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661篇
  免费   16928篇
  国内免费   6904篇
耳鼻咽喉   1940篇
儿科学   4642篇
妇产科学   1363篇
基础医学   12258篇
口腔科学   2588篇
临床医学   47501篇
内科学   22660篇
皮肤病学   2550篇
神经病学   4586篇
特种医学   351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2篇
外科学   12237篇
综合类   89455篇
预防医学   26457篇
眼科学   2548篇
药学   34207篇
  331篇
中国医学   16636篇
肿瘤学   8135篇
  2024年   253篇
  2023年   4688篇
  2022年   5616篇
  2021年   7654篇
  2020年   13361篇
  2019年   6169篇
  2018年   3032篇
  2017年   5764篇
  2016年   6511篇
  2015年   7236篇
  2014年   12907篇
  2013年   13019篇
  2012年   16413篇
  2011年   18177篇
  2010年   17609篇
  2009年   17437篇
  2008年   19524篇
  2007年   17963篇
  2006年   16970篇
  2005年   18063篇
  2004年   14076篇
  2003年   15949篇
  2002年   13060篇
  2001年   10542篇
  2000年   6645篇
  1999年   5808篇
  1998年   5236篇
  1997年   4683篇
  1996年   4134篇
  1995年   3747篇
  1994年   3006篇
  1993年   2030篇
  1992年   1820篇
  1991年   1631篇
  1990年   1334篇
  1989年   1480篇
  1988年   462篇
  1987年   409篇
  1986年   353篇
  1985年   305篇
  1984年   171篇
  1983年   124篇
  1982年   10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和生物医学数据库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相关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究COVID-19及其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呼吸障碍相关基因靶点,筛选潜在有效的化学药和中药。方法 使用GenCLiP 3网站获取COVID-19和其主要症状咳嗽、发热、呼吸障碍共4个关键词的共有靶点,在METASCAPE数据库中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和通路富集分析,再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共有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获得核心基因,运用DGIdb数据库、SymMap数据库针对核心基因进行中西医治疗药物预测。结果 获得COVID-19及其主要症状共有基因靶点28个,其中有IL2、IL1B、CCL2等核心基因16个,使用DGIdb数据库筛选获得与16个关键靶点相互作用的化学药包括沙利度胺、来氟米特、环孢素等28种,中药包括虎杖、黄芪、芦荟等70味。结论 COVID-19及其主要症状的病理机制可能和CD4、KNG1、VEGFA等28个共有基因相关,可能通过介导TNF、IL-17等信号通路参与COVID-19病理过程。潜在有效药物可能通过作用相关靶点通路起到治疗COVID-19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冠疫情)暴发前、后2个年度,安庆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的强度和特征。方法 在“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选取安庆市2019—2021年度监测数据,分析我市新冠疫情发生前、后的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病原学阳性率和聚集性疫情的变化。结果 新冠疫情前、后2个年度,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分别为4.17%和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52,P=0.000);病原学阳性率分别为23.43%和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694,P=0.000)。新冠疫情前的流感病毒活动呈现双峰分布,新冠疫情后全年仅检出27份流感病毒阳性样本。结论 新冠疫情中采取的严格非药物预防措施,对流感的季节性特征有重要影响。应通过疫苗接种和非药物预防等措施,做好流感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华医学杂志》2022,(7):463-467
2020年年初,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4.26万名医务人员和9千余名公共卫生人员驰援湖北武汉, 加强重症救治、轻症收治隔离、社区拉网筛查, 用3个月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的胜利。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 实施以核酸检测为主的扩大预防, 完善平急结合的公共卫生体系, "歼灭"了相继发生在多地的聚集性疫情, 用2~3个潜伏期控制住了疫情的传播。在"动态清零"新阶段, 强调抓早、抓小、抓基础的精准防控, 严把重点部位防控, 抓住"黄金24 h", 在约1个潜伏期时间控制住疫情传播。中国始终采取积极的防控策略, 其自信和定力源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 源于医疗卫生事业的鲜明本质, 源于健康社会治理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空腹血糖与三酰甘油/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riglyceride/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TG/HDL-C) 比值在对糖尿病患者并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2021 年12 月~ 2022 年1 月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非糖尿病并发COVID-19 患者39 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同期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体检者34 例( 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验指标,Logistic 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曲线分析空腹血糖与TG/HDL-C 对非糖尿病患者并发COVID-19 的预测价值。结果 COVID-19 患者均为轻型(30 例) 或普通型(9 例),整体症状较轻,中位年龄29.0 (20.0, 49.0) 岁,男性24 例(61.5%),临床预后较好。COVID-19 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4.30±0.47 mmol/L) 与HDL-C[1.07(0.86, 1.30) mmol/L]较健康对照组[5.15±0.70 mmol/L, 2.24(1.77, 3.05) mmol/L] 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77, P < 0.001;Z =-6.026,P<0.001),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2.40(1.81, 2.91) mmol/L] 与TG/HDL-C [0.91(0.54, 1.52)] 较健康对照组[1.11 (0.99, 1.30) mmol/L, 0.54 (0.33, 0.90)] 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271, -2.801,均P < 0.