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42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7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145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206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07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芩苷降解细菌内毒素的定量分析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黄芩苷降解内毒素的作用。方法采用连续倍比稀释的方法,依次选取6.250、3.125、1.562、0.781 μg/mL黄芩苷溶液,分别与1 EU/mL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混合,分别于(37±1)℃恒温水浴15、30、60 min,应用鲎实验检测反应液中内毒素含量。结果6.250 μg/mL黄芩苷对1 EU/mL的细菌内毒素的降解作用最强,15 min内完全降解。3.125、1.562 μg/mL黄芩苷分别在30 min和60 min内完全降解。在同一时间段内,4种不同浓度的黄芩苷降解内毒素的作用依次减弱。结论黄芩苷降解内毒素的作用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随黄芩苷浓度升高,降解内毒素作用逐渐增强;随作用时间延长,黄芩苷降解内毒素作用增强。该结果提示黄芩苷有较好的降解细菌内毒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载rhBMP2凝胶微球控释系统的设计与合成实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设计与合成rhBMP2新型控释载体,初步探讨其载药及降解性能。方法:用右旋糖酐 (dextran,dex)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lycidylmethacrylate,GMA)合成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右旋糖酐 (dex GMA),测定该凝胶微球溶胀系数Q,并对其载药、降解性能进行初步研究。结果:dex GM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球,粒径与制备工艺密切相关;该凝胶微球溶胀参数 10. 9±5. 3;载药性能良好,在葡聚糖酶的作用下 20~40d内可以完全降解。结论:右旋糖酐基凝胶微球具有良好的溶胀性能,可生物降解,其粒径可控,作为生长因子载体,有望达到控释给药的目的,其制备工艺及理化性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paration of seeding type 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s and their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on di-n-butyl phthalate (DBP). Methods Diatomite, clinoptilolite, silk zeolite, and coal fly ash were chosen as reserved materials and modified. Their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intensity in the bacteria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best carrier was picked out. The seeding type 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s were prepared by the best carrier and then it degraded DBP under different primary concentration, vibration rate, pH, temperature in the presence of metal compounds. Results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modified coal fly ash, silk zeolite, clinoptilolite and zeolite was 44.2%, 71.6%, 84.0%, and 94.4%, respectively, which was 1.66, 1.49, 1.37, and 1.16 times as high as that of their natural state. Their adsorption intensity was 72.1%, 90.5%, 90.1%, and 91.1% in turn. The modified diatomite was selected to prepare the seeding type 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s. When the primary DBP concentration was 100 to 500 mg/L, the DBP-degraded rate of the 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s could be above 80%. The degradation activity of both the dissociative and 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s was higher in vibration than in stillness. When pH was 6.0 to 9.0, the DBP-degraded rate of the 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s was above 82%,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dissociative microorganisms. When the temperature was between 20~C and 40~C, the DBP-degraded rate could reach 84.5% in 24 h. The metal compounds could inhibit the degradation activity of both the dissociative and 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s. The degradation process of the 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s could be described by the first-order model. Conclusion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diatomite, clinoptilolite, silk zeolite and coal fly ash on DBP-degrading bacteria can be improved obviously after they are modified. The modified diatomite is best in terms of its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intensity. Its seeding type 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s could degrade DBP effectively and is more adaptable to DBP load, temperature, pH than the dissociative microorganisms. The metal compounds could inhibit the activity of both the immobilized and dissociative microorganisms. The degradation reaction of the 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s on DBP is consistent with the gust-order model.  相似文献   
4.
