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9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98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9篇
口腔科学   2346篇
临床医学   243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90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990篇
预防医学   125篇
药学   298篇
  3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创开髓(conservative endodontic access cavity,CEC)是微创根管治疗术的第一步,经CEC治疗后的患牙较大程度保留了牙尖嵴和颈周牙本质等牙体硬组织,对于减少患牙的牙体流失及增强远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CEC存在多种入路方式及相应的洞型。确定髓腔入路的方法包括X线片定位法、显微CT/锥形束CT定位法以及数字化导板定位法。其中,X线片、显微CT/锥形束CT定位法操作简便,临床较为常用;而较为复杂的根管系统,利用数字化导板可建立更精准的开髓通路,减少牙体硬组织不必要的丧失,但数字化导板定位价格较高,临床上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CEC的洞型包括微创开髓洞型、超保守微创开髓洞型、“Truss”洞型以及切端洞型。CEC洞型与传统开髓洞型的应力分析目前以万能力学试验机加载离体牙、有限元分析法及临床观察为主,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显示保留较多牙体组织的CEC可提高牙齿的抗折强度,但二者之间的抗折能力仍存在争议,在达到牙髓治疗目的与最大限度保留牙体结构之间如何达到平衡,仍需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二甲双胍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一线药物,除降血糖作用外,其还被发现有促成牙本质分化、促成骨分化、抗肿瘤、抗炎等作用。已有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以促进根尖周病变组织愈合,其机制可能与二甲双胍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促进成骨分化与诱导牙髓细胞分化有关。应用二甲双胍辅助治疗的牙周炎患者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以及探诊出血指数等临床指标明显改善,其可能是通过促进牙周膜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成骨分化发挥防治牙周炎的作用。二甲双胍已被证实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等,在防治口腔肿瘤如口腔鳞状细胞癌中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大部分的研究仍处于体外和动物试验阶段,二甲双胍防治口腔疾病的具体分子作用机制尚未阐明;临床试验停留在对临床指标的评价方面,需进一步开展大规模、长期、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存储条件下6种通用型粘接剂及喷砂条件对聚醚醚酮(PEEK)与复合树脂之间粘接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 方法将PEEK材料切割成12个边长为2 cm的正方体试件。对其中6个试件进行氧化铝喷砂处理。6种通用型粘接剂为:Tetric N-Bond Universal(TNU)、Single Bond Universal(SBU)、DX.BOND UNI(DXB)、Selective Etch Bond(SEB)、Gluma Bond Universal(GBU)、Prime & Bond Universal(PBU)。实验分为7组,每组包含4个喷砂面和4个未喷砂面。7种表面处理方法分别为:不使用粘接剂(对照组)和6种通用型粘接剂(实验组:TNU组、SBU组、DXB组、SEB组、GBU组、PBU组)。经表面处理后,将流动复合树脂F00注入透明模具并将其无压力置于试件表面后进行光照固化。试件分别在37 ℃恒温水浴24 h或冷热循环3000次后进行剪切粘接强度测试。使用松风EyeSpecial C-Ⅳ口腔专用相机微距模式进行断面拍照并进行断裂模式分析。采用SPSS 23.0软件Three-Way ANOVA(冷热循环、粘接剂与喷砂)与Tukey方法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α = 0.05)。 结果24 h水浴条件下,TNU组分别获得不喷砂组(9.92 ± 1.19)MPa与喷砂组(9.97 ± 1.03)MPa最高粘接强度;冷热循环3000次后PBU组分别获得不喷砂组(6.75 ± 0.99)MPa与喷砂组(7.22 ± 1.30)MPa最高粘接强度。三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冷热循环(F = 3 045.429,P<0.001)、粘接剂(F = 361.165,P<0.001)与喷砂(F = 80.050,P<0.001)可显著影响粘接强度;冷热循环与粘接剂(F = 155.724,P<0.001)、粘接剂与喷砂(F = 3.535,P = 0.002)、冷热循环与喷砂(F = 9.184,P = 0.003)两两因素间分别具有交互作用;冷热循环、粘接剂与喷砂三因素间具有交互作用(F = 12.392,P<0.001)。 结论(1)喷砂有助于改善通用型粘接剂对复合树脂与PEEK 37 ℃恒温水浴24 h粘接强度;(2)复合树脂与PEEK粘接强度在冷热循环3000次后显著降低;(3)本实验中PBU组粘接耐久性优于其他粘接系统。  相似文献   
4.
