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04篇
  免费   426篇
  国内免费   189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57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192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1228篇
内科学   1461篇
皮肤病学   82篇
神经病学   141篇
特种医学   1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329篇
综合类   3231篇
预防医学   986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3997篇
  30篇
中国医学   656篇
肿瘤学   2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345篇
  2014年   662篇
  2013年   643篇
  2012年   779篇
  2011年   862篇
  2010年   743篇
  2009年   731篇
  2008年   954篇
  2007年   875篇
  2006年   841篇
  2005年   890篇
  2004年   613篇
  2003年   651篇
  2002年   379篇
  2001年   291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硝酸酯类药物的临床药学价值。方法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病情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发病频率与发病持续时长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患者发病频率(1.08±0.31)次/周与发病持续时长(2.32±0.44)min/次均优于对照组的(2.87±0.41)次/周、(4.89±0.75)min/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7%与对照组的1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有利于促进患者治疗综合质量的提升与改善,对于患者健康的维系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全身高发骨骼疾病,其特点主要为骨密度下降、骨矿物质削减,破坏骨组织微细结构布局,进而致使骨机械强度下降、脆性增高,容易导致病理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iporotic fracture,OPF)又称脆性骨折,是OP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于老年人,发生率较高,因OP的特征故而导致OPF多呈粉碎性,愈合慢。且因骨强度低和骨脆性高而容易引起内固定松动和再骨折发生,故而残疾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说,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类药物成为临床防治OPF最常用的一线药物,其治疗目标是防止进一步的骨质流失,以减少初始或后续骨折的风险,故该类药物的应用显著降低OPF的发生,脊柱骨折发生率降低了40%~70%,髋部骨折发生率降低了40%~50%。然而,考虑到BPs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基于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随后抑制骨形成,人们担心它们是否会延迟或损害骨折愈合的能力,甚至引起新发骨折形成,即非典型性骨折,这是一种罕见的无创伤性或极小创伤性股骨骨折。所以这个问题不禁引起了人们的思考:长期使用BPs类药物预防继发性骨折的疗效是否掩盖了与使用BPs类药物相关的骨折愈合障碍风险,最终引发非典型性骨折的出现?本文就BPs类药物对OPF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后续BPs类药物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三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绝经后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研究,按照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非甾体类药物(NSAID)+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予以NSAID+玻璃酸钠+依降钙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WOMAC评分、腰骨密度值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1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骨密度高于治疗前(P0.05);而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WOMAC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而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SAID、玻璃酸钠、依降钙素联合应用于绝经后妇女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治疗,不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膝关节功能,还能提高活动度及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于临床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诊治的脑血栓患者中选取116例作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为分组标准:将单纯服用阿司匹林治疗者设为对照组(n=58),将服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者设为研究组(n=58),比较脑血栓疗效、动脉斑块相关指标差异。结果①研究组的脑血栓总有效率96.55%,高于对照组的86.21%(χ~2=3.940,P=0.047);②治疗后,研究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颈动脉斑块面积(0.98±0.11)mm、(1.23±0.06)cm~2均小于对照组的(1.65±0.21)mm、(1.59±0.19)cm~2(t=21.524、13.760,P=0.000、0.000)。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在脑血栓治疗中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5.
6.
7.
8.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是全球主要的流行病种之一。利福平是当前最主要的一线抗结核药物,因其长期应用和不规范治疗,利福平耐药逐渐增加,利福喷丁、利福布汀等利福霉素类衍生物在抗结核治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利福霉素类药物的药理及药动学特性,对该类药物在结核病治疗中进行最优用药选择分析,并对该类药物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利福霉素类抗结核药物的临床用药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他汀类药物联合盐酸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该院在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就诊的88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44例,甲组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盐酸曲美他嗪治疗,乙组采用盐酸曲美他嗪,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结果两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均有所下降,且甲组较乙组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有所上升,且甲组LVEF水平较乙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积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所下降,且甲组较乙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联合盐酸曲美他嗪有效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促进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0.
郭松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2):109-109,111
目的:分析β-受体阻滞剂合并洋地黄制剂治疗难治心衰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58例难治心衰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划入研究组与参照组(n=29)。参照组予以β-受体阻滞剂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洋地黄制剂治疗,对比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患者的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参照组患者,差距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是93.1%,参照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是75.86%,研究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较高(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2例不良反应,参照组患者出现3例不良反应,差距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合并洋地黄制剂治疗难治性心衰,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药物联合使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