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68篇
  免费   489篇
  国内免费   213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56篇
妇产科学   51篇
基础医学   345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3022篇
内科学   644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116篇
特种医学   3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403篇
综合类   4165篇
预防医学   2227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2109篇
  16篇
中国医学   1106篇
肿瘤学   8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322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373篇
  2015年   416篇
  2014年   748篇
  2013年   695篇
  2012年   886篇
  2011年   934篇
  2010年   778篇
  2009年   727篇
  2008年   1006篇
  2007年   880篇
  2006年   822篇
  2005年   901篇
  2004年   739篇
  2003年   649篇
  2002年   504篇
  2001年   378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95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不良影响及相关对策.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3月接诊的100例健康体检者当做研究对象.于次日清晨抽取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6 mL,并将其平均分为两份.对其中一份血液样本进行溶血处理,并将其纳入研究组;另一份血液样本不进行任何处理,并将其纳入对照组.详细记录两组血液样本的生化检验结果 ,并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不良影响及干扰作用.结果 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ALB、TG、UA、BUN、Cr等指标水平,组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ALT、AST、TBIL、TP、LDH、K+、CK、GLU、DBIL、TC、ALP等指标水平,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现象会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产生较多的不良影响及干扰,不仅会降低酶类指标的血液检测真实性,还会严重降低其准确性,为了确保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真实和可靠,还应该加强临床生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预防溶血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某地区脑囊虫病患者临床表现、脑脊液生化指标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点。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20年10月海南省中医院确诊的82例脑囊虫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癫痫患者为对照组。分析脑囊虫病患者临床表现和MRI影像学特点。检测两组患者脑脊液生化指标[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肌酸激酶同工酶B(CK-B)、Ca(2+)、K(2+)、K+、Cl+、Cl-、Na-、Na+离子],检测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结果 脑囊虫病患者病理类型主要为脑实质型(85.37%),临床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56.10%)、头痛头晕(46.34%)和局灶性神经损害体征(17.07%),在农民、农村和养猪人群中较为多见。脑脊液AST、ALT、GGT、TP、ALP、LDH、Ca+离子],检测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结果 脑囊虫病患者病理类型主要为脑实质型(85.37%),临床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56.10%)、头痛头晕(46.34%)和局灶性神经损害体征(17.07%),在农民、农村和养猪人群中较为多见。脑脊液AST、ALT、GGT、TP、ALP、LDH、Ca(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FN-γ和IL-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L-4、IL-6、IL-10、TNF-α和sI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MRI检测可见脑实质型T1WI显示囊腔呈略高于脑脊液的低信号,头节与脑实质等信号,略高于囊液,T2WI显示囊腔呈略低于脑脊液的高信号,头节信号略低于囊液;原发性癫痫患者在T1WI和T2WI上病灶组织呈现等信号。结论 脑囊虫病感染与职业、居住环境和是否养猪有关,临床可根据脑脊液生化指标、血清细胞因子和MRI特点进行疾病诊断和病变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母生化合剂治疗对产后出血患者止血效果、血液流变学及炎症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清河县中心医院住院部收治的200例产后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予益母生化合剂+缩宫素治疗。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血液流变学及炎症反应。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止血时间、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②经治疗,两组产妇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组间比较,观察组产妇治疗后FIB、TT、APTT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③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④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益母生化合剂能够减少止血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炎症表达,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生化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AD患者50例作为AD组,VD患者50例作为VD组。