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48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51篇
中国医学   14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宗萍  王继森  廖婉  陈姣  陈意  杨青松  李锐  马云桐  傅超美 《中草药》2021,52(11):3257-3268
目的利用模式生物斑马鱼研究姜黄Curcuma longa抗血管新生作用,并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姜黄抗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模式生物斑马鱼模型,考察姜黄挥发油、姜黄素以及姜黄水提液对斑马鱼节间血管生长的抑制作用,检测各给药组斑马鱼节间血管生成数,计算血管生成抑制率。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姜黄抗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对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姜黄挥发油、姜黄素以及姜黄水提液均可明显抑制斑马鱼血管新生(P0.05),呈剂量相关性,其中姜黄素抑制血管生成作用最强。网络药理学预测发现姜黄共有21种主要活性成分,可通过调节前列腺素G/H合酶2(prostaglandin G/H synthase 2,PTGS2)、维生素D3受体(vitamin D3 receptor,VDR)、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和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等关键靶点,进而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s,PI3K)-AKT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相关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均能自发结合。结论姜黄挥发油、姜黄素以及姜黄水提液对斑马鱼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姜黄抗血管新生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姜黄对血管新生依赖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使用转基因斑马鱼模型筛选冠心宁片中具有抗血栓活性的组分及药效物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斑马鱼胚胎分为对照组、造模组、给药组及阳性药组,使用苯肼诱导血栓模型。通过荧光显微成像结合血红蛋白染色对冠心宁片各组分抗血栓作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进一步探寻活性组分中起抗血栓作用的主要成分。最后进行活性氧(ROS)检测及脂质氧化损伤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分析,探讨其抗血栓机制。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冠心宁片水溶性组分可显著减少外周血红细胞聚集(P<0.01),增加回心血量,且效果呈剂量依赖性。因多糖为冠心宁片水溶性成分中的主要物质,进一步实验发现丹参多糖和川芎多糖也具有抗血栓活性,且能显著降低斑马鱼的氧化应激水平,丹参多糖还具有下调胚胎脂质过氧化水平的作用。结论:丹参多糖和川芎多糖为冠心宁片水溶性组分中具有抗血栓作用的活性化合物,可能与其抑制氧化应激作用有关,具有开发为抗血栓治疗先导物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Supervillin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Clustal Omega和DNAman软件,分析比较斑马鱼Svil和人类SVIL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利用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分析斑马鱼Svila(Svil蛋白在斑马鱼体内的亚型)在早期胚胎发育中的表达模式。注射反义吗啡环寡核苷酸链(MO),抑制斑马鱼中Svila表达,观察胚胎形态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与核定位情况,并用RT-PCR检测Wnt/β-catenin靶基因表达。结果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Svila属于母源性表达,随着发育时间呈表达上升趋势。利用MO降低Svila表达,斑马鱼胚胎发育发生畸变,体轴弯曲,可能与胚胎集中延伸运动受阻有关。Svila的表达影响β-catenin的核转运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结论 Svila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斑马鱼早期胚胎的集中延伸运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瓜蒌薤白半夏汤(GXB)与瓜蒌薤白汤(GX)的抗高脂血症药理作用,并比较二方作用的强弱。方法:通过油酸诱导HepG2细胞脂质沉积模型,测定细胞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质的含量;通过喂食高胆固醇饲料建立Fli1:eGFP斑马鱼高脂血症模型,测定斑马鱼TG、TC、LDL-c、HDL-c的含量,观察斑马鱼血管中胆固醇积累的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GXB、GX均可显著降低HepG2细胞内TG、TC、LDL-c、脂质的含量,升高HDL-c的含量(P<0.05);GXB、GX均可显著降低斑马鱼TG、TC、LDL-c的含量,升高HDL-c的含量,抑制血管中胆固醇的积累(P<0.05);并且GXB的效应强度优于相同剂量水平的GX。结论:GXB、GX可调节血脂水平,抑制脂质积累,具有较好的抗高脂血症药理作用,增加半夏的GXB,其抗高脂血症药理作用优于GX,为临床应用于防治高脂血症和开发高效、针对性强的抗高脂血症新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研究脑脉利颗粒对斑马鱼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与机制,及其对血小板聚集性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更有价值的理论支持。方法通过对斑马鱼肠下血管面积、肠下血管出芽数、总RNA浓度和纯度、心脏红细胞染色强度等指标,评价脑脉利颗粒对斑马鱼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和血小板聚集性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结果脑脉利颗粒在250和500μg/ml浓度时有显著的血管新生促进作用,且在500μg/ml浓度时能明显上调VEGFR1基因表达(P0.01),在1 000μg/ml浓度时有显著的血栓形成预防作用(P0.01)。结论脑脉利颗粒具有显著的血管新生促进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R1的表达有关,且对血栓形成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斑马鱼是一种脊椎动物有机体,因具有保守的造血过程和独特的实验优势,尤其适合用于研究人类白血病。目前,研究斑马鱼的最新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基因组编辑技术和移植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现已构建了许多白血病模型。斑马鱼的通体透明与先进的谱系追踪和成像技术相结合,揭示了白血病发生、发展的许多细节。凭借这些优势,斑马鱼成为白血病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的模式生物之一,此外,基于斑马鱼的高通量药物筛选的进步有望加速新型白血病疗法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严重损伤人的身心健康,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的疾病负担,且患病人数逐年呈增长趋势。由于CNS疾病的复杂性、多因素性及多基因调控性,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市场上也严重缺乏针对该类疾病的有效药物。因此,探索CNS疾病的病理机制对药物的开发十分重要,急需一种模式生物来构建CNS疾病模型。斑马鱼(Danio rerio)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不仅具有与人类高度保守的大脑组织区域,且具有丰富的社会学行为,成为研究CNS疾病和药物研发的重要工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斑马鱼在CNS疾病研究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同时也介绍了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在斑马鱼疾病模型中的研究应用,为今后CNS疾病的研究和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NM II-C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表达的时空变化。方法:收集不同发育阶段的斑马鱼胚胎,应用整体原位杂交技术研究NM II-C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受精后17和22小时,NM II-C由原先的广泛表达渐渐集中于前脑、中脑和后脑;受精后26和36小时,NM II-C表达分布到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受精后48小时,NM II-C表达在脊髓变得很弱,主要集中于大脑。结论:揭示了NM II-C基因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上的表达进程,为进一步探讨其在发育中的调控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2(β-site APP-cleaving enzyme 2,BACE2)基因敲除斑马鱼动物模型并及其初步探索其应用。方法运用CRISPR/Cas9技术,在斑马鱼中设计针对靶点的gRNA,使之诱导靶点突变,经测序鉴定得到突变体。结果BACE2纯合突变体在早期部分无法存活,RT-PCR结果显示BACE2基因在斑马鱼的早期发育中持续表达。结论 BACE2基因敲除的斑马鱼动物模型将为进一步研究BACE2基因在斑马鱼胰腺发育中的作用和针对糖尿病的药物靶点筛选提供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
microRNA(miRNA)作为一类微小非编码RNA,通过RNA干扰(RNAi)信号通路来调控基因表达,在机体发育和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一方面揭示miRNA在斑马鱼和小鼠的内耳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状况和其重要作用,以此外推其在人类内耳中的功能;另一方面阐述了miRNA参与调控听力损失相关疾病表型中的最新进展,为探索如何更好地预防听力损失的发生及改善预后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