目的:近年来,尽管骨组织工程发展迅速,但目前缺乏理想的支架材料,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化活性骨在体内的成骨能力各家报道不一,探讨骨髓基质细胞与L-聚乳酸/聚磷酸钙纤维复合支架的细胞相容性,为骨组织工程选择可降解支架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实验于2002-03/06在第三军医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将兔骨髓基质细胞与L-聚乳酸/聚磷酸钙纤维复合后在体外进行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对细胞黏附、细胞活度及接种细胞上架率进行测定.结果:扫描电镜下见支架上黏附细胞较多,接种前与接种支架后消化洗脱细胞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可见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接种支架前的细胞活度为97.08&;#177;1.06,接种后的细胞活度为96.87&;#177;0.96,接种支架的细胞上架率为(61.5&;#177;0.41)%.表明兔骨髓基质细胞能在L-聚乳酸/聚磷酸钙纤维复合支架上贴附、细胞活度不受影响及较高的细胞上架率.结论:L-聚乳酸/聚磷酸钙纤维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骨髓基质细胞的载体应用于骨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并回顾多种材料作为BMP载体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情况。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具有明确的诱导成骨活性,但在临床应用中其效果尚不能令人满意,主要在于缺乏必要的载体材料来充分发挥BMP的作用。目前已有多种材料用作BMP的载体,包括合成高分子材料、胶原、甲壳素、纤维蛋白、生物活性陶瓷及异体骨基质等,这些材料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能各不相同,作为BMP的载体效果也各不相同。可以认为,作为BMP适宜的载体材料,不影响BMP的活性和具有可控制的生物降解性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交联度、细胞毒性、溶胀率与降解率方面比较京尼平和戊二醛交联明胶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中心完成。①材料分为两组,京尼平组用10g/L京尼平交联明胶72h,戊二醛组用10g/L戊二醛交联明胶24h。②检测交联度:每组材料取8个样本,其中5个加入碳酸氢钠和三硝基苯磺酸,再加盐酸,在346nm测吸光度值(A三硝基苯磺酸)。另取3个样本先加盐酸,然后再加三硝基苯磺酸,其余步骤相同,测得吸光度取平均值作为对照(A对),交联后吸光度值为:A交联后=A三硝基苯磺酸-A对。再取11mg明胶加19μL水,不加京尼平,同样步骤测吸光度,得到交联前吸光度(A交联前)。交联度=(A交联前-A交联后)/A交联前×100%。③细胞毒性试验:按照1cm2/mL比例用培养液浸提5组材料制备浸提液,将中国仓鼠V-79细胞种植于96孔板,分为3组:阴性组(单纯培养液)、京尼平组(加京尼平明胶浸提液)、戊二醛组(加戊二醛明胶浸提液),48h后做四甲基氮唑蓝检测。细胞相对增殖率=浸提液组平均A值/阴性对照组平均A值×100%。各组的细胞相对增殖率转换成6级(0~5级)细胞毒性以评定材料的毒性程度。④溶胀度与降解率:材料交联完成后立即称重(W0)。然后在离心管中加2mL无菌磷酸盐缓冲液,24h后两组各取8个材料,用无菌滤纸擦干水分后称重(W1)。溶胀率=(W1-W0)/Wo×100%。其他材料3d换液1次,于1,2,3,4,8,12周分别取出两组材料各8个,用无菌滤纸擦干水分后称重(W2)。降解率=(W1-W2)/W1×100%。结果:①京尼平和戊二醛交联明胶材料的交联度分别为79.1%和52.3%。②京尼平材料的溶胀度高于戊二醛材料犤(166±38)%,(133±31)%,P<0.05犦。③京尼平和戊二醛材料在磷酸盐缓冲液中浸泡12周,降解率差异无显著性(14.1%,12.6%)。④戊二醛交联明胶的浸提液培养的细胞出现坏死现象,而京尼平材料浸提液培养的细胞生长良好。京尼平和戊二醛材料的细胞增殖度分别为96.6和23.1。结论:京尼平交联明胶材料与戊二醛交联明胶材料比较,交联度降低,溶胀度增加,但二者制成的材料在磷酸盐缓冲液中浸泡12周都仅有少量降解,差异无显著性。京尼平的细胞毒性明显低于戊二醛。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改善可降解生物材料拟聚碳酸酯的水解状况,将亲水的聚乙二醇作为共混组分制备共混试样,观察混合物的热性质和水解率.方法:①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的拟聚氨基酸-酪氨酸衍生聚碳酸酯,并用溶液共混合法制备了L-酪氨酸衍生聚碳酸酯与相对分子质量为600的聚乙二醇,以不同质量比混合的混合物试样.②用傅里叶红外、核磁共振法表征了混合物的结构;用示差扫描量热法,热莺分析表征了混合物的热性质;并将试样置于浓度为1 mol/L的碱液中进行加速水解测试.结果:随着PEG聚乙二醇质量分数的增加,混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降低:同时降解率随聚乙二醇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混合物的水解率增大;混合物的水解对降解环境pH值影响较小.