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红霞  李晓燕 《中国校医》2019,33(7):517-518
目的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与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的不同模式运用到老年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中对其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本院治疗的MHD老年患者74例,先为其施LFHD 3个月,再为其辅以3个月的HFHD,3次/周,4 h/次,对比不同透析模式对患者血压的影响。结果 实施HFHD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有所降低,在第3 h与第4 h透析后,血压把控优于LFHD(P<0.05)。结论 对于MHD老年患者来说,实施HFHD是优良的透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1):107-109
目的:探讨高通量和低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钙磷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数表法将维持性透析治疗的9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分别给予高通量或低通量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液钙磷水平。结果:单次透析后两组患者血钙、尿素氮、血清肌酐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磷水平下降比研究组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β_2-微球蛋白(β_2-MG)下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这两项指标水平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16周后两组患者血钙、尿素氮、血清肌酐水平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磷、iPTH和β_2-MG水平与入组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维持透析相较于低通量透析来说,能够增加磷的去除,稳定血钙水平,降低血清iPTH水平,改善机体内钙磷代谢。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药实践》2016,(6):470-472
目的:分析和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和低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临床透析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76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成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和低通量血液透析组,高通量血液透析组(38例)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低通量血液透析组(38例)进行低通量血液透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透析效果。结果: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患者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组的68.42%,高通量血液透析组肾功能指标的改善时间和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分别为(22.27±3.16)d、(30.87±3.41)d,明显短于低通量血液透析组的(28.37±3.61)d,(36.18±4.49)d,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临床透析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压、营养、血脂、C反应蛋白、干体重等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6例MHD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HFHD)组和低通量透析(LFHD)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各项指标。结果:治疗1年后,HFHD组SBP(收缩压)、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反应蛋白(CRP)较LFHD组均有下降(P<0.05),而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高密度脂蛋白(HDL)及干体重较LFHD组升高(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改善患者营养,纠正血压,调节血脂,低炎症反应及提高干体重。  相似文献   
5.
宋忠兴  唐志书  刘红波  崔春利 《中草药》2015,46(12):1774-1778
目的探究陶瓷膜微滤决明子Cassia Semen水提液影响膜通量(J)和膜污染阻力(R_f)的因素。方法以决明子水提液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以R_f和J的综合加权评分为评价指标,优化无机陶瓷膜微滤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膜微滤过程中4个主要工艺参数与R_f和J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最佳膜微滤工艺条件:无机陶瓷膜孔径为0.2μm、料液质量浓度50.0 g/L、跨膜压差0.1 MPa、膜面流速3.32 m/s;微滤膜孔径对R_f和J的影响具有显著性。结论工艺条件对决明子水提液膜微滤过程中的J和R_f具有重要的影响;4种工艺参数对膜微滤过程R_f与J的影响主次顺序为膜孔径跨膜压差料液质量浓度膜面流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将27例维持性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血液透析,所有患者均使用15UC或18UC高通量透析器3个月,分别检测高通量透析前后相关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及干体重变化。结果:转换为高通量透析后患者血清白蛋白略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较前有明显提高(P<0.05);超敏C反应蛋白较前明显下降(P<0.05);有14例干体重增加,占51.85%。结论:高通量透析不会增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的丢失,且可能通过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而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低通量透析与高通量透析在终末期肾脏病治疗中的血液透析效果差异。方法:选取3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肾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15例。其中研究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后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尿素清除指数及治疗前后营养状态变化。结果:研究组尿素清除指数、肌酐清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及身体营养状态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PTH、β2-M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SGA评分、P~(3+)、ALb较治疗前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SGA评分、P~(3+)、ALb、PTH、β2-M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PTH、β2-MG下降幅度明显小于研究组(P<0.05)。结论: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有利于在保障临床疗效的基础上获得更为理想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通量透析对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取100例ES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研究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水平、临床疗效及PSQ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血尿素氮(BUN)、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H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PSQI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对ESRD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程度优于低通量透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球面通量均衡基准对全国的GPS垂向分量进行处理,给出了GPS点的垂向运动矢量分布图,显示垂向相对变化的分布与活动构造相关;2007-2009年的结果显示该时段可能存在大地震的影响;同时重点分析讨论了天津及其周边地区的地面沉降现状.结果表明采用文中的方法对GPS垂向分量进行处理是有效的,能够显示出地壳垂直差异运动的空间分布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低通量血液透析间断串联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患者自我感觉以及尿毒症毒素的清除、电解质酸碱平衡、贫血和营养等多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成都市第十一人民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6个月以上患者106例,随机分成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和低通量血液透析间断串联血液灌流两组,每组53例。收集年龄、原发病、透析病程、瘙痒、恶心纳差、透析次日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钠、钾、氯、CO2、钙、磷、甲状旁腺激素、血红蛋白、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计算校正钙,比较两组指标。结果①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全身瘙痒、恶心纳差等症状明显低于低通量血液透析间断串联血液灌流组(P <0.05);②高通量血液透析组β2微球蛋白、血钠均明显低于低通量血液透析间断串联血液灌流组(P <0.001);③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校正血钙、血CO2均明显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间断串联血液灌流组(P <0.01);④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小板、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①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改善尿毒症患者瘙痒、纳差恶心等症状方面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间断串联血液灌流;②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中大分子物质的清除、对改善CKD-MBD的钙磷代谢方面、对减低透析间期血钠、纠正酸中毒的方面均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间断串联血液灌流,没有增加微炎症和白蛋白的丢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