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86篇
  免费   1233篇
  国内免费   1034篇
耳鼻咽喉   394篇
儿科学   147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1213篇
口腔科学   11635篇
临床医学   3512篇
内科学   882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574篇
特种医学   11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2828篇
综合类   11549篇
预防医学   1872篇
眼科学   260篇
药学   3547篇
  53篇
中国医学   1755篇
肿瘤学   110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623篇
  2022年   610篇
  2021年   833篇
  2020年   911篇
  2019年   872篇
  2018年   446篇
  2017年   717篇
  2016年   931篇
  2015年   1112篇
  2014年   1690篇
  2013年   1709篇
  2012年   2115篇
  2011年   2473篇
  2010年   2367篇
  2009年   2193篇
  2008年   2527篇
  2007年   2428篇
  2006年   2234篇
  2005年   2239篇
  2004年   1905篇
  2003年   1789篇
  2002年   1512篇
  2001年   1309篇
  2000年   1025篇
  1999年   781篇
  1998年   634篇
  1997年   664篇
  1996年   619篇
  1995年   550篇
  1994年   409篇
  1993年   291篇
  1992年   239篇
  1991年   167篇
  1990年   165篇
  1989年   178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不同缺牙间隙大小对上前牙区连续缺牙伴水平骨量不足、行水平骨增量延期种植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6月期间,于烟台市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上颌前牙连续缺失,行水平骨增量延期种植的患者,根据缺牙间隙分为两组,A组为2颗牙连续缺失,B组为3~6颗牙连续缺失.通过Mimics软件重建骨增量区3D模型,测量骨增量的体积及宽度;通过Image J软件测量平行投照根尖片种植体周围边缘骨丧失高度.使用SPSS 26.0软件,对测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纳入44例患者,年龄18~60(平均38.52±12.56)岁.共计122个位点,植入94枚种植体,其中A组44枚,B组50枚.A、B组每牙位骨增量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每牙位骨增量宽度小于B组每牙位骨增量宽度(P<0.05);种植体周围骨质丧失高度随时间变化而增加(P<0.05);组别对种植体近中及远中骨边缘丧失高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学区水平骨增量延期种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缺牙间隙对对骨增量体积及种植体周围边缘骨质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种植牙成缺牙“好帮手”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率不足15%,65~74岁的老年人缺牙率约为86%,平均存留牙数为22.5颗/人,即人均缺失9.5颗牙齿。此外,外伤造成的牙齿脱位或牙齿折断也是牙齿缺失的常见原因,患者多为中青年人。  相似文献   
3.
<正>牙源性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odontogenic carcinoma,CCOC)是一种十分少见的牙源性恶性肿瘤,2005年WHO牙源性肿瘤新分型认为,该病是以透明细胞为主的上皮性肿瘤,是一种以空泡状或透明细胞岛和团块为特点的牙源性恶性肿瘤。迄今为止,关于该病的报告约75例~([1])。笔者搜集了1例牙源性透明细胞癌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现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国9个城市(简称九市)4~7岁儿童乳恒牙替换及其与体格生长的关系,分析恒牙发育长期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4~7岁儿童为调查对象,于2015年6—10月在北京、哈尔滨、西安(北片),上海、南京、武汉(中片),广州、福州、昆明(南片)九市进行横断面调查,共37973名儿童,其中男19035名,女18938名。6岁以下每6个月为1组,6~<7岁1岁为1组。现场检查乳牙脱落、恒牙萌出情况,测量身高、体重等,并依据2009年中国儿童生长标准计算体格指标Z分值。采用Probit概率单位回归方法计算换牙年龄。不同性别、地区、年龄分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并利用1995年中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中乳恒牙替换相关数据,分析恒牙发育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九市37973名儿童随着年龄增长换牙率逐渐增加,从4.0~<4.5岁的0.6%(42/7568)增长至5.5~<6.0岁的30.3%(2295/7583),6.0~<7.0岁达到74.5%(5680/7627)。除4.0~4.5岁组外,无论城郊男童换牙率均低于女童(P均<0.05);城区换牙率(男5.5~<6.0岁、女4.5~<5.0岁组之后)略高于郊区,如6.0~<7.0岁组男童城郊分别为74.2%(1427/1924)、69.2%(1305/1885)(χ2=11.446,P<0.01)。九市儿童换牙年龄为6.00(95%CI:5.98~6.01)岁。换牙年龄的第3~97百分位变化范围为4.88~7.11岁。女童中位换牙年龄(5.94岁)早于男童(6.06岁);城区(5.94岁)早于郊区(6.05岁);北片(5.97岁)、中片地区(5.97岁)略早于南片地区(6.05岁)。已换牙儿童体重、身高、体质指数Z分值均高于未换牙儿童(0.35±1.17比0.03±1.13、0.32±1.00比0.03±1.02、0.23±1.16比0.04±1.13,t=20.81、21.67、12.09,P均<0.05)。与1995年相比,2015年5.0岁以后儿童换牙率明显提高,如城区男童6.0~<7.0岁组1995年为63.8%(1146/1796),2015年提高至74.2%(1427/1924)(χ2=46.748,P<0.01);中位换牙年龄2015年较1995年提前0.24岁。结论九市4~7岁儿童换牙年龄女童早于男童,城区早于郊区,北、中片早于南片地区。