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空腹血糖可能是非糖尿病患者感染COVID-19 的独立保护因素(OR :0.020,95% CI: 0.003 ~ 0.150),TG/HDL-C 升高可能是COVID-19 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 :4.802, 95% CI: 1.249 ~ 18.460)。ROC 曲线结果显示,空腹血糖与TG/HDL-C 能较好地预测COVID-19 发病风险,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 分别为0.871 和0.708,二者联合诊断的AUC 为0.895。结论 空腹血糖降低与TG/HDL-C 升高可能是非糖尿病人群并发COVID-19 的危险因素,对COVID-19 发病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医院信息系统中增加住院陪护管理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互联网医院、智慧医院等信息系统,开发信息化住院陪护管理功能,包括流行病学史调查、免费核酸申请、电子陪护证办理、体温监测登记及上报和统计查询。该功能与医院智慧护理链接后全院应用。比较功能应用前和应用后的遵医嘱一患一陪达标率、有效陪护证达标率、体温监测并登记日上报达标率和陪护证使用追溯率,评价护士和管理者疫情防控管理的人均耗时以及对该管理功能的满意度。结果 应用信息化陪护管理功能后,一患一陪达标率、有效陪护证达标率、体温监测并登记日上报达标率和陪护证使用追溯率显著高于应用前(均P<0.05);护士陪护管理人均耗时从(554.13±30.77)s降至(311.67±21.54)s(P<0.05);护士和管理者对该信息化陪护管理功能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信息化住院陪护管理功能的应用有效提升了疫情期间陪护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提高了一线护士和管理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冠疫情)暴发前、后2个年度,安庆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的强度和特征。方法 在“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选取安庆市2019—2021年度监测数据,分析我市新冠疫情发生前、后的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病原学阳性率和聚集性疫情的变化。结果 新冠疫情前、后2个年度,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分别为4.17%和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52,P=0.000);病原学阳性率分别为23.43%和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694,P=0.000)。新冠疫情前的流感病毒活动呈现双峰分布,新冠疫情后全年仅检出27份流感病毒阳性样本。结论 新冠疫情中采取的严格非药物预防措施,对流感的季节性特征有重要影响。应通过疫苗接种和非药物预防等措施,做好流感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长径5~10 cm的中危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评估患者术后使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是否有明显益处。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7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长径在5~10 cm的中危胃间质瘤患者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组28例,开腹手术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病理特征、围手术期结果、住院总费用。对比术后使用和不使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生存率。结果 开腹组和腹腔镜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1%(9/28),开腹组为52.3%(23/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4)。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2.5±3.2) d比(15.0±3.5) d,P=0.004];术后中位住院天数明显缩短(7.5 d 比 9.0 d,P=0.006);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03)。中位随访时间58个月(13~129个月),期间未出现与肿瘤相关的死亡病例。开腹组有2例死亡,分别因乳腺癌和心脏病;腹腔镜组有1例死亡,死亡原因与胃间质瘤无关。72例患者中,40例术后接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开腹组22例(50.0%),腹腔镜组18例(64.3%),两组接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患者例数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14,P=0.234)。术后使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组总体生存率与未使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治疗长径在5~10 cm的中危胃间质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实现R0切除的长径在5~10 cm的中危胃间质瘤患者术后使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未增加生存率,且未使用伊马替尼者未出现与肿瘤相关的死亡、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模式在胆道术后T管引流期间的应用对于患者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胆道术后T管引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叙事护理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遵医行为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胆道术后T管引流期间,应用叙事护理模式,能够减少或消除患者的消极、负面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引导其自觉遵医,便于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的辐射剂量,探讨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措施。方法:搜集252例肠套叠患儿的病例资料,提取曝光参数、灌肠气压、摄片幅数、非必要透视时长、总透视时长、辐射剂量、操作医师工作年限等相关数据,对空气灌肠诊疗过程进行分析,提出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措施。结果:252例肠套叠患儿的平均空气灌肠气压为(9.06±1.33)kPa,每例患儿平均摄片(5.92±1.38)幅,平均非必要透视时长为(14.91±18.17)秒,平均总透视时长为(199.02±159.84)秒,平均剂量面积乘积(DAP)值为(240.32±206.20)uGy·m2。操作医师工作年限与非必要透视时长、总透视时长均不具有相关性,与摄片幅数呈负相关性(rs=-0.181,P=0.004)。结论:通过降低脉冲透视频率、选择合适的曝光参数、适度提高初始灌肠气压、加强操作医师培训、减少非必要透视和摄片幅数、应用镇静与麻醉等,对降低肠套叠儿童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的辐射剂量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