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64篇
  免费   1591篇
  国内免费   3002篇
耳鼻咽喉   195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64篇
基础医学   1811篇
口腔科学   2174篇
临床医学   7349篇
内科学   4886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1608篇
特种医学   30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4448篇
综合类   10775篇
预防医学   2734篇
眼科学   272篇
药学   3858篇
  44篇
中国医学   1304篇
肿瘤学   52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86篇
  2022年   525篇
  2021年   622篇
  2020年   853篇
  2019年   821篇
  2018年   318篇
  2017年   681篇
  2016年   828篇
  2015年   1018篇
  2014年   2057篇
  2013年   2190篇
  2012年   3155篇
  2011年   3787篇
  2010年   3013篇
  2009年   2964篇
  2008年   3351篇
  2007年   2857篇
  2006年   2524篇
  2005年   2604篇
  2004年   2091篇
  2003年   1935篇
  2002年   1532篇
  2001年   1279篇
  2000年   940篇
  1999年   670篇
  1998年   542篇
  1997年   435篇
  1996年   337篇
  1995年   240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穿刺肝内支架辅助经颈静脉途径开通TIPS术后分流道闭塞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单纯颈静脉途径行分流道再通术失败的12例TIPS术后分流道闭塞患者行肝内分流道支架穿刺,辅助经颈静脉通路进行再通,观察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对12例(12/12,100%)均成功经皮经肝穿刺肝内分流道支架。于 10例(10/12,83.33%)实现分流道再通,术前门静脉压力为(29.20±2.04)cmH2O,术后为(21.70±1.70)cmH2O;对2例(2/12,16.67%)术前无症状患者未能通过分流道,予口服β受体阻滞剂降低门静脉压力治疗。术中对7例(7/12,58.33%)经肝脏穿刺道置入血管鞘,另5例(5/12,41.67%)仅以导丝穿过闭塞的分流道而未置入血管鞘。术中未发生穿刺道出血等穿刺相关并发症。术后1年,10例成功再通患者TIPS分流道通畅率为90%(9/10)。随访5~60个月期间无肝性脑病、肝性脊髓病或门静脉高压症状复发,无死亡。结论 对于经颈静脉通路再通失败的TIPS术后分流道闭塞患者,经肝穿刺分流道内支架可安全、有效地辅助经颈静脉途径实现再通。  相似文献   
2.
3.
4.
3-硝基-1,2,4-三唑-5-酮(NTO)是一种不敏感含能材料,因其爆轰速度和压力与六氢-1,3,5-三硝基-1,3,5-三嗪(RDX)相似,合成和运输安全,已逐渐成为传统含能材料的替代品。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含能材料毒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已证实NTO对生物体及生态系统具有多种毒性效应,主要表现为对哺乳动物的睾丸毒性。本文从生物代谢、生物毒性及生态毒性三个方面对NTO毒性进行系统概述,展望今后NTO毒性的研究方向,以期为NTO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提供可靠的毒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CG)的光热治疗(PTT)性能及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方法 利用紫外和荧光光谱对ICG的光物理性质进行表征;测定不同质量浓度ICG(0、12.5、25、50、100和200 mg/L)的光热升温曲线,评估ICG的光热转化性能;取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与不同质量浓度的ICG溶液(0、50、100、200和500 mg/L)混合,通过MTT实验检测ICG的细胞毒性;取1×1010 CFU/mL的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加入到96孔板中,将实验分为7组:PBS组、ICG组(500 mg/L)、激光照射组(1.5 W/cm2的808 nm激光照射10 min)、ICG+0.33 W/cm2激光照射组、ICG+0.66 W/cm2激光照射组、ICG+1 W/cm2激光照射组、ICG+1.5 W/cm2激光照射组,观察并记录存活的菌落数,分析基于ICG的PTT杀菌效果。结果 紫外吸收光谱证实ICG在808 nm处具有较强的光吸收能力;ICG溶液(质量浓度为200 mg/L)经功率密度为1.5 W/cm2的808 nm近红外激光照射10 min后,温度可升高23.3 ℃,而纯水的温度仅升高了4.8 ℃。ICG不同质量浓度组即50、100、200、500 mg/L组的细胞生存率分别为81.87%±2.69%、81.47%±2.94%、82.92%±2.61%、80.44%±2.9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02,P>0.05)。不同功率密度激光照射组即0.33、0.66、1、1.5 W/cm2组的细胞生存率分别为97.21%±1.59%、94.92%±1.98%、93.89%±1.38%、93.03%±2.3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64,P>0.05)。杀菌实验中,与PBS组比较,ICG+激光照射组随着激光功率密度的升高,细菌存活数量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3.800,P<0.01)。结论 ICG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光热治疗性能,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杀灭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转化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梭形动脉瘤术中及术后24 h内,在标准双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短期应用小剂量替罗非班在降低缺血并发症方面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颅内未破裂梭形动脉瘤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并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24 h内静脉接受替罗非班(0.1 μg/kg/min)预防血小板聚集的患者资料。记录并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动脉瘤栓塞程度及术后3个月随访时的mRS评分。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8例患者,39枚动脉瘤,动脉瘤平均直径(6.4±2.1)mm。其中,26枚动脉瘤接受了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13枚动脉瘤接受了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即刻78.9%(30/38)的动脉瘤实现完全栓塞;在26例接受脑血管造影复查的患者中,92.3%(24/26)的患者动脉瘤实现完全闭塞。围手术期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7.9%(3/38);无出血并发症发生。3个月随访的良好预后率为97.4%(37/38) (mRS评分为0~1分)。 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梭形动脉瘤术中及术后24 h内,静脉加用小剂量替罗非班未增加出血并发症。但是,由于样本量偏少,缺少对比,在降低缺血并发症方面的有效性尚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创伤性骨软骨损伤(OL)在临床中常见,骨软骨在解剖上涉及软骨表面和软骨下骨,其解剖和生理功能存在特殊性,临床上处理OL时必须同时兼顾软骨及软骨下骨。目前对创伤性OL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仍存在较多争议。而骨软骨组织工程多层支架设计更接近关节软骨到软骨下骨不同层次的解剖特性,目前已作为一个理想的选择应用于临床,以期达到更好地修复创伤性OL的效果。本文从骨软骨单元的解剖、功能,骨软骨损伤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对创伤性OL进行系统总结,并对当前研究的组织工程支架在创伤性OL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杨雷宁  杨茜  赵君娜  夏慧育  韩晓鹏 《口腔医学》2022,42(12):1104-1108
目的 对比可摘局部义齿钴铬铸造支架和数字化打印支架的临床失败率差异。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追踪2020—2021年通过铸造技术和数字化打印技术(SLM)制作的可摘局部义齿钴铬合金金属支架1 020例,统计临床失败率差异,分析失败原因。结果 钴铬合金传统铸造支架的临床失败率略高于SLM支架。铸造支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支架精密性不良(如不稳定和就位不良等),占3.42%;折断率较低,占0.22%。SLM支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支架折断,占1.75%;精密性不良占0.88%。两种支架的大连接体折断率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失败原因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钴铬合金传统铸造支架的临床失败率略高于SLM支架,铸造支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支架精密性不良,SLM支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支架折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