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8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780篇
临床医学   161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120篇
综合类   483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54篇
  1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颌面部损伤患者临床常见,因其常伴有全身重要脏器损伤而易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救治时必须进行全面仔细检查,对于复合伤患者,原则上在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及时处理局部创伤,特别是对于合并重要器官损伤的患者应坚持“先全身,后口腔”或“配合全身抢救的同时处理局部创伤”的原则积极抢救[1].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治疗颁面部损伤患者186例,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全口义齿修复失败原因。方法对全口义齿修复的146例患者进行随访,对修复失败的23例患者重新进行修复。结果有23例患者失败重新制作义齿,其中有15例经过重新制作义齿患者成功戴用,有8例失败,其余义齿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患者都很满意。结论牙槽嵴条件差是全口义齿失败的主要原因,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是失败的重要因素,而正中咬合关系错误经过重新制作义齿纠正错误,最终可以取得满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全口义齿在修复牙槽嵴低平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下颌牙槽嵴低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全口义齿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改良型全口义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咀嚼功能优良情况以及舒适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咀嚼功能优良率以及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全口义齿在牙槽嵴低平患者的口腔修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通过改良传统全口义齿修复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和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牵引成骨术的不同牵引速度和距离对下牙槽神经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16只,以不同的牵引速度和牵引距离组合,随机分成5组。通过肉眼观察、X线片及电生理检查、组织学观察等了解下颌骨成骨及下牙槽神经再生情况。结果以2.0mm/d速度牵引下颌骨会产生骨不连接,以1.5mm/d速度牵引颌骨15mm,虽可获得良好的成骨,但可造成下牙槽神经不可逆性的损伤。结论下颌骨牵引成骨术的速度宜控制在0.5~1.5mm/d范围内;当牵引距离较小时,可适当加大牵引速度以提高牵引效率,当牵引距离较大时,应调小牵引速度,以减小对下牙槽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测上颌窦底壁的形态及至各牙槽嵴的间距,为临床上颌骨手术、种植手术的进路、深度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100个成人上颌骨对其上颌窦底壁的形态及其至各牙槽嵴顶的间距进行观察与测量,根据吴氏《人类骨学测量方法》规定的年龄估计及性别的标准加以分析。结果:经性别鉴定其中男性54个,女性46个。上颌窦底壁均值长:男36.31mm,女34.28mm;上颌窦底壁至第二前磨牙牙槽嵴顶距离:男15.36±3.81mm;女12.23±2.50mm;至第一磨牙牙槽嵴顶距离:男12.95±2.79mm;女12.02±2.55mm;至第二磨牙牙槽嵴顶距离:男13.07±3.56mm,女12.67±2.10mm;至第三磨牙牙槽嵴顶距离:男14.52±4.34mm,女11.20±2.56mm;上颌窦底壁呈弓弧形72例,类似三角形28例。结论:男、女上颌窦底壁至牙槽嵴顶距离其左右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上颌窦底壁的长度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男大于女(P<0.01)。提示,在进行上颌骨外科手术时应留意上颌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种植与颌骨功能性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颌骨是人体颌面部重要器官之一。因外伤、肿瘤所致的颌骨缺损不仅仅破坏容貌,而且周围重要组织与器官结构破坏、缺失,将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带来重大打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颌骨重建的目的除恢复颌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外,还为义齿承力、固位和行使咀嚼功能创造条件。以前往往因唇颊沟、舌沟变浅或消失、牙槽嵴缺损或低平给常规义齿修复带来困难。20世纪70年代中期,Brainemark等率先将日趋成熟的种植义齿技术引入下颌骨缺损功能重建领域,为真正意义上的颌骨功能重建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牙槽突裂骨移植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牙槽突裂自体骨移植术是目前常用的修复唇腭裂患者牙槽突骨缺损的手术方法,但术后常存在植入骨再吸收现象。植骨时机、植入骨骨源、裂隙的结构、牙周健康状况和术后并发症等多种因素对手术成功率均有影响,通过加入生长因子和牵引成骨等方法,可增加移植骨的稳定性。作者就有关影响植入骨稳定性的因素及增加移植骨稳定性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拔牙术后常用的填塞止血材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拔牙后的止血方法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更多的止血材料不断被引入牙槽外科,特别是用于有出血倾向及复杂牙拔除后的止血.对不同类型的止血材料在临床应用中的特点,需要更多的综合分析资料,本文对目前外科常用的填塞止血材料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讨论了明胶海绵类、凝血酶类、纤维蛋白黏合胶类及可吸收性止血材料在拔牙术后的临床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