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41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408篇
耳鼻咽喉   459篇
儿科学   81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1010篇
口腔科学   465篇
临床医学   2755篇
内科学   268篇
皮肤病学   138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8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9270篇
综合类   6629篇
预防医学   651篇
眼科学   281篇
药学   2149篇
  13篇
中国医学   606篇
肿瘤学   30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9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393篇
  2019年   331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316篇
  2015年   426篇
  2014年   936篇
  2013年   1144篇
  2012年   1470篇
  2011年   1668篇
  2010年   1621篇
  2009年   1592篇
  2008年   1549篇
  2007年   1579篇
  2006年   1389篇
  2005年   1341篇
  2004年   1189篇
  2003年   1173篇
  2002年   1086篇
  2001年   890篇
  2000年   752篇
  1999年   643篇
  1998年   553篇
  1997年   509篇
  1996年   431篇
  1995年   417篇
  1994年   359篇
  1993年   246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182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188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对比经阴道和经膀胱两种入路修补膀胱阴道瘘(Vesicovaginal fistula,VVF)的成功率及预后,重点探讨采用单层阴道环形皮瓣经阴道修补膀胱阴道瘘的技术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7例采用经阴道和经膀胱两种入路修补VVF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的一般信息、瘘的特点、手术资料、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57例患者年龄27~75岁,平均50.4岁。病史7天~8年,平均20个月。主诉均为尿液经阴道漏出。56例(98.2%)VVF继发于妇科盆腔手术,1例(1.8%)继发于经阴道分娩(难产)。11例(19.3%)有既往手术修补失败史。5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17例(29.8%)选择经阴道入路,40例(70.2%)选择经膀胱入路。平均手术时间:经阴道(90±8.2)min vs 经膀胱(150±4.3)min;术中出血量:经阴道(40±5.4)ml vs 经膀胱(220±10.2)ml;术后住院时间:经阴道(3±0.4)d vs 经膀胱(7±1.2)d;平均住院费用:经阴道(1.3±0.2)万元 vs 经膀胱(2.5±0.5)万元。术中经阴道组无一例行膀胱造瘘,经膀胱组12例(30%)行膀胱造瘘。2组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轻度并发症发生率为经阴道组3例(17.6%)vs 经膀胱组13例(32.5%)。随访时间为3~48个月,平均18.5月。一次性修补成功率分别为经阴道组82.3% vs 经膀胱组75%。 结论采用单层阴道环形皮瓣经阴道修补VVF,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带感觉功能上臂外侧嵌合骨皮瓣修复手指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6年11月—2019年11月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收治的6例手指软组织缺损伴指骨、神经缺损患者。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33~61岁,平均47.3岁;右手2例,左手4例;拇、示、中指各1例,环指3例;皮肤缺损面积1.0 cm×1.5 cm~2.5 cm×3.0 cm,骨缺损长度1.5~2.5 cm。6例患者均采用一期创面彻底清创,创面缺损伴指骨、神经缺损先行异种皮覆盖创面,克氏针维持骨折稳定性;二期带感觉功能的上臂外侧嵌合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治疗,皮瓣设计面积1.5 cm×2.0 cm~3.0 cm×3.5 cm,骨瓣切取大小为1.5 cm×1.0 cm×1.0 cm~3.0 cm×1.5 cm×1.0 cm。术后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手功能,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BMRC)制定的感觉分级方法评价皮瓣感觉恢复效果,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评定标准评定患指外观满意度。结果 本组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3~7个月,平均13.5个月。6例皮瓣全部成活,骨折均愈合,骨瓣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5个月。供区直接缝合,创面均一期愈合。手部功能优5例、良1例,手指感觉恢复至S4级4例、S3+级2例,患指外观满意度评价非常满意1例、满意4例、一般1例。结论 带感觉功能的上臂外侧嵌合骨皮瓣游离移植,可同时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和指骨缺损,对供区影响小,术后手指感觉功能恢复好,是修复手指复合组织缺损的备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术在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游离皮片移植术,观察组采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术,观察两组修复效果、修复组织挛缩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皮肤色泽、弹性质地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时修复组织挛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创面感染、血肿、皮肤部分坏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术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扩张后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术可改善面颈部烧伤后瘢痕的修复效果,降低修复组织挛缩率,可显著减少并发症,疗效显著,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采用3D打印固定式定位导板制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中定位穿支血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肿瘤外科,因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需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重建的患者20例。其中,实验组术前3D打印定位导板,术中定位穿支血管并辅助制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n=8);对照组采用常规多普勒超声定位穿支血管并辅助制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n=12)。比较2组在皮瓣制取时间、出血量、术后供区外形满意度、下肢功能评定量表(LEFS)评分、穿支血管定位、有无术后皮瓣并发症的差异。