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9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3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56篇
基础医学   15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9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49篇
综合类   353篇
预防医学   172篇
药学   81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1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小鼠原始生殖细胞(PGCs)报告基因系统。方法:根据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结合同源重组原理,针对鼠Prdm1和Dppa3基因的翻译起始位点ATG附近位置分别设计一对sgRNA,并根据Cas9切割位点以及拟插入目的片段构建相应的用于同源重组的供体质粒,将sgRNA与Donor质粒同时转染入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中,并利用质粒携带的抗性基因筛选出目标单克隆细胞,并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通过提取单克隆细胞的基因组DNA进行基因型鉴定,PCR和Sanger测序结果显示,单克隆细胞的基因组中,Prdm1和Dppa3基因翻译起始位点后分别成功插入eGFP和mCherry荧光蛋白编码序列。利用细胞因子诱导eGFP-Prdm1/mCherry-Dppa3mESCs(mouse ESCs)定向分化为mPGCs(mouse PGCs),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诱导分化的mPGCs特异表达eGFP和mCherry荧光信号。结论:成功构建mPGCs报告基因系统,可用于后续研究mPGCs命运决定的分子机制,对于研究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儿童恶性生殖细胞瘤(malignant germ cell tumor,MGCT)的临床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6年1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初发颅外MGCT患儿138例。对患儿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做综合分析。结果:按病理分期,Ⅰ期患儿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OS为100.00%,Ⅱ期患儿5年为94.44%,Ⅲ期5年OS为96.43%,Ⅳ期5年OS为88.73%。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期对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1),年龄、性别及部位对于生存率的影响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本研究中共有13例Ⅰ/Ⅱ期患儿接受手术后临床观察,有5例(38.5%)在2年内出现疾病复发进展的情况并接受化疗,目前均达到临床缓解。结论:通过以手术联合含铂类药物化疗并根据临床危险度的不同分层治疗MGCT瘤患儿,可得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女性生殖细胞的发育主要经历胚胎发育期和青春期后的卵泡发育期,其中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转换、减数分裂阻滞和再激活是发育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各发育阶段独具特征性分子事件,其顺序发生亦需严密的基因调控及与性腺体细胞的交互作用。近年来,单细胞转录组学研究揭示了生殖细胞及性腺体细胞的阶段特异性表达基因、信号传导通路及表观遗传学变化,为深入理解生殖细胞发育过程、阐明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促进生殖遗传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及CT特征,以提高临床对该类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30例女性盆腔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及CT资料,包括发病年龄、部位、临床症状、肿瘤标记物水平、CT平扫及增强扫描特点。结果:30例(共30个肿瘤)均为单发,卵巢来源25例,非卵巢来源5例;卵黄囊瘤10例,无性细胞瘤8例,未成熟畸胎瘤5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3例,卵巢甲状腺肿2例,类癌1例,胚胎性癌1例。甲胎蛋白(AFP)升高14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升高2例。肿瘤最大径4~23 cm,平均12.4 cm。18例以实性成分为主,12例囊性或以囊性为主。8例无性细胞瘤中,6例边缘深分叶,2例浅分叶。CT检出肿瘤内脂肪6例,钙化10例,4例未成熟畸胎瘤同时含脂肪及钙化。CT增强扫描示纤维血管隔5例,其中4例为无性细胞瘤;显示"亮点征"12例,其中9例卵黄囊瘤,3例为以卵黄囊瘤成分为主的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肿瘤实性部分或分隔明显强化17例,包括9例卵黄囊瘤,3例以卵黄囊瘤成分为主的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6例肿瘤内血管束周围明显强化,其中5例为无性细胞瘤。结论:女性盆腔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肿瘤多数位于卵巢,体积较大。部分患者肿瘤标记物水平升高。无性细胞瘤、未成熟畸胎瘤及卵黄囊瘤CT表现有特征性,结合患者年龄及肿瘤标记物水平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central nervous system germ cell tumors,CNS G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CNS GC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发病部位:例1鞍区第三脑室,例2左侧基底节区,例3松果体区。镜检:例1瘤细胞呈腺管状结构,软骨样基质呈片状分布,内见钙化;例2瘤细胞密集增生,围绕血管形成乳头状结构,胞质丰富,透明状,可见大片坏死及出血,核分裂象可见;例3于3个低倍镜视野中分别显示少数原始神经管成分。免疫表型:例1中PLAP、CD117生殖细胞均(+),PCK腺上皮(+),EMA部分腺上皮(+);例2中PCK(+),CD30、α-FP生殖细胞均(+),S-100蛋白(点+);例3中NSE和S-100蛋白原始神经上皮均(+),PCK腺上皮(+),GFAP及EMA均部分(+)。结论原发性CNS GCT有明显的临床特征,好发于儿童,且男性比例高;及时诊断、早期进行适当的干预,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小鼠胚胎肝脏发育的过程和体外干细胞向肝细胞定向分化与NF-κB表达的关系,探讨干细胞向肝细胞定向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扩增小鼠原始生殖嵴细胞,向培养液中分别加入20μg/L的β-神经细胞生长因子(β-NGF)、0.5g/L新生鼠肝脏提取液和胎肝细胞上清液,体外诱导小鼠生殖嵴来源的胚胎干细胞(PGCs)向肝样细胞定向分化。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荧光法检测肝样分化细胞内α1-抗胰蛋白酶(AAT)及NF-κB的表达,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诱导分化过程中NF-κB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胚胎发育11.5、14.5、18.5d的肝脏组织中NF-κB的表达。结果 PGCs培养液中加入β-NGF、新生鼠肝脏提取液和胎肝细胞上清液可见部分细胞变为圆形或卵圆形;诱导12d后,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呈ATT阳性表达;在诱导分化过程中NF-κB的表达逐渐增强,伴随肝细胞的成熟而呈阳性表达并由胞质转入胞核。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在诱导分化过程中NF-κB的表达升高(t=50.229~75.344,P<0.01)。在胎肝发育过程中随肝原细胞向肝成熟细胞转化,肝细胞胞质中NF-κB的表达逐渐增强,并向细胞核内转移。结论 NF-κB在PGCs体外向肝细胞分化和体内肝发生过程中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8.
9.
10.
青少年附件包块是常见的生殖器官疾病,青春期发育阶段女性就诊妇科,影像学检查提示附件包块会涉及包块的进一步诊治,妇科医生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理诊断,并提出后续治疗的建议。青少年常见的良性附件肿瘤是良性畸胎瘤(成熟性畸胎瘤),囊肿扭转是青少年常见的妇科急诊;常见附件恶性肿瘤是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及性索间质肿瘤,这类肿瘤恶性程度高但经过规范化治疗预后良好。因此,重视青少年女性妇科肿瘤的问题、良性肿瘤的确诊、防止出现急诊情况、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均是非常重要的。青少年属于特殊发育阶段,这个年龄的妇科附件肿瘤的诊治关系其一生的生长生育,需要有妇科内分泌理念,更要有肿瘤理念,需要及时治疗,更需要长期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