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25篇
  免费   856篇
  国内免费   301篇
耳鼻咽喉   52篇
儿科学   120篇
妇产科学   175篇
基础医学   670篇
口腔科学   90篇
临床医学   8320篇
内科学   1422篇
皮肤病学   102篇
神经病学   271篇
特种医学   9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276篇
综合类   14499篇
预防医学   10211篇
眼科学   105篇
药学   7980篇
  85篇
中国医学   2712篇
肿瘤学   16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321篇
  2021年   490篇
  2020年   817篇
  2019年   711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1001篇
  2016年   1072篇
  2015年   1396篇
  2014年   3063篇
  2013年   3188篇
  2012年   3698篇
  2011年   3509篇
  2010年   2731篇
  2009年   2745篇
  2008年   3656篇
  2007年   2948篇
  2006年   2332篇
  2005年   4043篇
  2004年   4260篇
  2003年   2004篇
  2002年   1004篇
  2001年   826篇
  2000年   566篇
  1999年   545篇
  1998年   368篇
  1997年   292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将儿童外周静脉血标本采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方法: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基于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图的标准程序,将外周静脉血标本采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证据应用前、后分别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风湿免疫科的26名护士和208例次(证据应用前)、289例次(证据应用后)患儿为研究对象开展质量审查和效果评价,使用调查问卷调查护士对最佳证据的知晓情况,采用现场观察法评估护士对最佳证据实施的依从性,由检验中心反馈血标本合格率。结果:证据应用后护士对患儿握拳时机、双人固定及站位、压脉带的使用、血标本采集顺序这4个方面共计5个指标的知晓率提升,护士执行患儿身份确认、手卫生、压脉带使用、血标本采集顺序、佩戴一次性手套这5个方面共计7个指标的依从性提升,血标本合格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证据应用前、后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外周静脉血标本采集最佳证据的应用可以提升护士对证据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依从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血标本合格率,为患儿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不影响穿刺成功率,不增加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2.
高慧  刘素珍  李航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4):4326-4331
背景 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罹患多种慢性病的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对居家医疗护理服务需求迫切,但基层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存在较大的医疗风险和安全隐患,加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意愿。 目的 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居家护理服务的安全支持情况和医务人员的服务意愿,为进一步推动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21年8—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四川省五大经济区抽取49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1 131例医务人员。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问卷星"电子问卷的形式收集资料。问卷内容包括医务人员的一般情况(8个条目)、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经历(2个条目)、医疗机构对医务人员的安全支持(7个条目)、医务人员的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意愿(1个条目)。比较不同特征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意愿,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 结果 1 131例基层医务人员中,692例(61.18%)报告有过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经历,193例(17.06%)报告在服务过程中发生过不良事件/安全事件,531例(46.95%)报告其所在医疗机构未评估过患者接受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安全风险,199例(17.60%)表示所在机构评估了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安全风险,299例(26.44%)在居家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使用APP定位系统,273例(24.14%)由机构配备报警、延迟预警等设备,807例(71.35%)表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没有获得所在机构内其他医务人员的支持措施,303例(26.79%)表示机构曾组织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专项研讨活动,352例(31.12%)表示接受过有关居家医疗护理服务专项培训,853例(75.42%)表示愿意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就职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类型,目前受聘的专业技术职称,医疗机构是否评估过患者接受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安全风险,在居家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是否配备报警、延迟预警等设备,是否参加过有关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专项培训,对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意愿有影响(P<0.05)。 结论 现阶段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安全支持不足,多种因素影响基层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意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对患者接受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安全风险的评估,为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医务人员配备报警、延迟预警等设备,积极举办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相关的专项培训并鼓励医务人员参加,以降低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风险,保障其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医疗机构药学管理相关投诉原因,探讨合理解决措施。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月,实施常规药学管理方法,为实施前;选择2019年2月~2020年1月,实施新型药学管理方法更新药房定义追随现代药学需要,从配发药中心变成与医生紧密合作的药学团体,为实施后。结果:实施前患者满意率低于实施后(P<0.05);实施前药学管理投诉率高于实施后(P<0.05)。结论:更新药房管理角色定位,将传统分发药配送中心更改为与医生共同合作临床诊断制定药方的团体,能够有效提高医疗机构药学管理效率,降低患者不满意率投诉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铁路车站、列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迟发阳性案例疫情及筛查的发热病人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评价常态化防控措施,为进一步全面加强铁路常态化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铁路站车疫情联防联控系统,收集入境者解除集中隔离后乘坐列车到目的地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及复阳者的处置案例4起及筛查的发热病人资料,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对铁路站车防控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本文4例入境旅客解除集中隔离后迟发阳性或复阳的无症状感染者,都是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后乘坐列车时在进出站及列车上体温监测无异常,到目的地后核酸复查阳性;4起案例所有密切接触者及相关接触人员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及居家健康监测,无二代病例发生。列车下交的102例发热病人,0~6岁的学龄前幼童占比最多为49.0%,其次是19~60岁成人占40.2%,102例核酸检测均阴性,均无流行病学接触史。结论 对于境外输入病例中无症状感染者,体温监测很难发现异常,既是铁路交通防控的难点更是铁路站车常态化防控的重点。重视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能有效阻止疫情通过铁路站车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进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本院进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置管,观察组采用改进Seldinger法置管,比较两组患者完成置管手术的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3d、1个月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更短,腹部切口长度更短(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80.00%,χ2=6.88,P=0.01)。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3d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2.58%,50.00%,χ2=4.97,P=0.03),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9.35%,53.33%,χ2=7.05,P=0.01)。结论: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运用改进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进行置管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创口较小,患者术后早期、远期并发症较少,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培训对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多重耐药菌防控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外科医护人员45人,对其实施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多重耐药菌防控培训,培训前、培训后第1个月、培训后第2个月分别采用多重耐药菌防控行为阶段调查表、多重耐药菌防控实践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第1个月、第2个月医护人员多重耐药菌防控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医护人员多重耐药菌防控行为处于行动阶段、维持阶段比例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培训有助于提高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的依从性,有利于促进防控行为向维持阶段的转变,促进多重耐药菌防控行为的落实,以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持续改进临床静脉留置管道维护质量中,静脉治疗小组的临床价值。方法:设立静脉治疗小组,将小组设立前后实施深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对静脉治疗小组应用前后的维护效果予以评价。结果:相比参照组,研究组静脉置管术后各项并发症、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均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持续改进临床静脉留置管道维护质量中,静脉治疗小组具有积极影响,应用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