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皮瓣制取时间、出血量、术后供区外形满意度、定位穿支血管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皮瓣并发症、LEF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固定式定位导板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穿支血管的定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术中定位血管更准确,提高了手术效率以及患者对术后供区外形恢复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侧胸壁筋膜皮瓣修复乳房外侧象限局部缺损的可行性及美容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收治的外侧象限乳腺疾病患者46例,其中乳腺癌30例、肉芽肿性乳腺炎10例和交界性叶状肿瘤6例。观察组(26例)采用侧胸壁筋膜皮瓣修复局部缺损,对照组(20例)采用切缘周围脂肪筋膜瓣移位成形修复局部缺损。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年龄、肿瘤直径、残腔大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肿瘤位置、TNM分期、并发症发生率;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2组患者术后美容效果。 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和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43、2.197,P均<0.050)。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4%(4/26)和20.0%(4/2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986)。术后美容效果评价显示观察组优良率为96.2%(25/26),对照组优良率为70.0%(14/20),2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8,P=0.042)。术后2组患者美容效果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528,P=0.038)。术后所有患者中位随访24个月(12~36个月),均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 结论采用侧胸壁筋膜皮瓣修复乳房外侧象限局部缺损是可行的,手术可操作性强、创伤小,切口隐蔽及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皮瓣坏死及术后出现皮瓣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头颈肿瘤行游离皮瓣修复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时长、吸烟、酗酒、高血压、糖尿病、术前放疗、血管吻合方式等对皮瓣坏死及皮瓣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作用。 结果 年龄、性别、手术时长、吸烟、酗酒、术前放疗、血管吻合方式不是头颈肿瘤患者游离皮瓣修复后皮瓣坏死及发生皮瓣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是头颈肿瘤患者游离皮瓣修复后皮瓣坏死的危险因素(P=0.006),高血压(P=0.040)、糖尿病(P=0.024)是出现皮瓣相关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在有游离皮瓣修复指征的头颈肿瘤但伴随有糖尿病、高血压疾病的患者中,经过全身情况评估后个体化选择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级命名法在旋股外侧动脉(LCFA)主要分支命名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 解剖37具69侧成人防腐下肢标本,观察LCFA的起源以及其主要分支数目、口径、长度、走行分布等情况。使用三级命名法对主要分支进行命名并分析主要分支间关系。结果 69侧LCFA起源于股深动脉64侧(92.8%)、股动脉5侧(7.2%)。按照三级法对69侧下肢标本的LCFA各主要分支进行命名:65侧(94.2%)出现斜向上走行的升支共65支,其起始处外径(1.17 ± 0.42) mm,自发出位置至入肌长度(3.21 ± 0.91) cm;65侧(94.2%)出现近乎水平走行的横支共65支,其起始处外径(1.00 ± 0.51) mm,自发出位置至入肌长度(2.9 ± 1.1) cm;66侧(95.7%)出现斜向下走行的斜支共78支,其中12侧(17.4%)为双斜支,其起始处外径(0.94 ± 0.48) mm,自发出位置至入肌长度(4.6 ± 2.4) cm;69侧(100.0%)出现近乎垂直走行的降支共72支,其中4侧(5.8%)为双降支,其起始处外径(1.40 ± 0.68) mm,自发出位置入肌长度(11.1 ± 4.6) cm。69侧中,采用一级命名法命名者44侧(63.8%)、二级命名17侧(24.6%)、三级命名8侧(11.6%)。结论 LCFA主要分支发出位置及形态学变化较大,首次采用三级法可以准确命名各主要分支,可行性高,对股前外侧皮瓣血供解剖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总结23例下咽癌扩大切除同期行锁骨上岛状皮瓣修复术的手术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严格执行无菌无瘤技术,加强肿瘤切缘标本的管理和核查;做好气管插管及预防气道痉挛的护理,关注锁骨上岛状皮瓣的术中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全程规范用药。2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皮瓣成活,术后无局部肿瘤种植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同指带桡神经浅支拇指背侧支的指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拇指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9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16 例(16指)拇指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龄22~58岁,平均37岁。挤压伤6例,绞伤6例,电锯伤及切割伤4例。拇指单纯掌侧软组织缺损7例,掌侧合并侧方软组织缺损6例,指背缺损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 2.0~7.0 h,平均 4.0 h。清创后软组织缺损面积3.3 cm×1.8 cm~6.0 cm×2.8 cm。采用大小为3.6 cm×2.1 cm~7.0 cm×3.2 cm 的同指指背动脉穿支皮瓣逆行修复,同时将皮瓣携带的桡神经浅支拇指背侧支与创面内的指固有神经残端吻合。供区12例直接拉拢缝合,4例残留小面积创面行全厚游离皮片植皮修复。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观察末次随访时皮瓣血运、外观、质地及静态两点辨别觉,对比伤指与健侧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总活动度(TAM)及虎口角。结果 术后1例皮瓣表面出现水泡,拆除蒂部部分缝线,经换药后皮瓣成活。其余15例皮瓣顺利成活。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4个月。皮瓣外观良好,质地柔软,与周围组织相近,耐磨、耐寒冷。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为8~13 mm。伤指TAM为138°±3.9°、健侧为140°±3.4°,伤侧虎口角度为95°±10.3°、健侧为96°±9.2°,两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61、1.732, P值均>0.05)。供区仅残留线性瘢痕。结论 同指背侧带桡神经浅支拇指背侧支的指背动脉穿支皮瓣可逆行修复拇指多个部位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疗效满意,供区损伤小,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