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0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37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62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67篇
中国医学   29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5,(12):1631-1632
目的:探讨Smad3和Smad7在硬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硬皮病患者皮损中Smad3与Smad7蛋白的表达,以15例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mad3蛋白在硬皮病患者皮损中明显升高(P<0.01),Smad7蛋白表达则降低(P<0.01);正常对照组皮肤中,Smad3与Smad7表达呈正相关(r=0.679,P<0.01),而硬皮病患者皮损中无相关性(P>0.05)。结论:Smad3表达上调与Smad7下调可能促进了硬皮病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8例SSc患者和同期整形外科收治的30例非SSc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IL-17水平,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皮肤CTGF含量。比较各组IL-17和CTGF表达水平的差异,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Sc患者IL-17、CTGF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活动组IL-17、CT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组(P0.05);弥漫型SSc组IL-17、CTGF蛋白表达水平较局限型SSc组明显增高(P0.05);SSc患者IL-17、CTGF蛋白与改良Rodman总皮肤厚度评分(MRSS)均呈线性正相关(r=0.712,0.738,P0.05);血浆IL-17与皮损组织CTGF蛋白亦呈线性正相关(r=0.680,P0.05)。结论 IL-17在SSc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增高,与CTGF具有较好相关性,共同参与了SSc的发病过程,阻断Th17细胞活化、分泌IL-17,有望为SSc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随访雷诺现象以观察其转归,以便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方法:对84例雷诺现象患者进行5年随访,观察初诊时所作的免疫学检测和转归的关系;以及扩血管药物和活血化瘀中药对转归的影响.结果:84例雷诺现象患者5年后,9例转为系统性硬皮病,2例转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例转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转为干燥综合征,其余未出现结缔组织病.84例患者中25例长期服用扩血管药物和活血化瘀中药,其中19例雷诺现象减轻,仅2例转化为系统性硬皮病.结论:雷诺现象可以是各种结缔组织病的早期表现,尤其是系统性硬皮病.扩血管及活血化瘀药物早期干预能改善雷诺现象预后.  相似文献   
4.
加味阳和汤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加味阳和汤对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治疗机制.方法:采用加味阳和汤治疗SSc 16例,观察SSc患者症状、体征、循环内皮细胞、皮质醇水平等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SSc肿胀硬化、雷诺征等明显好转,痊愈1例,显效4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81.25%.治疗后血管内皮细胞水平降低,皮质醇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加味阳和汤治疗SSc疗效确切,能改善临床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5.
陈丽  刘莎 《中国美容医学》2014,(15):1299-1300
<正>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和内脏组织胶原纤维进行性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女性多见,男女患病率之比约1:3[1]。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型,前者局限于皮肤,后者常可侵及肺、心、肾、胃肠等器官,病程呈慢性经过。刀砍状硬皮病是一种特殊的局限性硬皮病,发生于额部和头皮处,表现为单侧皮肤、皮下组织和颅骨的萎缩,呈刀劈状,可伴脱发[2]。刀砍状硬皮病随患者的生长发育,凹陷程度加重,影响美观,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利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拟温肾健脾汤联合背俞穴针刺对脾肾阳虚型系统性硬皮病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市中医医院针灸门诊的80例脾肾阳虚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2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治疗方法,对照组40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采用临床常规口服D-青霉胺治疗;试验组40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采用自拟温肾健脾汤联合背俞穴针刺治疗方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和2组患者血清抗核抗体谱、血清抗着丝点抗体转阴累积人数。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抗核抗体谱、血清抗着丝点抗体转阴人数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肾阳虚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采取自拟温肾健脾汤联合背俞穴针刺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增加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频探头(7.5MHz)对12例限局性硬度病皮损超声观察并与正常皮肤比较,前者皮肤全层平均厚3.6±0.4mm,真皮层2.9±0.4mm;后者全层厚2.0±0.4mm,真皮层1.4±0.4mm。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4例硬皮病皮损还进行了显微镜下测量并与超声测量结果比较。认为超声检查硬度病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硬皮病是临床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进展迅速,预后多不良,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药物,治疗棘手。本病隶属于中医学中“皮痹”范畴,中医对其病因病机有着深入的认识,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小。现阐述《内经》中“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的理论内涵,浅析中医对硬皮病认识,探讨该理论对中医治疗硬皮病的指导作用,并举汤小虎教授临床验案1例,以期为临床多角度认识和治疗硬皮病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硬皮病是一种全身性结缔组织病,病因与遗传和免疫异常有关,多发于育龄妇女,是一种导致皮肤和内脏纤维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纤维化、增厚及内脏器官的炎症为特征,并累及消化道、心、肺、肾等内脏器官的结缔组织病~([1-3])。依据其皮肤病变的程度及病变累及部位,可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型。局限性硬皮症主要表现为皮肤硬化,严重者可出现皮肤肿胀、疼痛、僵硬,功能丧失;系统性硬  相似文献   
10.
硬皮病是一种临床上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生和纤维化为特征的可影响心、肺、肾等重要器官的结缔组织病变.现将我科2004-03收治的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