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6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14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189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1991篇
内科学   126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217篇
外科学   512篇
综合类   2823篇
预防医学   1857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2085篇
  20篇
中国医学   634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730篇
  2013年   679篇
  2012年   725篇
  2011年   732篇
  2010年   616篇
  2009年   493篇
  2008年   932篇
  2007年   731篇
  2006年   445篇
  2005年   487篇
  2004年   468篇
  2003年   398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针对2020年一季度出院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调查排名下降的情况,医院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服务改善工作。方法:以PDCA循环为手段,围绕护理服务、窗口服务开展满意度提升持续改进,并对比一季度和三季度满意度得分与排名。结果:经过护理服务改进措施的实施和改善窗口服务专项工作的开展,满意度得分与排名均有提高。结论:基于PDCA循环方法的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曾佼 《妇幼护理》2022,2(4):751-753
目的 探究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 我院 2019 年 8 月至 2021 年 1 月收治 80 例子宫肌 瘤患者,依据计算机软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 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 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儿童外周静脉血标本采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方法: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基于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图的标准程序,将外周静脉血标本采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证据应用前、后分别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风湿免疫科的26名护士和208例次(证据应用前)、289例次(证据应用后)患儿为研究对象开展质量审查和效果评价,使用调查问卷调查护士对最佳证据的知晓情况,采用现场观察法评估护士对最佳证据实施的依从性,由检验中心反馈血标本合格率。结果:证据应用后护士对患儿握拳时机、双人固定及站位、压脉带的使用、血标本采集顺序这4个方面共计5个指标的知晓率提升,护士执行患儿身份确认、手卫生、压脉带使用、血标本采集顺序、佩戴一次性手套这5个方面共计7个指标的依从性提升,血标本合格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证据应用前、后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外周静脉血标本采集最佳证据的应用可以提升护士对证据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依从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血标本合格率,为患儿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不影响穿刺成功率,不增加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4.
医院推行PDCA循环并非一成不变,每年的推进都是一个新的循环。介绍了推行PDCA循环的做法与体会,包括成立推进组织,加强组织领导;培育核心团队,坚持长期主义;重视关键节点,加强过程管理;秉承PDCA循环理念,不断持续改进等。针对推进中的问题和难点,认为必须化解推进中的阻力,必须秉承PDCA循环的理念持续改进,必须坚持长期主义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县市级医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国内外文献回顾及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出一套适合县市级医院管理现状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比较2018至2019年护理重点监测指标、住院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对护士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价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应用效果。结果 护理重点监测指标2019年与2018年相比,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给药错误发生率、院内压疮发生率、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住院患者坠床发生率均下降(P<0.05)。而分级护理落实率没有明显变化(P>0.05);满意度2019年与2018年相比,住院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而护士满意度、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比较无差异(P>0.05);不良事件2019年与2018年相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能够促进县市级医院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非接触式心率检测方法存在噪声干扰、准确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astICA与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相结合的算法,采用人脸视频进行心率检测。用摄像头采集人脸视频,并从视频中提取R、G、B通道源信号,即皮肤颜色变化信号,分别求出RGB这3个颜色通道的像素平均值;然后利用 FastICA对RGB这3组像素平均值进行解混,得到3组独立源信号,再用ICEEMDAN将其中一组独立源信号进行模态分解,并选取合适频段内的固有模式函数(IMF)估计心率的信号,最后用频谱分析计算得到心率。设计实验对8名人员进行了人脸视频检测,将检测结果与多参数监护仪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多参数监护仪测量结果的平均误差与均方根误差均小于1 beat/min,因此基于FastICA与ICEEMDAN的人脸视频心率检测对人体心率检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中华医学杂志》2022,(1):15-20
脑卒中造成全球社会经济负担。国内外多项指南推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尽早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 但因其时间依赖性强而临床应用受限。现阶段我国急性卒中救治仍存在就诊流程落后、卒中专业团队人力不足等各种问题。建立完善的脑卒中绿色通道并保障其顺利运行是推广溶栓治疗最重要且最有效的途径, 不仅需要明确目标时间、适当调整医院布局及硬件软件投入、重视团队建设、明确岗位职责, 更重要的是进行绿色通道流程改进, 以"并联模式"替代"串联模式", 同时可结合卒中急救地图发布, 院前院内紧密衔接, 普及卒中相关知识等措施。我国脑卒中绿色通道建设近年来已取得了相当的进展, 推广上述改革模式, 可最大限度地减少院前及院内延误, 扩大卒中获益人群, 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救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进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本院进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置管,观察组采用改进Seldinger法置管,比较两组患者完成置管手术的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3d、1个月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更短,腹部切口长度更短(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80.00%,χ2=6.88,P=0.01)。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3d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2.58%,50.00%,χ2=4.97,P=0.03),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9.35%,53.33%,χ2=7.05,P=0.01)。结论: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运用改进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进行置管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创口较小,患者术后早期、远期并发症较少,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口腔种植学领域应用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发展趋势,而材料是其研究热点和关乎临床应用的关键因素。本文综述了种植体3D打印对材料的特性要求,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用药差错是医务人员的常见医疗差错之一,是临床上引发纠纷投诉的重要原因。本文以某医院发生的一起用药差错事件为例,运用根因分析法分析该起用药差错发生的原因,并分析出其中的主要原因,对人员、系统、管理、环境因素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通过培训、信息系统改进、改善服务流程、强化督导检查、鼓励患者参与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