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30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Micra无导线起搏器和传统单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因缓慢心律失常住院并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患者为Micra无导线组,以及同时期植入传统单腔起搏器(植入St.Jude 5056型或Metronic Sigma型)的患者为传统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起搏器费用、住院时长,检测并记录术中和术后各项起搏参数变化,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入选Micra组6例,传统组18例;Micr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25.50±8.25)min vs(39.0±13.50)min,P<0.05],Micra组X线曝光时间更短[(8.50±2.65)min vs (15.55±5.85)min,P<0.05];Micra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传统组,但平均住院日Micra组明显短于传统组(均P<0.05);术后随访1个月,两组的起搏器各项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无统计学差异;Micra组术中和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传统组术中无并发症发生,但术后出现囊袋血肿3例,电极移位1例。结论 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相对简单方便,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80岁,因反复胸闷、气短、乏力一月余就诊,行心电图提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35~40次/分左右,于2年半前经左侧锁骨下静脉行VVI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明显缓解,定期随访程控均情况良好。4个月前,患者出现间断不规则左胸前区及肩部跳动感,后行胸部X片提示电极断裂,予以更换电极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兼容心脏起搏器检查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4—10月磁共振兼容心脏起搏器MRI检查患者5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在MRI检查前,和追踪其扫描后0、48 h以及扫描后1、6个月时起搏器参数、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患者在MRI扫描过程前及检查过程中均无不适感,起搏参数无异常改变,心电监测未发现异常,MR检查后0、48 h以及扫描后1、6个月时起搏器参数相对稳定、无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结论磁共振兼容心脏起搏器MR检查在适应特定条件下相对稳定,半年期随访其心脏起搏器相对稳定,无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磁共振兼容心脏起搏器可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4.
双向格林(Glenn)术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手术治疗方式,部分患者在术后需要植入起搏器,由于此时上腔静脉经右心房的传统入径缺失,植入起搏器需要其他不同的入径。本文介绍了目前已知的几种相关入径,它们有各自的特点,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临床情况,但均未成为操作常规。因此,双向Glenn术后的起搏器入径目前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经静脉途径拔除植入心律起搏装置(CIED)导线的方法和体会。方法:25例CIED患者(导线断裂3例、感染22例)的47根导线经静脉途径成功拔除,其中6例导线徒手拔除,15例应用锁定钢丝和扩张鞘拔除,1例运用Evolution机械鞘拔除,3例经下腔静脉途径拔除;22例患者于对侧植入新的心律起博装置,2例患者无植入新的起搏装置指证,1例患者因感染性心内膜炎积极治疗无效死亡。结果:所有导线均完全拔除,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静脉途径拔除CIED导线是根治心律起博装置导线相关问题的重要措施,科学、有效的运用多种器械和技术在复杂病例的应用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介绍1例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以侧静脉为靶血管,但左室电极导线不能送至远端且在近段难以固定,予留置导丝至靶血管远端以固定左室电极导线.术后左室阈值和电极导线阻抗升高,患者对CRT无反应.第2次手术选后静脉的侧支为靶血管,顺利将左室电极导线放置到侧壁区域,患者出现超反应.全面分析冠状静脉整体情况,选择合适路径放置左室电极导线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随机对照方法研究Medtronic 3830导线在右心室中位间隔部起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65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830电极右心室中位间隔起搏组(n=25)、普通主动电极右心室中位间隔起搏组(n=25)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组(n=15)。观察三组在术中及术后3个月的各项心室导线参数以及起搏前后QRS波宽度。结果随访期间未出现电极导线脱位、起搏或感知不良等并发症。心室电极植入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在三组无统计学差异。术中及3个月后起搏器程控参数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830间隔组、普通电极间隔组和RVA起搏组术后心室起搏时QRS波时限均较术前明显变宽[(133.2±10.9)ms vs.(88.6±7.0)ms,P<0.05;(137.2±10.9)ms vs.(88.9±8.3)ms,P<0.05;(160.6±11.7)ms vs.(89.4±7.6)ms,P<0.05]。3830间隔组和普通电极间隔组心室起搏时QRS波时限较RVA起搏组明显变窄[(133.2±10.9)ms,(137.2±10.9)ms vs.(160.6±11.7)ms,P<0.05]。结论 3830导线在右心室中位间隔部起搏是安全有效的。中位间隔部起搏对QRS波宽度增加幅度小,提示中位间隔部起搏是较为生理的起搏位点。  相似文献   
9.
总结8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中护理配合的要点。术前充分做好环境、物品、药品、急救设备、患者人员准备;术中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术区皮肤准备,配合医生临时电极及无导线起搏器的植入,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预防术中可能的风险,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王宗英 《全科护理》2013,11(15):1347-1347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在临床工作中极为常见,而心电监护仪的维护保养也很重要。心电监护仪的机身、显示屏、导线等终末处理中消毒剂的选用,一般用75%乙醇。程序为先用湿润的软布初步擦拭,再用含75%乙醇的软布擦拭进行终末处理。这样的处理易导致导线老化、破皮甚至断裂,严重影响导线的使用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