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爱玲说,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在那段封存男人心底的疼痛背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有泪不轻弹的男人又在经历这段伤痛后完成了生命如何的蜕变?这段经历又是如何深深影响着男人以后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2.
代沟是不同的两代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造就不同的思想。代沟的责任应从产生代沟的原因和解决两个方面来分析,而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外因指社会因素,内因就是父母和孩子两方面导致的,那么代沟的责任是在父母还是在子女呢?  相似文献   
3.
20岁时迷恋张爱玲.仰慕着与己同龄时便能洞悉"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的老练圆熟.好奇着她的渴望."8岁我要梳爱司头.10岁我要穿高跟鞋.16岁我可以吃粽子、汤团,吃一切难以消化的东西"。于是20岁那年,极爱在婴儿肥未脱稚气的脸盘上描红抹金.生生将脚挤进一双又一双高跟鞋.试图演绎张爱玲般的风情与老练。然而年过30.生命真正进入女人最该显风情的年纪时.我却突然恐惧这个不可抗拒的"岁"。也许延续20岁以来装扮习惯的缘故.我总比身边同龄  相似文献   
4.
赵树理和张爱玲在1943年几乎同时登上文坛.从两人的写作策略、作品问世的过程和面对各界不同的反应所持的态度三个方面来比较两人的成名过程,可以见出:他们的出现显示了通俗文学强大的生命力,他们使通俗文学与五四新文学在四十年代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校园心理》2008,6(2):51
<正>1.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1.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自1943年5月起连续发表一批小说作品轰动了上海,也令著名翻译家傅雷振奋.很少撰写文学评论的傅雷以迅雨为笔名,发表<论张爱玲的小说>,揭开了张爱玲研究的第一页.傅雷高度评价<金锁记>,对长篇<倾城之恋>和短篇<琉璃瓦>、<花凋>等有褒有贬,而对未定长篇<连环套>却采取了否定态度.他严厉针砭其主题、人物、格调,几乎全面否定其语言.正在创作旺盛期、好评如潮的张爱玲自然无法接受,在傅文发表当月作了回应与辩白.然而她心里十分明白:<连环套>没有写好,决定戛然而止不往下写了.几十年后,栖身美国的张爱玲重新看到<连环套>,她不能不衷心佩服傅雷激烈而中肯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作家的生命虽然短暂,却会因为作品而得到永存。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文坛走红的女作家张爱玲,在沉寂了几十年后,由于旅美作家夏志清《现代中国小说史》的推崇,重又被广大读者所关注,而对她的研究也愈来愈成为海内外学界的一个热点。前不久,香港浸会大学举办了“张爱玲逝世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先后由哈佛大学东亚语文系教授李欧梵、中国作协副主席王安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台湾作家苏伟贞作了重点发言。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张爱玲其人其作作了深入的阐述,多有可取之处。本刊特予独家刊登,以期能对张爱玲研究有所助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简约美人     
张爱玲说:一个女人到底不是大观园,太多的堆砌使兴趣不能集中。难怪大观园里那个从来不弄花儿粉儿的薛宝钗就是个天生懂得简约之美的女子。正是这简约之美让她显山露水,“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真是如花美眷,就像记忆里一点殷红朱砂般的梦影。简约美人,不是一幅内容苍白的简笔画,不是《围城》里孙小姐简而贫地概括汪太太:一张红嘴加十个红指甲。简约美人的“简”是中国画里的“留白”。被誉为“天娇”的空姐,一套“思想与笔墨并重”的、有丹青章法的空姐服,将女人的优雅穿到了极致,空姐帽下那头“芭蕾淑女”发式、饱满漂亮的额间,仿佛是“给烟云氤氲,给远山隐隐,给水路迢迢。”尽管时尚千转百回,而她们“以白守  相似文献   
9.
“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将成为过去。如果我最常用的文字是荒凉的,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惘惘的威胁。”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女作家,而她作为双语作家和自译者的身份则鲜为人知。本文以张爱玲的自译本《五四遗事———罗文涛三美团圆》和早于其四个月发表的英文本Stale Mates—A Short Story Setin the Time When Love Came to China为研究对象,运用伊瑟尔"隐含读者"的概念探讨张爱玲在面对汉语读者时采用了哪些翻译策略来迎合读者的阅读和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