换牙早晚与体格生长水平有关。近20年换牙年龄存在小幅提前趋势。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6,(8):1001-1002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手术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博特医用胶原膜引导骨再生,观察组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骨再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修复后,观察组的骨厚度及植骨厚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1%(P<0.05)。结论海奥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GMCC No.8730冠突散囊菌标准化发酵的金花黑茶对大鼠体重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1)蛋黄乳剂模型: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和阴性对照组每日灌胃蒸馏水、其他组每日灌胃低中高(100、500、2500 mg/kg 3个剂量金花黑茶提取物。11 d后禁食并腹腔注射蛋黄乳剂,第12 d采血测血脂,实验期间定期记录体重。(2)高脂饲料模型: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饲喂普通饲料,其他组饲喂60 kcal%高脂饲料,空白和阴性对照组每日灌胃蒸馏水、其他组每日灌胃低中高(75、250、750 mg/kg3个剂量金花黑茶提取物。定期记录体重、摄食量和能量摄入,第1、9周末禁食采血测血脂,第9周末取肾周及附睾周脂肪垫,计算体脂比。结果 (1)灌胃12 d后,2500 mg/kg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低于蛋黄乳剂模型组(P0.01)。(2)灌胃9周后,250、750 mg/kg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低于高脂饲料模型组,且摄食量、体脂比均降低(P0.01)。结论 CGMCC No.8730冠突散囊菌标准化发酵的金花黑茶提取物对SD大鼠有控制体重、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高美观度,分析和探讨应用口腔种植体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将84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44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上给予直接修复,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上应用口腔种植体,对比和研究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占据优势,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口腔种植体方案用于牙列缺损患者治疗过程中,不仅增加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而且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隐裂所致牙髓炎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隐裂所致牙髓炎院外误诊患者资料,分析误诊原因。结果本组11例患者中就诊医院数为3个3例,2个4例,1个4例。经治医生数为5个1例,4个1例,3个2例,2个6例,1个1例。侵入性治疗的牙数共有2颗。在错误诊断数方面,3次1例,2次4例,1次5例,多数患者存在确诊前就诊次数多且就诊医院多的现象,经治医生人数和误诊次数较多。结论临床医生轻信患者述说的主观症状、检查方法不全面、对疾病认识不足、未能准确定位以及部分病例症状与体征隐蔽都容易导致牙髓炎误诊,因而临床医生必须高度重视,避免发生误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与常规根管治疗后冠修复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诊治的187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冠修复,对照组给予常规根管治疗后冠修复,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Mohd Sulong疼痛分级、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术后6个月X线改变、术后2年治疗成功率。结果 术前两组Mohd Sulong疼痛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修复术后1周两组疼痛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83%较对照组88.41%显著提高(P<0.05),术后6个月观察X线改变率为3.26%较对照组14.74%显著降低(P<0.05),术后2年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4.57%较对照组82.11%显著提高(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冠修复能够缓解隐裂性牙髓炎疼痛,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咀嚼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对比一次性根管疗法与多次根管疗法在隐裂性牙髓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收集我院口腔科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接诊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60例(60颗牙)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0例患者施行常规多次根管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施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术后1年的治疗成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时的疼痛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的治疗成功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多次根管治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