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6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185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144篇
基础医学   297篇
口腔科学   126篇
临床医学   836篇
内科学   336篇
皮肤病学   267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2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706篇
综合类   1994篇
预防医学   642篇
眼科学   171篇
药学   557篇
  5篇
中国医学   214篇
肿瘤学   3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439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387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高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和睫状体冷冻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01/2020-12本院收治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45例81眼,依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睫状体冷冻术组22例40眼,高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组23例41眼。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1wk,1、3mo眼压变化情况,采用疼痛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评估眼球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高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组手术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睫状体冷冻术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d,1wk,1、3mo眼压和眼球疼痛程度均低于术前(均P<0.05),两组间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和眼球疼痛程度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高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组患者结膜充血、角膜水肿、前房炎性渗出、反应性高眼压和前房积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睫状体冷冻术组(P<0.05)。结论:高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疗效明确,在降低患者眼压、减少眼球疼痛和并发症发生方面较睫状体冷冻术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采用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全身化疗,观察组实施全身化疗联合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2.14%)高于对照组(53.57%)。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观察组咳血(2.03±0.21)分、咳嗽(2.14±0.30)分、呼吸困难(1.98±0.22)分,低于对照组的(3.15±0.37)分、(3.20±0.34)分、(3.18±0.33)分。治疗后观察组功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领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可耐受治疗,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肺癌患者采用全身化疗联合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效果显著,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冷冻切片技术是临床病理学诊断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在低温环境下使组织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适合的硬度,随后进行快速切片、染色完成制片工作,进而于显微镜下观察切片对肿瘤性质进行判定,为临床医师在手术中确立手术方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1]。冷冻切片质量直接影响了术中病理医师快速诊断的速度及准确率,因此,在短时间内完成一张优质的冷冻切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缺血性脑卒中高危患者左心耳封堵(1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LAAC)联合二代球囊冷冻消融术发生封堵器械相关血栓(device-related thrombus, DRT)的病例特点及药物调整后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接受房颤卒中及出血高危风险的LAAC联合球囊冷冻消融术患者130例[男性72例,平均年龄(71. 5±8. 9)岁,左房前后径(45. 1±7. 8) mm],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程持续性房颤比例分别为63. 8%、13. 8%、22. 3%;脑卒中高风险评分和出血风险评分分别为(5. 0±1. 7)分、(2. 8±1. 0)分;39例(占30. 2%)患者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脑出血病史者未选入;23例(占17. 7%)为冠脉经皮介入治疗术后病例;术后抗栓方案为常规华法林或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术后2~3个月完成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复查. TEE复查诊断DRT病例分为为DRT组,TEE复查正常病例为对照组,分析DRT组患者临床特征,调整抗栓治疗方案,及随诊期间临床预后.结果 130例房颤患者均完成LAAC联合球囊冷冻消融术,中位数随访时间为16(12,21)个月.所有病例术中TEE监测完成封堵,其中植入Watchman和LAmbre封堵器分别为106例和24例,术后2~3个月完成TEE复查病例90例(占69%),7例(占5. 8%)诊断DRT,其中植入Watchman和LAmbre封堵器分别为5例和2例;3例封堵术上见低回声团块及1例细束条絮样低回声团块,3例微小血栓,局部毛糙伞面局部毛糙.随诊期间,DRT病例均维持窦律,2例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结论 心房颤动LAAC联合冷冻消融术后DRT发生率较高,TEE复查确诊患者需强化抗凝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手术标本(包括常规标本和术中冷冻标本)的病理检查是正确诊断病变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病理切片质量对作出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冷冻切片病理诊断时,由于取材、制片及时效的限制,冷冻切片的病理诊断风险较高。