另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对血清中各类炎症因子进行比较,分别对3组研究对象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AD组与VD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尤其明显;AD组与VD组TG、LDLC、T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高于VD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IL-6及TNF-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R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及VD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血清叶酸水平明显低于AD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与健康对照组叶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AD和VD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和各种生化指标,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肿瘤等作用,研究DMY对Bloom解旋酶(Bloom helicase,BLM)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对探索DMY的抗肿瘤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紫外光谱、圆二色谱、荧光偏振和自由磷检测等方法和技术研究DMY对BLM解旋酶的生物学活性的影响。结果圆二色谱和紫外光谱结果显示,DMY能与BLM解旋酶结合,且有1个结合位点;在0~25μmol·L~(-1)浓度范围内,DMY对BLM解旋酶的二级结构的干扰能力成正相关,在25~75μmol·L~(-1)浓度范围内则相反。荧光偏振和自由磷检测实验显示,DMY能结合在BLM解旋酶上,进而抑制BLM解旋酶的解链活性。结论 DMY能够竞争性结合于BLM解旋酶的DNA结合位点上,改变BLM解旋酶的空间结构,从而抑制BLM解旋酶与DNA的结合,进而抑制BLM解旋酶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临床相关血液与血生化指标对缺血性结肠炎(IC)的诊断及结局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IC患者115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同期于医院因腹痛或便血就诊94例患者,均完成肠镜检查,并诊断为非IC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入院48 h内血生化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对IC的诊断效能及预后价值。结果 IC组患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房颤、腹部手术史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增高(χ~2/P=16.756/0.000、7.133/0.011、5.711/0.024、4.905/0.041、9.263/0.003);2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PLT)、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血钾(K)、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5.753/0.000、1.986/0.045、2.253/0.025、7.189/0.000、5.271/0.000、1.988/0.049、6.969/0.000、9.045/0.000、3.582/0.000); Fib+DD+血K联合诊断IC的准确性最高(AUC=0.903,95%CI=0.861~0.946,P=0.000)。另Hb对IC结局的预测效能最大(AUC=0.695,95%CI=0.551~0.840,P=0.019)。结论若患者首诊以腹痛或便血就诊,血生化联合检测可提高IC的诊断效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钾联合检测能达到较好的准确性,血红蛋白可能具有早期预测IC结局的效能,患者既往病史也有助于I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危前列腺癌外放疗后影响生化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接受了外放射治疗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资料,术前均未接受内分泌或其他治疗。年龄51~87岁,平均(72.79±7.32)岁;初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0.469~1 000μg/L,30.0μg/L者23例,≥30.0μg/L者11例;临床分期T_(1c)~T_4期;前列腺体积20.08~82.79 mL,平均(37.37±17.92) mL;放射剂量为1 800~7 000 cGy,平均(4 599.41±1 095.68) cGy;术后最低PSA为0~1 000μg/L,平均(70.11±214.63)μg/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为0.02~46.82 ng/mL~2,平均(3.74±8.17) ng/mL~2;1例联合使用粒子植入治疗,34例均联合内分泌治疗。观察分析无生化复发率与初始PSA值、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前列腺体积、外放射剂量、术后最低PSA及PSAD的关系。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为高危前列腺癌患者,随访时间2~38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平均16.66个月。10例出现生化复发。3年无生化复发率为45.2%。PSA30μg/L组的无生化复发率高于PSA≥30μg/L组(P=0.020);放疗后最低PSA2μg/L者无生化复发率优于最低PSA≥2μg/L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Gleason评分≤7分者无生化复发率优于7分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初始PSA、Gleason评分、术后最低PSA与生化复发密切相关;前列腺体积、T分期、PSAD表现了与生化复发相关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男性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RA)患者骨量减低的相关情况及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9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常州市肿瘤医院诊治的男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8例,年龄(64. 39±9. 44)岁,对照组为40例健康正常人群,年龄(63. 53±8. 14)岁。通过双光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正位腰椎(L1~4)及左侧股骨近端(包括FN、Troch、Ward、Total)骨密度;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BAP、BGP、CTX;记录RA患者的ESR、CRP、关节肿胀及压痛数、RF以及CCP等情况。分析比较两组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类风湿关节炎组左侧股骨颈、整体髋骨BMD测量值较对照组减低(P0. 05);且类风湿关节炎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 05);在骨生化指标方面,类风湿关节炎组CTX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5)。单因素分析显示BMI、CRP、DAS28-ESR及CTX与男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相关(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 18. 5 kg/m2(OR=0. 014),DAS28-ESR5. 1(OR=21. 433)及CTX0. 7 ng/m L(OR=25. 875)是男性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结论男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同样易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生,BMI、DAS28及CTX等危险因素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