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44篇
  免费   5512篇
  国内免费   1236篇
耳鼻咽喉   250篇
儿科学   365篇
妇产科学   180篇
基础医学   1274篇
口腔科学   274篇
临床医学   13195篇
内科学   2599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3120篇
特种医学   178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2171篇
综合类   13261篇
预防医学   2172篇
眼科学   246篇
药学   3355篇
  51篇
中国医学   927篇
肿瘤学   1131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1523篇
  2022年   1872篇
  2021年   2089篇
  2020年   2776篇
  2019年   3078篇
  2018年   1082篇
  2017年   1955篇
  2016年   2238篇
  2015年   2154篇
  2014年   3212篇
  2013年   3244篇
  2012年   4058篇
  2011年   4362篇
  2010年   3913篇
  2009年   3763篇
  2008年   3598篇
  2007年   3088篇
  2006年   2784篇
  2005年   2403篇
  2004年   1906篇
  2003年   1635篇
  2002年   1337篇
  2001年   1174篇
  2000年   882篇
  1999年   690篇
  1998年   504篇
  1997年   319篇
  1996年   265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抑郁障碍患者中,失眠是常见的伴发症状。早期有效评估抑郁障碍患者的失眠症状是预防患者睡眠问题与抑郁障碍进一步恶化的关键。目前关于睡眠评估工具的综述仅说明了主客观评估工具的效用,极少综述指出与抑郁障碍伴失眠症状相关的评估指标,也很少围绕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作为睡眠状况的客观评估工具进行阐述。因此,本文就用于抑郁障碍伴发失眠症状患者的rs-fMRI局部一致性进行阐述,并指出目前研究单相抑郁障碍(UDD)和双相抑郁障碍(BDD)患者之间在rs-fMRI局部一致性的区别,以期为临床上UDD与BDD患者的诊断、鉴别、治疗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用性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析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 WD)患者纹状体亚区神经功能损害及其与临床相关分析,探讨其神经心理学症状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收集WD患者29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进行3.0 T磁共振功能磁共振成像及临床量表测试,采用mICA工具箱的group ICA功能将壳核和尾状核分成8个亚区,做全脑功能连接,提取功能连接异常区域的值与临床量表测试结果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WD患者左侧尾状核中部与全脑未发现功能增强或减弱区域,余感兴趣区与全脑功能连接不同程度减弱。左侧尾状核前部(ROI5)-中扣带回功能连接值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值呈显著负相关(r=-0.47,P=0.009);右侧尾状核前部(ROI6)-中扣带回功能连接值与MMSE值呈显著负相关(r=-0.46,P=0.011);右侧尾状核中部(ROI8)-右侧岛叶功能连接值与MMSE值呈显著负相关(r=-0.38,P=0.041)。结论右侧尾状核前中部与背外侧前额叶功能连接减弱,双侧壳核前部与丘脑功能连接减弱,可能破坏皮质-纹状体-丘脑回路引起认知功能损害;参与记忆及动作相关认知的突显网络、默认模式网络的通路连接受阻则可能是WD患者认知障碍的神经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超声(US)、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定本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诊的80例HIE患儿,按照程度不同分为轻度(28例)、中度(30例)、重度(22例),同期选择30例健康新生儿,均行MRI、US检查。观察MRI、US两种影像学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其脑梗死(CI)、白质软化(PVL)、旁矢状区脑损伤(PBI)、基底节丘脑损伤(BGTI)、选择性神经元损伤(SND)、脑水肿(CE)病理显示情况。并记录MR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以及US的阻力指数(RI)、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VD)、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MRI的轻度检出率较US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检出率与U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RI的CI、PVL、BGTI、CE病理显示率与U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PBI、SND病理显示率较US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健康体检者、HIE轻度患儿、HIE中度及重度患儿的的ADC值、VD、VS、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endall秩相关系数检验,HIE患儿的ADC值与RI、VS呈负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横向对比中,US与MRI部分诊断存在关联性,可相互补充;纵向对比中,MRI的诊断效果整体优于US。  相似文献   
4.