牙本质小管是贯穿于牙本质全层的管状结构,直接暴露于口腔中会导致牙本质过敏、细菌定植以及影响修复体粘接效果等不良后果。诱导牙本质再矿化能够堵塞暴露的牙本质小管,缓解临床症状。因此,本文基于近年来对牙本质再矿化的研究,总结归纳了聚酰胺-胺、Copine 7蛋白、8DSS、单宁及没食子酸等再矿化诱导效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10-MDP-钙盐形成对牙本质粘接成绩的影响。方法 采用酸蚀冲洗粘接模式,根据牙本质表面的处理方式和选择粘接剂的不同将牙齿随机分为以下4组(n=5)进行处理,制作牙本质/树脂粘接试件:①对照组,直接使用全酸蚀粘接剂Single bond 2(SB2)处理后粘接;②10-MDP组,使用SB2处理进行粘接前,牙本质表面以含有磷酸酯单体10-MDP的自配底涂剂预处理;③CHX组,使用SB2处理进行粘接前,先以氯己定(CHX)预处理牙本质表面;④SBU组,使用包含10-MDP的通用型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处理后进行粘接。通过微拉伸测试(μTBS)测试粘接强度,以X射线衍射(XRD)、原位酶谱测试表征自配10-MDP底涂剂和两种牙本质粘接剂处理的牙本质表面,分析10-MDP-钙盐形成对牙本质粘接成绩的影响。结果 微拉伸结果显示,不同处理方式的粘接试件在24 h水储后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1);经过6个月的水储后,与10-MDP组和SBU组相比,对照组的微拉伸强度显著降低(P<0.05),而CHX组的微拉伸强度没有明显变化(P>0.05)。XRD结果显示,在10-MDP组和SBU组均检测到10-MDP-钙盐形成的特征性峰,表明有10-MDP-钙盐的形成。原位酶谱结果显示,10-MDP组与SBU组之间混合层荧光强度没有明显区别,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HX组荧光强度低于10-MDP组与SBU组。结论 10-MDP-钙盐的形成能够保护暴露的胶原纤维不接触到MMPs而免于水解,从而增强牙本质/树脂的粘接成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数字化扫描联合椅旁切削技术在后牙微创粘接性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42名患者58颗大面积缺损的磨牙(39颗)和前磨牙(19颗),采用数字化扫描联合椅旁切削技术制玻璃陶瓷修复体并粘接完成,采用改良USPHS评价标准,记录修复完成即刻和修复完成1年后各项指标,并比较分析。结果:修复完成即刻牙龈健康A级38颗(65.52%),B级3颗(34.48%),修复完成1年后,牙龈健康达A级55颗(94.87%),B级(5.13%)3颗,即刻与1年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数字化扫描联合椅旁切削技术在后牙的微创粘接性修复中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获得足够的釉质粘接是保证瓷贴面固位、边缘封闭及临床使用效果的共识性建议,牙体预备后,基牙的粘接面就确定下来。由于唇面釉质厚薄不均,常常存在或多或少的牙本质暴露,而分区识别粘接面上的釉质或牙本质(简称釉本)并采用“选择性酸蚀”使其获得最大粘接力的处理方式,将有助于提高瓷贴面的整体粘接强度。不同于以往“选择性酸蚀”裸眼识别釉本分区的不确定性和经验依赖,本技术方案通过第一个目标修复体空间定深导板控制预备深度,获得准确的釉本分区;并将其映射到第二个分区粘接导板里,依靠第二个导板分别对粘接面上的釉本进行不同处理,实现了精准的、可预期的瓷贴面的分区粘接,获得了更好的粘接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了Er:YAG激光活化根管冲洗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光子诱导光声流(photon initiated photoacoustic streaming,PIPS)技术和冲击波增强发射光声流(shock wave enhanced emission photoacoustic streaming,SWEEPS)技术,探讨Er:YAG激光预处理桩道的原理、优点以及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选择适宜的桩道处理方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含2%氯化锶的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堵效果,并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制备含2%十二烷基硫酸钠( SLS)和2%氯化锶的脱敏糊剂( DS1)。选择无龋坏无缺陷的牛下颌切牙制备牙本质片24个,随机分3组,分别置于DS1(实验组)、普通含氟牙膏(阴性对照组)和去离子水(空白对照组)中进行刷牙处理。牛牙表面连续处理7天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及其图像分析研究含锶脱敏糊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堵率。另外,选择市售含氟牙膏(阴性对照)、不含SLS的脱敏糊剂( DS2)及3种同类脱敏产品,采用滤膜扩散法进行体外细胞毒性研究,并评价脱敏糊剂DS1浸提液的口腔黏膜刺激反应和皮肤致敏反应。采用一次限量法研究脱敏糊剂的急性经口毒性( LD50)。结果 SEM分析表明,DS1对牙本质小管的封堵率为70.97%,阴性对照组为48.29%,两者之间及相比空白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DS1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但未产生刺激和致敏反应。DS1的LD50大于5 000 mg/kg,但呈现实际无毒的结果。结论 在本研究中,含有2%的SLS和2%的SrCl2 · 6H2O的脱敏糊剂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对牙本质小管的封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玻璃陶瓷具有优良的美学特性和生物相容性,现已成为全瓷修复常用材料。修复体与树脂界面的粘接强度对远期修复效果有重要影响,而粘接强度的影响要素是修复体的表面处理。常用方式包括:酸蚀、喷砂、激光、表面处理剂等。学者们就不同表面处理方式的应用原理、最佳处理方案以及过度处理造成的损伤进行研究,并比较单一处理方式和联合处理方式对粘接强度的增强效果,以期为口腔医生临床工作提供参考。该文就玻璃陶瓷的粘接面预处理对粘接强度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