凡士林敷料常规换药组(常规组)和纳米银抗菌敷料换药组(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溃疡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感染发生的控制情况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规组有23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38.33%;试验组有11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8.33%;所有患者糖尿病足均得到显著好转,Wagner分级为0级;试验组患者溃疡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4.9±2.7)d、(9.6±3.5)次及(16.7±3.1)d,显著低于常规组(28.6±5.3)d、(19.7±5.0)次及(33.2±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溃疡面感染控制时间为(4.6±2.8)d,显著低于常规组(8.7±3.9)d;试验组细菌感染例数显著低于常规组,但两组间病原菌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纳米银抗菌敷料能够显著减少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的发病率及溃疡面愈合时间,有助于缩短疗程,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一种联合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方法,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对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准确鉴定。方法 合成带正电的纳米银颗粒(AgNPs+)作为SERS基底,测量MRSA和MSSA的SERS指纹谱并制作数据集,构建浅层一维CNN网络并在该数据上训练生成MRSA/MSSA二分类模型。结果 合成的AgNPs+能够通过静电引力紧密地吸附在细菌菌体表面并产生显著的SERS效应,在654、731 cm-1等7个波段均有明显的拉曼峰被增强出。提出的SERS-CNN方法用于MRSA和MSSA检测的准确率超过94.5%,重现性小于5%,检测灵敏度达到102 cells/mL。结论 建立的联合SERS与CNN的方法可用于MRSA的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器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巴沙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用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器治疗,在治疗后第1个月,月经结束后1周检查宫颈分泌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实验组为9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器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口腔医学》2014,(3):183-187
目的探讨葡萄糖和次磷酸钠制备的2种纳米银溶胶对变异链球菌标准株及耐氟株的抗菌作用。方法用纸片扩散法和肉汤微稀释法,测定葡萄糖和次磷酸钠分别还原硝酸银制备的2种纳米银溶胶对标准株及耐氟株的抗菌效果。结果葡萄糖制备的银溶胶对标准株及耐氟株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87±0.66)、(19.68±0.86)mm,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08±0.90)、(2.60±0.90)μg/mL;次磷酸钠制备的银溶胶对实验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86±0.43)、(14.19±0.50)mm,MIC为(35.15±12.18)、(56.24±24.36)μg/mL。2种溶胶对实验菌均有抗菌性,其中前者的抗菌性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同种溶胶对标准株和耐氟株抗菌性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葡萄糖和次磷酸钠制备的2种纳米银溶胶对变异链球菌标准株及耐氟株均有较高的抗菌性,且前者的抗菌性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