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4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14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111篇
临床医学   422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7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932篇
预防医学   324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041篇
  3篇
中国医学   999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摘要:目的 研究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标准菌株USA300的抑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依据CLSI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绘制24 h内不同浓度ε-PL作用后USA300菌株时 间-抑菌曲线;SYBR Green I/PI检测ε-PL处理后USA300的生存情况;测定ε-PL处理后菌液电导率、胞外ATP含量、可溶性蛋白 含量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ε-PL对USA300形态的影响。结果 ε-PL对USA300的MIC、 MBC分别为5.12和10.24 mg/mL。ε-PL处理后细菌死/活比例,菌液电导率,胞外ATP含量,胞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增加,表明菌 膜破损;经SEM进一步确证。结论 ε-PL对USA300生长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与ε-PL浓度呈正相关。ε-PL处理后细胞膜结构破 坏、通透性改变,导致细胞内容物大量渗出,其抑菌机制可能与破坏细菌菌体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研究海绵共附生真菌Fusarium equiseti SCSIO 41019的次级代谢产物及抑菌活性。方法 采用中压硅胶柱色谱、中压反相ODS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运用核磁数据及文献对比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改良肉汤稀释法评价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 从其大米发酵产物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equisetin(1)、5'-epiequisetin(2)、lumichrome(3)、N-乙酰基色胺(4)、亚油酸(5)、methyl (4-hydroxyphenyl) acetate(6)、methyl (2-hydroxyphenyl) acetate(7)和graminin B(8)。化合物1、2和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为2.0~125μg/mL,其中化合物1的抑菌活性最强(MIC值分别为2.0和3.9μg/mL)。结论 从菌株Fusarium equiseti SCSIO 41019分离得到两个具良好抑菌活性的化合物(1~2),为将其开发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先导化合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氯己定液根管冲洗与二极管激光对离体牙中粪肠球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选择新鲜拔除的100颗人单根管恒牙浸泡于粪肠球菌悬液中,建立粪肠球菌感染根管模型。将100颗感染粪肠球菌的离体牙根管随机分为A、B、C1、C2、D五组,每组各20例。A组采用二极管激光处理,B组采用2%氯己定液冲洗,C1组采用5.25%次氯酸钠(NaClO)+乙二胺四乙酸(EDTA)液冲洗,C2组采用二极管激光+5.25%NaClO+EDTA液处理,D组采用0.9%生理盐水冲洗。测定菌落计数,分析杀菌率。结果实验后,根管菌落计数排序为D组>B组>C1组>A组>C2组,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2组杀菌率高于A组、B组、C1组及D组(P<0.05)。结论二极管激光治疗能抑制粪肠球菌的生长繁殖,与5.25%NaClO+EDTA联合应用于根管治疗效果良好,可降低菌落计数,杀菌率优于临床传统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浙江省部分地区性病门诊淋病奈瑟菌(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变化趋势。方法2013 — 2018年对浙江省部分地区性病门诊临床分离培养的淋球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纸片酸度法测定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菌株。结果6年间共监测672株淋球菌。 PPNG和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 (TRNG)的检出率分别为48.81%(328/672)、45.09%(303/672),各维持在45.71%~52.85%和35.00%~66.32%之间,已处于较高水平,均无明显变化趋势(χ2=1.372、1.424,P>0.05);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达100.00%(672/672),未发现敏感株;阿奇霉素耐药率由2013年的12.00%上升到2018年的28.32%,平均24.26%(163/672),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χ2=6.035,P<0.05);头孢曲松的低敏率为9.08%(61/672),大观霉素耐药率为0.60%(4/672),两者的MIC50和MIC90均有一个稀释度的增加,呈显著的变化趋势(χ2=18.876、8.132,P<0.01)。结论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适合作为浙江省部分地区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但头孢曲松的低敏率逐年上升,应长期监测其耐药性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真菌Aspergillus versicolor ZJOU-SKL-02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TLC、HPLC等方法对Aspergillus versicolor ZJOU-SKL-02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通过ESI-MS、NMR、比旋光、化学合成等手段,并结合文献数据,确定了其产生的化合物结构及绝对构型。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试。结果 分离得到6个二苯醚类化合物Diorcinol B(1)、Diorcinol C(2)、Diorcinol E(3)、Diorcinol J(4)、Diorcinol(5)和methyl diorcinol-4-carboxylate(6)。其中化合物5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值为4 μg/mL;化合物6显示出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光滑念珠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值分别为4和8 μg/mL。化合物3和化合物4具有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117.3和237.4 μM,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的IC50 255.3 μM。结论 以上活性化合物可以为抗生素的发现和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用药提供活性先导化合物资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药敏试验方法中的琼脂稀释法,测定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 FDA)批准治疗鼠疫的2种药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对鼠疫耶尔森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确定鼠疫菌对这2种药物的敏感性及MIC90(可抑制90%细菌生长的药物浓度),掌握这2种药物对鼠疫菌的抑菌浓度,为鼠疫的临床治疗提供基线数据。方法 利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这2种抗生素分别对1 010株鼠疫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 所测的1 010株鼠疫菌中未发现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具有单个或2种抗菌药物抗性的鼠疫菌株,其最低抗菌药物浓度MIC50分别为0.06和0.12 μg/ml,MIC90均为0.25 μg/ml。结论 利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对鼠疫耶尔森菌最低抑菌浓度,有效的评价了鼠疫耶尔森菌对氟喹诺酮类代表药物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敏感性,实验数据支持我国在鼠疫临床治疗中可以采用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为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分析黄芩主要成分黄芩甙的测定方法及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煎煮法、温浸法、超声波法、加碱温浸法、醇提法提取黄芩内的有效成分黄芩甙,对比黄芩甙提取率;采用滤纸片平板扩散法检测黄芩甙对不同菌群的抑菌活性;采用试管稀释法检测黄芩甙对不同菌群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 黄芩甙提取率由高到低的方法依次为加碱温浸法、醇提法、超声波法、煎煮法、温浸法;黄芩甙对不同细菌的抑菌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嗜酸乳杆菌、沙门氏杆菌;黄芩甙对不同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由低到高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嗜酸乳杆菌、沙门氏杆菌。结论 加碱温浸法是黄芩甙的最佳提取方法,黄芩甙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抑菌作用相对较强,对沙门氏杆菌抑菌作用相对较弱,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
侯雪雯  田景振 《环球中医药》2020,13(7):1284-1287
芫荽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挥发油是芫荽主要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脂肪醛类化合物和脂肪醇类化合物,同时芫荽中的黄酮类、酚酸类及香豆素类等非挥发性化合物也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芫荽提取物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焦虑等药理活性。芫荽提取物尤其是芫荽挥发油对常见致病菌种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芫荽不同部位均具有抗氧化作用,且其抗氧化能力呈剂量依赖性,可能与其含有的酚类成分有关。芫荽在抗焦虑、抗炎、降血糖等方面也有药理活性。本综述为芫荽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