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4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293篇
预防医学   8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7篇
  1篇
中国医学   141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严重烧伤患者的创面保护,是烧伤科医生十分关心的问题。我院烧伤科自2000年引进荷兰产的“悬浮流体式烧伤治疗床”(以下简称悬浮床),治疗严重烧伤患者50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流体悬浮床在治疗重度烧伤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流体悬浮床在治疗重度烧伤中的作用,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将18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使用流体悬浮床,B组使用普通翻身床;观察两组病人创面干痂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情况。结果A组创面干痂时间、愈合时间较B组提前(P<0.01),且感染率较B组低(P<0.01),每次翻身时间较B组缩短(P<0.01)两组病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流体悬浮床在治疗重度烧伤病人中能保护创面,减少感染的发生率,改善创面愈合情况。  相似文献   
3.
悬浮阵列技术在研究与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悬浮阵列技术是一种以荧光编码微球为核心,集流式细胞、激光分析、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多指标并行分析技术平台,可一次同时准确定量检测100种不同的生物分子;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并行检测等特点;常用于免疫分析、核酸研究、酶学分析、受体、配体识别分析等研究.  相似文献   
4.
黄连细胞二步法悬浮培养生产黄连生物碱类成分的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镒生代谢产物的单位产量,作者对黄连细胞采用二步法悬浮培养生产黄连生物碱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黄连细胞采用一步法悬浮培养6周,细胞干,鲜重产率分别为20.96g/L和174.92g/L,增重约700%,细胞中总生物碱含量为14.79mg/g.cell dw,培养基中生物碱量为12.96mg/L,每升培养液共可收获生物碱323mg。采用先在生长培养基中培养3周,在合成碱量为12  相似文献   
5.
第三届黎鳌烧伤医学基金颁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23例,其中男17例、女6例。年龄:11个月、2岁各1例,3~6岁17例,7~9岁4例。烧伤面积:26%~48%19例、500k,~65%TBSA4例,均为Ⅱ、Ⅲ度。烧伤原因:火焰烧伤8例,热水烫伤15例。伤后入院时间:1~3d20例,4~6d3例。并发症:心肺功能不全者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3例。  相似文献   
6.
一种LDL吸附剂载体-聚丙烯酰胺微球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用于低密度脂蛋白 (L DL)吸附的聚丙烯酰胺微球载体的合成工艺、结构特性及吸附 L DL 的性能 ,为进一步研发 L DL 吸附剂载体提供实验依据。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按一定的配方合成聚丙烯酰胺微球载体 ,通过扫描电镜、图像分析仪、X光小角散射等手段对其结构特性 (粒径、孔径等 )进行表征 ;同时在微球上固定丝氨酰 -天冬氨酰 -谷氨酸 (SDE)三肽配体制成 L DL 吸附剂 ,通过体外静态吸附对其吸附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微球粒径为 14 2 .1μm,孔径为 119.8nm,符合作为 L DL 吸附载体的需要 ;在交联剂与单体总量一定的条件下 ,微球孔径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 ;合成的聚丙烯酰胺微球对 L DL 的非特异性吸附很小 ,而在其上偶联配体制成吸附剂后 ,又表现出对 L DL 的特异性吸附。本实验合成的聚丙烯酰胺微球是一种有效的 L DL 吸附剂载体。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悬浮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磁性微球(简称磁球)。在苯乙烯磁流体中加入引发剂和交联剂,然后将此磁流体分散在水中,经过高速剪切乳化,形成较稳定的微悬浮液,然后进行聚合,可合成0.4μm-6μm,主要分布在0.7μm-2.0μm的磁性微球。利用激光粒度分布仪、透射电镜(TEM)以及热重仪(TG)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初始单体用量、聚合温度、磁粉用量、二乙烯苯(DVB)用量等因素对磁球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凝结量以及磁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Exactive-M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QQQ-MS/MS)对氯化钠诱导的白木香悬浮细胞中苯乙基色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UPLC-Q-Exactive-MS和UPLC-QQQ-MS/MS均采用Waters T3色谱柱(2.1 mm×50 mm, 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分别进行梯度洗脱色谱分离,质谱分析均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采集。利用UPLC-Q-Exactive-MS从氯化钠诱导的白木香悬浮细胞样品中鉴定出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47个,其中简单苯乙基色酮及其苷22个、四羟基四氢苯乙基色酮10个、三元氧环四氢苯乙基色酮15个。通过UPLC-QQQ-MS/MS技术对氯化钠诱导处理后白木香悬浮细胞中25个苯乙基色酮进行了定量。通过2种液质联用技术快速、高效地对氯化钠诱导白木香悬浮细胞中苯乙基色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利用体外培养等生物技术制备沉香中主要的药效和香味物质苯乙基色酮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悬浮培养红豆杉细胞株分裂指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继代培养中红豆杉细胞染色体的变异提供细胞学基础。方法:取5种悬浮培养的红豆杉细胞株,每天取样计数1000个以上细胞,计算分裂指数。结果:在转入新鲜培养基后分裂指数逐渐增加,6~8天达到分裂高峰,不同细胞株达到高峰的时间稍有差异,高峰时的分裂指数在4%以下。结论:悬浮培养的红豆杉细胞分裂指数较低。需经人工诱导提高分裂指数才能满足染色体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麻黄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黄的出口量和使用量在逐年增加,麻黄碱的提取一直以野生资源为原料,使麻黄野生资源将近枯竭,土地沙化日趋严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为了保护野生资源,国务院颁发了有关禁止滥挖干草和麻黄的通知,鼓励人工种植麻黄,从根本上解决麻黄资源紧缺的问题。目前人工种植麻黄的种源主要依靠采集野生种子育苗,由于野生麻黄的种源是一混杂的群体,因此栽培的麻黄在形态、生长发育及其有效成分上都存在差异,影响麻黄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制约了我国麻黄企业的发展。因此利用生物技术进行麻黄快速繁殖及种质保存、细胞离体培养产生代谢药用产物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麻黄组织培养、细胞悬浮培养等研究状况,为麻黄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