为提高冷冻切片的制片质量,本科室成立了品管圈小组[1-3],针对冷冻切片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利用PDCA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改善,大大提高了冷冻制片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巩膜冷冻联合气体填充与传统巩膜环扎外垫压手术治疗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功能恢复、术后眼压水平、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并分为观察组(33例)及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取经结膜巩膜冷冻联合气体填充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巩膜环扎外垫压手术。2组术前矫正视力为手动0.8~20 cm。术中准确定位裂孔。观察组经结膜巩膜冷冻裂孔及周围变性区,填充SF6气体,对照组常规行巩膜冷冻、环扎(或)联合外垫压手术封闭视网膜裂孔。术后随访时间3~6个月,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术后3 d日内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末次随访2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χ2=9.16,P=0.03,对照组χ2=8.51,P=0.04),观察组视网膜复位率为91%(其中3例术后视网膜复位不良,经再次注射膨胀气体配合体位指导后视网膜复位)。对照组1例术后视网膜未复位改行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复位。2组间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5,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发生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间术后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6,P<0.05),所有患眼术后均无继发性高眼压、脉络膜出血、眼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结膜巩膜冷冻治疗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反应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伴随现代医学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像引导热消融技术在越来越多的肿瘤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热消融技术的基本细胞学机制,介绍了五种最常见的热消融技术——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 MWA)、冷冻消融(Cryoablation, CA)、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激光消融(Laser Ablation, LA),包括各自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以期指导临床热消融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心房纤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房呈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的房性节律,发病率高,目前我国已有房颤患者800~1 000万[1],心房纤颤可以引起严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导致患者残疾或病死率增加。目前心房纤颤的治疗包括药物复律、控制心室率及抗凝治疗。近年来,开展的射频消融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疗效逐渐提高,已成为房颤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冷冻球囊消融术成为治疗心房纤颤的新技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临床上也得到了证实,成功率更高,是一种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人精子冷冻方法对精子复苏率的影响,以探索人附睾精子、睾丸穿刺精子的最佳冷冻方法。方法:选取76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附睾穿刺(PESA)标本,按照自制金属冷冻板法和传统冷冻法分两组冷冻。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检测冷冻前、后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并对比两种方法对精子膜功能、DNA碎片指数(DFI)、顶体酶活性和精子畸形百分率的影响。结果:复苏后自制金属冷冻板法和传统冷冻法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12.0±7.5)%vs(8.0±5.1)%,P0.05]和低渗肿胀精子百分率[(22.0±17.5)%vs(18.0±20.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均较冷冻前[(20.7±8.8)%和(30.0±13.5)%]显著下降(P0.05)。自制金属冷冻板法复苏后精子顶体酶活性显著高于传统冷冻法[(75.2±9.5)μIU/10~6精子vs(55.7±8.3)μIU/10~6精子,P0.05],均较冷冻前(120.0±10.5)μIU/10~6精子显著下降(P0.05)。两种方法复苏后畸形精子百分率和DFI无显著差异[(98.7±8.8)%vs(98.5±9.2)%,P0.05]和[(38.2±8.5)%vs(39.5±10.2)%,P0.05],并均较冷冻前[(97.2±9.5)%和(30.8±9.7)%]显著升高(P0.05)。自制金属冷冻板法和传统冷冻法冷冻复苏率[(65.2±12.0)%vs(52.3±18.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制金属冷冻板法是一种经济高效、操作简单的精子冷冻方法且能最大限度的节约精子;复苏后可以保证较好的精子复苏率、活动力和顶体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与冷冻消融治疗高风险部位肝癌的临床结局及术后并发症,并分析影响预后和术后复发的因素。 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8年3月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收治的120例高风险部位肝癌患者,其中64例接受微波消融治疗(微波组),56例接受冷冻消融治疗(冷冻组)。比较两组的治疗结局,主要包括生存、复发及术后并发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结果:微波消融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8%、63.5%、63.5%,冷冻消融组为92.0%、87.4%、74.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1)。微波消融组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7.8%、49.0%、49.0%,冷冻消融组分别为81.4%、58.5%、46.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9)。微波消融组的3、6、9、12个月的局部进展率分别为3.1%、6.3%、9.4%、15.9%,高于冷冻消融组(分别为0%、0%、3.7%、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微波组的主要和次要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82.8%)均高于冷冻组(分别为0%、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5岁,直径3~5 cm及Child-Pugh分级B级是肝癌术后预后较差的危险因素;直径3~5 cm、多个肿瘤以及多次消融是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论:冷冻消融治疗高风险部位的肝癌具有与微波消融接近的生存结局,但具有更好的局部肿瘤控制率及更少的并发症,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