万正国 《罕少疾病杂志》2022,29(1):24-26,50
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脑膜瘤、胶质瘤及转移瘤患者诊断及手术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颅内幕上肿瘤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脑膜瘤34例,胶质瘤38例,转移瘤28例,包含良性脑肿瘤34例与恶性脑肿瘤66例,另选同期本院收治的54例颅内幕上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前均接受核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及增强扫描,DTI检查,术中联合神经系统导航技术切除肿瘤;对照组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并接受传统颅内肿瘤切除术。对比各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r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rFA值,观察对照组和试验组手术肿瘤切除率,术后致残率及术后新发运动功能障碍率。结果脑膜瘤组肿瘤实质区ADC值、rADC值、FA值、rFA值均高于胶质瘤组及转移瘤组(P<0.05),胶质瘤组ADC值、rADC值低于转移瘤组(P<0.05);胶质瘤组与转移瘤组FA值及rFA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肿瘤组ADC值、rADC值、FA值、rFA值高于恶性肿瘤组(P<0.05)。恶性肿瘤瘤周白质区rADC值高于对侧正常白质区(P<0.05),FA值、rFA值低于对侧正常白质区(P<0.05),恶性肿瘤瘤周白质区与对侧正常白质区ADC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肿瘤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新发运动功能障碍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TI检查能够利于颅内肿瘤类别的鉴别诊断,且可反映颅内肿瘤和周围白质纤维束的关系,指导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椎管内副神经节瘤的MRI表现,加强并提高对改病的认识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发生于椎管内经病理证实为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7例均为男性,年龄22~75岁不等,平均年龄约(45.8±16.8)岁。病例均为腰段椎管内单发病灶,L2-L3节段4例(57.1%),L3-4节段2例(28.6%),L4节段1例(14.3%),所有病灶最长径均未超过2个锥体。较小病灶呈类圆形肿块,较大病灶沿椎管长轴生长。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信号多不均匀,以稍高信号为主,5例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2例呈不均匀明显强化。4例(57.1%)瘤体上面见迂曲血管流空信号。结论椎管内副神经节瘤较为罕见,其MRI表现有一定特点,充分认识其MRI表现,有助于对该病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孙佳 《当代医学》2022,28(3):33-35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肝硬化结节(n=42)和小肝癌患者(n=37)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及螺旋CT检查,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评估MRI与螺旋CT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MRI检查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1.89%、92.86%、92.41%,均显著高于螺旋CT的72.97%、76.19%、74.68%(P<0.05)。结论 MRI应用于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在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33例疑似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对比临床检出率、部位分布。比较CT及MRI表现特点。结果133例疑似患者中,病理诊断确诊为肝内胆管细胞癌81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CT和MRI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低于联合检测(P<0.05)。CT、MRI、CT联合MRI在肝内病变位置分布上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时,病灶为低密度,和正常肝组织界限不清。增强早期强化不明显;延迟后内部强化明显,内部条、片强化不均匀较多。MRI平扫肿块形态同CT,更清楚,肿块在T1加权成像(T1WI)为低信号,T2加权成像(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浸润狭窄型早期病灶强化不明显,延迟后均匀性强化,呈星芒状;肿块型早期病灶边缘强化,延迟后可见不均匀斑片状强化。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增强扫描是鉴别诊断要点,CT联合MRI检查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对于早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1年5月在吉林省长春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182例,年龄均在7 d内,且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DWI及SWI成像检查。分析颅内病变特点,对比磁共振常规序列联合DWI及SWI序列与单纯常规序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病变的检出率。结果在182例患儿中,出血54例、细胞毒性脑水肿35例、矢状旁区及皮层下低灌注损伤14例、基底节区损伤35例,常规序列联合DWI及SWI序列检出率均为100%,单纯常规序列分别为48%、51%、93%、49%。白质软化20例,常规序列联合DWI及SWI序列检出率与单纯常规序列检出率均为95%。脑静脉扩张24例,常规序列联合DWI及SWI序列检出率与单纯常规序列检出率分别为92%、79%。其中对于出血、细胞毒性脑水肿及基底节区损伤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82例患儿轻度121例预后不良率0.8%。中度37例,预后不良率22%。重度24例,预后不良率96%。结论DWI联合SWI能够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病变的检出率,能够准确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程度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腮腺Warthin瘤与多形性腺瘤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5月经病理学证实的腮腺Warthin瘤62例(66个病灶)和多形性腺瘤47例(49个病灶)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对比增强(DCE)检查。比较腮腺Warthin瘤与多形性腺瘤患者临床特征,表观扩散系数(ADC)值,DCE MRI参数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C值和DCE MRI参数值在腮腺Warthin瘤与多形性腺瘤中的鉴别价值。结果:腮腺Warthin瘤与多形性腺瘤病灶最大截面积、部位、形状、边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女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腮腺Warthin瘤病灶囊变数明显少于多形性腺瘤患者(P<0.001);腮腺Warthin瘤病灶ADC值明显低于多形性腺瘤(P<0.001)。两组患者速率常数(Kep)、对比剂浓度曲线下初始面积(i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Warthin瘤容量转移常数(Ktrans)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P<0.001),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明显低于多形性腺瘤(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ADC、Ktrans、Ve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1.00 ×10-3 mm2/s,0.19 min-1,0.42,灵敏度分别为81.82%,83.33%,84.85%,特异度分别为73.47%,77.55%,69.39%,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4,0.741,0.760,三者联合诊断的特异度、AUC分别为95.92%和0.866。结论:多模态MRI技术用于腮腺Warthin瘤与多形性腺瘤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