结论:聚乙二醇的引入,有效改善了聚碳酸酯的热性能,同时增加了聚碳酸酯的亲水性,混合物的降解速率明显大于聚碳酸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动静态浸泡体系对聚乙交酯丙交酯体外降解产物乳酸和乙醇酸生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9/12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材料科,上海市生物材料研究测试中心实验室进行。取2cm&;#215;2cm大小的聚乙交酯丙交酯材料片,浸泡介质为磷酸盐缓冲液(pH=7.4),分别在37℃恒温静态和动态(往返振荡速率为160次/min)条件下浸泡。于0周(浸泡前)以及浸泡后2,3,4,6,8和10周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材料的水溶性降解产物乳酸及乙醇酸的质量,每时间点5片。在整个浸泡过程中,浸泡体系的浸泡介质不进行更换。推算标准品乙醇酸的衍生化标准曲线为:yc=a1x+b1;标准品乳酸的衍生化标准曲线为:yL=a2x+b2。由气相色谱图可计算出乙醇酸与苯甲酸的峰面积比值X1,再带人上述公式计算出乙醇酸和乳酸生成量。结果:动静态浸泡体系中聚乙交酯丙交酯降解产物乳酸和乙醇酸的质量生成情况:经过第0周(浸泡前),2,3,4,6,8和10周浸泡后,浸泡液中降解产物乳酸和乙醇酸的质量是增加的。在动态系统中生成的降解产物乳酸和乙醇酸均显著高于静态体系中生成的质量[(4.2l&;#177;1.49),(3.76&;#177;1.52)mg,t=3.798,P〈0.01;(23.30&;#177;6.73),(20.00&;#177;5.86)mg,t=3.865,P〈0.01]。结论:动态体系可以促进降解产物乳酸和乙醇酸的质量生成,使材料降解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9.
本文力图设计与合成在人体结肠厌氧菌存在环境下,可被微生物降解的生物材料.用三种亲疏水性不同、软硬段不同的三种单体,即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载体,并用对甲基丙烯酰胺偶氮苯(BMAAB)为偶联剂,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P(HEMA-MMA-MAA)]三元偶氮聚合物.用红外、紫外、核磁共振进行化学结构表征,并测定了该材料的溶胀性能,比较了聚合物降解前后分子量、热性能与形态变化.结果证明材料的降解程度与材料中亲水组分含量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医用胶进行兔体内桡骨中段横断骨折的黏接固定,观察其在体内降解的速度以及对桡骨横断骨折黏接固定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3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完成。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72只,随机分为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模型对照组,36只/组。①全部动物腹腔麻醉后常规方法锯断桡骨制作桡骨中段横断骨折模型。②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拭干骨折断端血迹后在断端间滴入一两滴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黏接胶(由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添加催化剂及辅助成分精制而成),加压并维持1min,以使胶体充分固化;模型对照组不采用内固定,以尺骨为支架进行自然固定。③术后2,4,6,8,10,12周分批处死动物,6只/组。对断端骨折愈合情况以及胶体残留情况进行大体观察、X线片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选用大白兔72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不同时间两组大体观察和X线片检查结果:两组均于术后4周可见骨痂形成,8周骨折线模糊并有较多骨痂形成,12周骨折线完全消失;但前8周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的骨折愈合速度均较模型对照组为慢,8周以后材料已经基本降解吸收,两组骨折愈合速度基本相同。②术后不同时间两组组织学观察结果: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随着胶体的降解,骨折逐步愈合,术后4周时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逐渐长入,6周时可见材料被软骨细胞和纤维细胞包裹,8周时材料降解破碎,材料逐渐吸收并可见软骨化骨。12周时编织骨密度基本接近骨组织,连接骨折断端,骨折基本骨性愈合。模型对照组在各时间点的愈合程度基本与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组相似。结论:在黏接固定兔桡骨骨折过程中,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在体内2周即开始降解,10~12周完全降解消失,未形成板障效应,骨折愈合效果良好。提示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具有较高的生物力学强度,是黏接固定骨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