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40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96篇
中国医学   85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敏  雷瑗琳 《陕西中医》2019,(7):968-971
目的:运用Meta分析探讨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运用计算机从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之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间始于2008年1月,截止至2018年12月。两名研究者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文献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并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9篇,总共1102例患者,采用JADAD评分进行评价总体质量良好,经Meta分析后汇总的OR为3.36,95%的可信区间为(2.24,5.03),表明有统计学意义,即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较西药治疗组效果好。结论:与西药治疗组相比,在临床中随症加减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可提高常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2.
张志远教授为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业医七十余载,博古通今,临床经验丰富,人称"活字典"。张老临床善用炙甘草汤,用药灵活,经验独到,常在原方的基础上加以化裁,临证治疗效果显著。文章主要介绍了张老运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悸、轻度精神分裂、老年痴呆、干燥症、月经先期、更年期综合征和愈后保健的经验,突出了其治病求本,辨证施治的治疗思想。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等文献,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甘草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进行了系统的本草考证,为涉及甘草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古代甘草入药的主流基原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初以甘肃、陕西所产为最优,唐宋时期扩展至山西、陕西、内蒙古等产地;明清时期核心产区移至内蒙,近现代以来逐步形成内蒙古、甘肃、宁夏三大主产区。历代甘草的主要炮制方法为炙法,唐代之前未提及辅料,唐代出现蜜作为辅料的相关记载,宋代出现蜜炙法,明清时期蜜炙的相关记载进一步增多,并延续至今,形成"炙甘草"的炮制规范。故建议包含甘草药材的经典名方,原方标注为"炙"的,唐代之前可按清炒法进行炮制;唐代及以后处方中标注为"炙"的甘草药材建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炙甘草"的规定进行炮制;标注为"生"或未标注者,当以生品入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探讨炙甘草汤干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致心律失常(室速和室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炙甘草汤低、中、高剂量组(11.43,22.86,45.72 g·kg~(-1)),稳心颗粒组(2.43 g·kg~(-1)),连续给药干预10 d。末次给药2 h,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制备大鼠MIRI模型,记录心电图的变化。造模成功后采集血液及心脏组织,检测血清中肌酸肌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PI3K,Akt,mTOR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自噬标志物Beclin1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及磷酸化p-PI3K,p-Akt,p-mTOR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100%发生室速,91.67%发生室颤;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K,LDH,AST以及CtnI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心肌组织中PI3K,Akt,mTOR表达显著升高(P0.01),LC3-Ⅱ/LC3-Ⅰ与Beclin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炙甘草汤高剂量组室速、室颤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较其他给药组持续时间短(P0.01);炙甘草汤高剂量组CK,LDH,AST水平及CtnI含量显著降低(P0.01);炙甘草汤给药组的PI3K,Akt,mTOR的表达随剂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1);LC-3,Beclin1的表达随炙甘草汤各剂量组的增加有不同程度地下降(P0.01),而PI3K/Akt/mTOR相关蛋白表达比值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炙甘草汤预处理能使异常升高的心肌酶CK,LDH,AST,CtnI降低,抑制细胞的过度自噬,上调PI3K,Akt和mTOR的表达,说明炙甘草汤抗MIRI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可能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从《金匮要略》的诊疗思维体系出发,探讨肿瘤恶病质的中医诊治思路。肿瘤恶病质可按"虚劳病"论治,治疗上立足"虚劳"的处理原则,运用形气神同调、病证症同治的思维方法,注重气血津液精的整体提升,提倡以炙甘草汤为主方,同时随证处方,据症加减,为构建肿瘤恶病质的经方诊疗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3872-3873
将86例冠心病伴发房早、室早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且治疗后房早和室早次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运用加减炙甘草汤方治疗冠心病伴发的房早、室早心律失常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王靖 《江西中医药》2021,52(9):47-49
目的:探讨炙甘草汤联合胺碘酮在房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90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胺碘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之服用炙甘草汤,治疗时间均为4周.判断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左房前后径(LAD1)、左室射血分数(LVEF)、静息时心率、运动后心率、步行距离在治疗前后的比较,治疗前、后的AFEQT量表评分的改善情况;并对治疗前后三大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与不良反应事件进行记录.结果:观察组房颤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78%(P<0.05).两组在控制心室率,降低LAD1、提高LVEF以及6min步行距离方面都有效果,但是观察组在控制静息时心率和提高6min步行距离方面的效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房颤患者的AFEQT评分在治疗后明显优于较治疗前(P<0.05).结论:炙甘草汤联合胺碘酮在房颤治疗中对静息时心率和提高6min步行距离方面心室率可有效的控制,并且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负担均得到明显改善,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9.
炙甘草汤证的核心应是"心动悸","心动悸"应解释为"心因运动而悸"较为合理,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从中西医结合观点来看,仲景创炙甘草汤之治疗重点应为心功能不全,当然,"脉结代"(脉律、心律失常)在炙甘草汤证中亦不可或缺,炙甘草汤的确是治疗脉律、心律失常之良方,但其所治的脉律、心律失常应与心功能不全有密切联系。炙甘草汤的临床应用应是心功能不全,并符合仲景所述的结或代脉象之一的脉律失常,且属于中医"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超声观察口服中药茵陈蒿汤合芍药甘草汤对肝外胆管的影响。方法观察组采用茵陈50克、山栀30克、大黄15克、芍药50克、炙甘草20克,煎成150ml汤剂去渣取汁,于患者超声空腹检查肝胆时口服,并与对照组(饮水500ml)作用比较,观察两组空腹检查时与服用后1h、2h胆囊容积、肝外胆管内径及显示长度三者数值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胆囊容积,肝外胆管内径及显示长度均有明显改善,其中前二项与服药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服用后1hP<0.05,2hP<0.01)。结论口服茵陈蒿汤合芍药甘草汤具有扩张肝外胆管内径,提高显示长度的功能,比单独饮水提高肝外胆管显示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