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09篇
  免费   857篇
  国内免费   597篇
耳鼻咽喉   118篇
儿科学   59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488篇
口腔科学   265篇
临床医学   1982篇
内科学   623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260篇
特种医学   26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528篇
综合类   5466篇
预防医学   1386篇
眼科学   192篇
药学   2876篇
  13篇
中国医学   2030篇
肿瘤学   39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361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346篇
  2014年   758篇
  2013年   739篇
  2012年   985篇
  2011年   975篇
  2010年   903篇
  2009年   873篇
  2008年   1215篇
  2007年   1022篇
  2006年   1031篇
  2005年   1447篇
  2004年   1062篇
  2003年   1131篇
  2002年   799篇
  2001年   708篇
  2000年   537篇
  1999年   491篇
  1998年   414篇
  1997年   420篇
  1996年   321篇
  1995年   304篇
  1994年   237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211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CT靶重建联合MRI扫描诊断孤立性肺结节中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118例孤立性肺结节周围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靶重建以及MRI扫描进行分期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病理特征,最终以术后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准确率以及诊断价值。结果CT靶重建提示T1期患者38人,T2期患者35人,T3期患者30人,T4期患者15人,早中期患者73人,准确率91.21%;MRI扫描诊断提示T1期患者39人,T2期患者33人,T3期患者32人,T4期患者14人,早中期患者72人,准确率90.00%;CT靶重建联合MRI扫描诊断提示T1期患者42人,T2期患者37人,T3期患者29人,T4期患者10人,早中期患者79人,准确率98.75%。CT靶重建在肿瘤内部空洞特征、周围特征分叶征的检出率高于MRI扫描方式(P < 0.05);MRI检查对于患者的淋巴结、血管断面、侵润、积液、胸膜凹陷征的检出率高于CT靶重建检查;CT靶重建检查对于患者的病灶钙化检查率高于MRI检查(P < 0.05)。CT靶重建联合MRI扫描对于孤立性肺结节中早期周围型肺癌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均高于各项单独检查。结论CT靶重建联合MRI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中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特异度和灵敏度都高于各项单独诊断。   相似文献   
2.
杨婷  唐婉容 《口腔医学》2022,42(3):284-288
数字化印模是一种高效、便捷的新兴印模技术,近年来在固定冠、种植牙,可摘局部义齿中都展现了良好的准确度以及临床疗效,同时简化了临床诊疗的繁琐流程,提高了患者舒适度。无牙颌印模制取一直是临床诊疗的关键与难点,数字化印模在无牙颌患者修复中的应用逐渐增多。该文将从无牙颌数字化印模的分类、准确度研究以及临床扫描策略进行综述,为无牙颌印模制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螺旋CT已从第一代发展至今天,这是一个不断缩短扫描时间、优化数据采集、提高图像质量的过程。作为大型医疗设备,从综合技术和经济效益诸方面来看,CT机都是医院的骨干设备,直接关系着医院的诊疗质量及经济效益。故针对它的维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现将笔者工作中遇到的2次难处理的螺旋CT故障维修总结  相似文献   
4.
5.
【摘要】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CT增强扫描并已置入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和静脉留置针的322例患者,将其中使用耐高压注射型PICC通路行CT增强扫描的2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选择静脉留置针行CT增强扫描的8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4.1%)低于对照组(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观察组从进入检查室到开展CT检查耗时、CT检查结束后处理通路耗时、合计耗时分别为(3.31±0.66)min、(4.05±0.76)min、(7.36±1.01)min,对照组分别为(5.56±0.86)min、(7.79±0.68)min、(13.35±1.05)min,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应用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作为CT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的静脉通路,可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Tofts模型对中央叶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于鄂东医疗集团黄石中心医院泌尿外科诊断为中央叶前列腺癌患者28例(中央叶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增生患者32例(前列腺增生组)为研究对象。采取DCE-MRI Tofts模型对两组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血管外细胞外间歇体积百分比(V_e)、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K~(trans)、K_(ep)、V_e判断中央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价值。结果中央叶前列腺癌组K~(trans)、K_(ep)、V_e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K_(ep)诊断中央叶前列腺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4、0.89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_e值诊断中央叶前列腺癌ROC曲线下面积为0.628,与K~(trans)、K_(ep)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 Tofts模型可用于中央叶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K~(trans)、K_(ep)表达为重度诊断效能,V_e表达为较弱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采用腹部增强CT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结肠肿瘤性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部X线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腹部增强CT扫描,比较两组患者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梗阻诊断率、梗阻部位确定率、图像清晰度和患者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肠粘连、腹腔感染和肠道肿瘤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供血不足和疝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部增强CT用于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诊断中,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提高病情检测,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从强化程度、对比剂伪影、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四个方面进行比较,探讨胸腹盆联合增强CT扫描应用于肺癌患者的最佳方案。方法:将入组的104例患者随机按两种增强方案进行胸腹盆联合增强CT扫描,共进行127次检查(若同一患者做2次检查,则采用交叉入组方式)。增强方案A:对比剂注射后32s行动脉期扫描,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对比剂注射后60s行静脉期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耻骨联合。方案B:对比剂注射后32s行动脉期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紧接着完成胸部扫描;注射对比剂后60s行静脉期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方案A、B的延迟期扫描均开始于对比剂注射后120s,扫描范围均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水平。采用t检验比较两方案的图像客观评价(主动脉、肺动脉、腹主动脉CT值和辐射剂量),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方案的图像主观评价(对比剂伪影,纵隔淋巴结及腹盆腔各脏器的强化程度和噪声), 两位医师的主观评判结果一致性采用kappa分析。结果:方案B的胸部血管强化较方案A更高(P均<0.001),腹主动脉CT值无统计学差异。相对于方案B,方案A形成的对比剂硬化伪影较轻、对淋巴结、肿瘤和胸膜病变显示效果更好(P均<0.001)。两方案间的腹盆腔脏器的强化程度和噪声评级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方案B的辐射剂量较方案A更大(P<0.001)。结论:对于胸腹盆腔联合增强CT扫描,对比剂注射后60s的胸部扫描方案较32s后动脉期扫描可更好的显示淋巴结及胸膜病变,同时减少对比剂的硬化伪影,并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取系统营养联合节律运动对肝代谢异常人群干预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56名肝代谢异常人群的受试者,每天按时进行系统营养和节律运动联合干预3个月,采用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Scan)、生物电全身健康扫描系统(DDFAO)技术,对比干预前后肝脏脂肪衰减度、肝脏硬度以及肝脏区域的生物活性值。结果相比干预前,干预后受试者肝脏脂肪衰减度、肝脏硬度、肝糖原活性值显著降低(P<0.05),肝左叶及胆管区域活性值、肝右叶区域活性值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系统营养联合节律运动可显著降低受试者肝代谢异常的风险,对预防肝代谢异常和促进肝脏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